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港口青島港集團年吞吐量突破6億噸慶祝儀式日前在青島前灣港區舉行。這是繼2019年12月13日集裝箱吞吐量超越2000萬標準箱后,青島港集團開創的又一個里程碑。
先來看一組數據。1949年,青島港一共完成了15艘船舶作業,吞吐量僅為72萬噸。1978年,青島港吞吐量完成2002萬噸。進入新世紀,青島港發展踏上了快車道。2001年,青島港吞吐量超過1億噸,跨入綜合性國際億噸大港行列。2019年,青島港吞吐量一舉突破6億噸,增幅位居全球港口前列。
效率提升的背后是裝卸工藝的深層次轉型。
在新中國成立前的半個多世紀里,青島港碼頭上幾乎看不到機械的影子,手搬肩扛這種原始落后的裝卸作業方式長期沿用。1954年,青島港還沒有一部機械;1976年,集裝箱作業工具從最原始的“撐棍”起步;上世紀80年代初,1萬多噸的礦石船,大家要齊心合力大干12天才能忙完。如今,在科技的推動下,青島港告別了肩抬手扛的落后生產方式,集裝箱裝卸效率、礦石裝卸效率、紙漿裝卸效率穩居世界前列。
2019年8月6日,山東港口集團揭牌成立,青島港迎來了更大平臺和嶄新機遇。山東港口集團7個港口聯手推進“整合、融合、耦合”發展,連續開通了12條航線,初步形成了“以青島港為樞紐港,日照港、煙臺港、渤海灣港圍繞各自區域腹地形成海上支線布局”的干支線網絡配套發展格局。
2019年,青島港集裝箱吞吐量超過2100萬標準箱,挺進東北亞樞紐港;干散貨完成吞吐量1.8億噸,混礦作業量穩居全國第一;原油吞吐量完成1.17億噸,進口原油穩居全國第一;郵輪全年完成出入境旅客27萬人次,同比增長45%,增長率居全國第一。
此外,青島港還堅持“東西雙向互濟、陸海內外聯動”,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2019年,青島港內陸港從10個增至15個,全港累計完成海鐵聯運138萬標準箱,同比增長20%,繼續領跑全國沿海港口。
劉 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