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過年了,衢州江山市城南小校園園內,60歲的花匠陳宗清比往常愈加精細地培植花草。花圃里的瓜葉菊、海棠、一串紅繁茂地生長著。“我要讓這些花草也好好過個年。”這位勤勞的花匠,不只照顧校園里的花草,更是科學教師的好幫手。
教具獲獎有花匠的一份功勞
近來,江山市城南小學科學教師吳燕制造的《鋼索橋模型》教具,榮獲2019年浙江中小學優異自制教具二等獎。而教具的手藝制造,全靠了花匠老陳。
2018年,吳燕也是在陳師傅的幫助下,制造的“電磁試驗架”取得第14屆衢州市青少年科技立異大賽科技輔導員立異成果一等獎、浙江省三等獎。此外,科學教師王麗萍的教具《日食和月食》獲浙江省試驗教育說課競賽一等獎,還參加了全國教育展演。而幫助王教師制造教具的,也是老陳。而且,這位陳師傅“深藏功與名”,還寫得一手好字。
“陳師傅便是傳說中的深藏不露的掃地僧啊。”江山市城南小校園長姜宏偉說。
村里的“秀才”,校園里的花匠
老陳出生在江山市的一個小山村,上過高中。老陳逢人就會很驕傲地說:“現在咱們一個村出好多個大學本科生,而當年咱們村只有我這一個高中生,比大學生還要金貴呢。”
老陳種過地,當過管帳,還做過代課教師。老陳能寫一手好字、還能畫素描,村里的春聯、黑板報都由老陳一手“包攬”,是鄉民眼里絕對的“秀才”。
10年前,已年過半百的老陳自感逐漸干不動農活了,就決定到城里打點工,隨后他就成了江山城南小學的一名花匠。
老陳干一行愛一行,這些年來將校園拾掇得跟花園一樣,手巧的他還用廢棄的毛竹做起竹籬笆。閑不住的老陳,還愛“管閑事”,幫校園修修課桌,修修門鎖,甚至還無師自通做起了木工。
2017年的一天,科學教師王麗萍要制造教具,找了幾家廣告公司都沒交出滿足的作品。王教師束手無策,逢人就抱怨。老陳傳聞后找到王麗萍:“你不用找廣告公司,你把圖紙給我,我能做。”
王麗萍將信將疑,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把圖紙給了老陳。幾天后,一個教具做成了。王麗萍評價:“比廣告公司做的好多了”。
吳教師和老陳一同合作完結的“鋼索橋模型”
為做一個產品,研討了3個月
從此,花匠老陳成了校園科學組的“御用教具制造人”。而老陳也樂此不疲,下班之后,就在簡陋的校園宿舍里搗鼓東西、研究圖紙、完善教具。
2018年9月,王麗萍教師的《日食和月食》教具取得當年的浙江省中小學試驗教育說課競賽科學組一等獎,隨后這套教具還進京參加了全國科學課展演。老陳便是《日食和月食》教具的創作者之一。
其時,王麗萍將圖紙畫好,并對老陳詳細地敘述了日食和月食的成因。老陳就依照圖紙和王教師的要求,花了3天做了出來,但沒達到王麗萍的要求。
老陳沒有拋棄,3個月后,一個讓王麗萍非常驚喜的教具做成了。
“陳師傅不只依照圖紙完結了我的想象,還加了很精巧的設置,比方燈的亮度,小孔成像的巨細都有改動和完善,讓人出人意料。”王教師說。
與老陳合作過屢次的33歲的科學教師吳燕說:“為了‘鋼索橋模型’搬運方便,陳師傅還專門做了一個可以折疊的模具,這是原先沒有想到的。陳師傅常有立異之舉,他真是很用心也很能干。”吳教師說。
教師們紛繁問候花匠
幾天前,吳燕教師的獲獎音訊傳來,校園科學組組長王麗萍給老陳送去一箱牛奶表示感謝。老陳退回牛奶,還寫了一張紙條:“在一同做點小事充分自己,一同看到了你們熱忱忘我工作的精神,你們值得我學習,希望咱們今后還能合作。”
王教師抑制不住喜悅和感激之情,當即發了一條朋友圈問候老陳:必須點贊一下咱們校園的陳師傅,每次科學組的活動都有陳師傅熱心幫助的身影,本想略表心意,沒想到被退回來還寫了這么有水平的留言,好像對合作共贏有了新的界說。
“陳師傅制造教具的水平緩溝通水平絕對是廣告公司不具備的,校園需求他。”王麗萍說。
“只要校園需求我,我就樂意和他們一同好好做教具好好養花。”老陳述。
本報記者 盛偉 文/攝 通訊員 陳春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