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迪拉克·上海音樂廳響起了繞梁淮音與絲竹管弦之聲。在上周五舉行的“國樂風華·淮音雅韻——民樂與淮劇音樂會”上,上海淮劇團拿出“壓箱底”的實力,創新地以音樂會形式將戲曲雅韻之美與悠揚淮調的魅力展現地淋漓盡致。演出中,經典淮劇唱段不絕于耳,純民樂演奏也是獨具特色,讓觀眾全方位地領略到當代淮劇之美。
此次音樂會前半場為純民樂演奏,后半場為淮劇名家名段演唱,以民樂、淮劇音樂演奏和淮劇唱段展示相結合的表現形式及表演方式進行。老戲迷們都知道,上海淮劇團樂隊是“質量保證”,在民樂方面的演奏表演更是可圈可點。
演出中,樂隊為觀眾合奏了《武訓?暢想曲》《瑤族舞曲》《北京喜訊到邊寨》,合奏表演外,樂隊演奏員也帶來了個人秀,上海淮劇團樂隊二胡首席、國家二級演奏員王艷為觀眾帶來了二胡獨奏曲——淮調隨想曲,曲目根據淮劇《千古韓非》一戲中經典唱段改編而成,全曲由搖板、慢板及最有代表性的大悲調加快板組合而成,既抒情又激昂,巧妙地將傳統戲曲唱腔和現代二胡技術相結合。
劇團優秀青年演奏員李帥帥、陳劍南在現場獻上由嗩吶、笙合奏的漢族民間樂曲《白鳥朝鳳》。劇團一級演奏員俞岺帶來了經典的琵琶獨奏曲《新翻羽調綠腰》,該曲在形式、曲源、結構、技法等方面均展現出傳統特征,又運用了西方的作曲技法,富有現代氣息。是一首兼具傳統古韻和時代氣息的當代琵琶文曲佳作。
下半場的淮劇唱段將上淮經典曲目與時代特色相結合。今年恰逢建黨一百周年,淮劇和上海淮劇團是這百年光輝歷程的見證者,也是忠實的記錄者。老中青三代演員顧芯瑜、陳麗娟、趙國輝、邢娜、王萍、張華等帶來的《八女投江》《闖上海》《樊梨花》《寒梅》《走上新路》《大路朝天》等選段,逐漸將演出推向高潮,著名淮劇表演藝術家梁偉平壓軸亮相,演唱了都市新淮劇《武訓先生》選段。
作者:王筱麗
圖片:祖忠人 攝
編輯:陳熙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