本文為「金十數據」原創文章,未經許可,禁止轉載,違者必究。
眾所周知,中國是世界最大的大米進口國,其大米供應國遍布全球各地。但在過去一年的時間里,主要大米生產國都出現了一些“狀況”,比如越南大米因質量不達標,使得中國買家減少購買;而泰國大米也因為價格持續走高,不斷在國際市場上喪失競爭力。
據媒體1月7日報道稱,近日泰國大米出口商協會表示,2019年泰國大米出口肯定低于900萬噸,甚至可能連800萬噸的出口目標都難以達到。有數據顯示,2019年前11月泰國共出口大米711萬噸,同比減少了24.3%。而出現這一情況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泰銖走強,讓大米價格不斷上漲。另一個原因是泰國大米質量下降,而其他競爭國都已研發出自己的新品種,吸引走了不少海外買家。
有分析人士稱,按照如今的走勢,恐怕今年泰國大米的出口前景仍不容樂觀。而感受到危機的泰國也早早地就向中國市場發出了合作信號。此前,泰國曾表示盼中國再買下200萬噸大米,但由于泰國大米價格依舊處在高位,中國買家至今也未能接盤。但泰國并未就此放棄,前不久該國向中國提交了新的大米出口廠商,望再向中國出口100萬噸大米。
但值得注意的是,近日不僅是泰國大米持續漲價,該國還向中國部分商品出手了。上月中旬,泰國決定對自中國進口的冷軋碳鋼卷材和非卷材收取一定的費用,為期5年。有分析人士指出,泰國給來自中國的商品設門檻,此舉可能會影響到兩國部分的貿易往來。
但就在泰國大米出口未見起色之際,越南大米卻意外迎來了轉機。據了解,去年前11個月,越南大米出口總額和出口總量均出現了增長,但菲律賓成了其最大的出口市場。也就是說,在中國減少購買后,雖然越南大米失去了一大買家,但在其他市場上得到了安慰。而泰國恐怕難以在短時間內,再找到一個新市場能夠助其完成大米出口目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