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交通運輸部公布了第二批35個農村物流服務品牌。各地農村物流服務品牌有哪些好做法可以借鑒?又有什么典型經驗值得推廣?今起,我們將陸續刊發農村物流服務品牌案例,推薦各地農村物流服務的經驗做法。
四川蓬溪縣
交通運輸+快遞超市+網絡平臺
四川省蓬溪縣以農村路網為依托,對客運站進行功能拓展和優化改造,整合道路運輸與郵政、快遞、供銷、商務、電商等農村物流資源,形成“交通運輸+快遞超市+網絡平臺”發展模式。據悉,以蓬溪到寶梵為例,可為農客車輛每年增加2萬元收入,快遞企業每年則可節約近2.5萬元的運輸成本,經濟效益明顯。
加強規劃引領。蓬溪縣深入推進簡政放權,落實開放快遞市場、簡化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辦證手續、工商登記“一照多址”等政策措施。加強財稅扶持,政府預算內投資重點支持基礎性、公共性、公益性、示范性快遞設施建設。
強化農村物流基礎保障。依托蓬溪縣客運站,將旁邊原3000平方米停車場地改造建設為縣級物流及快遞集散中心,分開設置快遞貨運與旅客運輸進出站口,實現交郵合作的有效銜接。同時,在有條件的鄉鎮建設集客運、貨運、郵政、快遞及農產品批發交易、鄉鎮電商孵化基地于一體的鄉鎮運輸快件綜合服務站,也叫“快遞超市”,提供代銷代購、快遞、物流、農村居民繳費購票等服務。
依托客運站改建縣級物流集散中心。
交郵快合作站點。
完善農村快遞服務網絡。依托快遞服務網絡打造集中配送和共同配送體系。優先利用鄉村客運招呼站附近的村委辦、農家店(超市)、村郵站等現有場所,規劃布局以“郵政車為主、農村客運輔助、社會化車輛補充”的農村物流服務點。
蓬溪縣交郵合作示范車。
推進快遞業信息化發展。依托菜鳥鄉村網絡平臺,聯合快遞公司打造“統一分撥處理、統一運輸配送、統一末端站點、統一服務標準、統一信息系統”的共配模式。通過政策、資源和技術、商業的有效整合,實現物流共配效能升級。
通過“交通運輸+快遞超市+網絡平臺”發展模式,蓬溪縣實現運輸企業、郵政快遞、鎮村客運、商貿企業、供銷系統等的站點網絡、運輸網絡共建共享,有效減少資產、運輸、倉儲、人員等方面投入,提高物流效率,提高企業運營效益,節省運輸資源,降低大量物流成本。
浙江德清縣
交郵商融合發展
浙江省德清縣通過大力發展電子商務、推動農村快遞物流體系建設等政策舉措,實施快遞進村工程,著力健全縣、鄉、村三級物流網絡體系,推進“交郵商融合發展”。2021年4月底前實現全縣主要品牌建制村快遞服務全覆蓋,快遞進村率達100%,電商網絡銷售還解決了疫情期間農產品滯銷難題,全縣農村快遞件量從2019年實施時的日均5000件進村增長到四萬件,率先實現“村村通物流”“快遞普服化”。
加強規劃引領。德清縣出臺了《德清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推進郵政快遞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同時,通過明確主體責任,由縣郵政管理局聯合交通運輸局等部門組織鎮(街道)、村組織實施,統籌利用既有客運站、電商服務中心、農資站、村郵站、農村超市、農村電商服務點、旅游集散中心等場地,設置鄉村兩級物流節點。以政府補助+社會運營模式,從快遞業健康發展專項資金中列支建設經費和運營補助,落實各村經辦人員每年3000元工作補助,農村快遞物流體系運營補助為每年80萬元,通過第三方評審后按實支付。
依托客運站拓展農村物流服務功能的德清縣農村快遞物流中轉中心。
強化基礎保障。縣郵政管理局、縣交通運輸局、縣農業農村局等有關部門,根據企業規模、營業額等指標,給予電子商務園區或站點、從事跨境電子商務企業、自建海外倉開展跨境電子商務企業給予最高50萬元的獎勵或補助。同時,要求快遞物流企業與電商合作,需要開通同城配送服務,確保派件到村。
農村快遞全面覆蓋。制定出臺《德清縣農村快遞物流體系建設實施方案》,在縣一級建設分撥中心1個,在鎮一級設立中轉站6個,在村一級建立快遞物流中心132個,已形成覆蓋全縣的縣、鄉、村三級物流網絡體系,在全縣各行政村設立“有場地、有人員、有設備、有服務”的農村快遞物流中心。
德清縣農村物流配送車。
提升電商物流服務能力。大力發展社區電商,持續加快“電商換市”。搭建新零售營銷體系,培育提升農村電商專業村。“快遞+珍珠”快遞服務現代農業品牌效益進一步鞏固,“快遞+春筍”品牌在疫情中迅速建立,縣郵政公司開展早園筍“萬斤”項目和太湖珍珠米“萬單”項目。截至2020年底,德清共擁有農村電商產業園1個,電商產業基地5個,淘寶鎮6個,淘寶村8個,省級電商專業鎮6個、專業村24個。2020年全縣農產品線上交易額達14.2億元,同比增長13.5%。
德清縣通過“交郵商融合發展”,整合物流資源,降低配送成本,發揮了交通、商務、供銷、郵政等多部門多行業的整體服務效能。
陜西扶風縣
電商引領+精準扶貧
陜西省扶風縣通過整合已有的縣級配送中心、鎮村超市、下鄉商品配送、上行農產品采購等節點和運力資源,搭建了農村物流三級物流服務體系,打通了農村地區農產品的上行和工業品的下行,探索了 “電商引領+精準扶貧”的農村物流發展道路,對推動扶風縣農村物流健康發展,助力脫貧攻堅起到了積極的示范引領作用。
構建農村物流三級配送體系。扶風專業農村物流有限公司整合其已有的縣鎮村級超市,搭建縣鄉村三級物流節點,并與申通、韻達、天天等快遞企業開展合作,結合其商超日常配送,開展共同配送。
扶風縣農村物流節點及配送車輛。
搭建電商平臺。搭建全縣農商互聯電商平臺“印象扶風”,涵蓋工業消費品、農特產品兩大類8300個單品,授權設立“印象扶風”鎮村網購體驗店151家。采用手機APP運營模式,開啟扶風一站式網購商城,同城一小時快捷配送。通過電商平臺,利用農村物流專線車輛實現了農村地區工業品的下行和農產品的上行,同時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車輛的空載成本,最終降低了農村物流的配送成本。
印象扶風電商平臺。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扶風縣作為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拿出300萬資金用于農村物流體系建設,先后出臺了《扶風縣電商集中銷售活動物流獎勵暫行辦法》《扶風縣農產品上行物流補貼辦法》等獎扶辦法,采取以獎代補、專項補助等多種形式,加大對示范企業及建設項目的扶持。
扶風縣通過“電商引領+精準扶貧”發展模式,利用信息平臺,發布各類供求、物流信息28733條,實現工業品、快遞等各類商品配送量達46萬余件,農副產品吞吐量達35萬余噸,營業收入5680萬元,累計投入幫扶資金1740萬元,幫助546戶1315名貧困戶脫貧摘帽,對推動農村物流健康發展和助力脫貧攻堅起到了積極的示范引領作用。
策劃 | 常亮
責編 | 翟永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