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一篇如何避免成為油膩的中年男人刷了屏,其實油膩不過外觀上給人不適,內在的真要有病那才是要命,中年人作為家里的頂梁柱,少了誰都不行,經常聽到患者家屬說,大夫,我們家怎么就得病了呢?上一分鐘還是好好的。
當人步入中年,突然發現身體出現了許多小問題,或許不是很嚴重,但也讓人痛苦不跌。而且,這些小問題或許在年輕的時候就已經存在了,但是當時不以為意,現在卻要當作“大問題”對待了。
每年大約有735,000 患心臟病,而在50歲的人群中,患病概率在某種程度上可以達到50%。最典型的心臟病發作癥狀是胸痛、呼吸困難以及頸部、肩背部疼痛。同時,有可能伴隨著大汗淋漓、頭暈以及惡心、嘔吐等。健康的體重、戒煙以及堅持日常鍛煉可以降低患病風險.
說完心臟,來看看腦血管病,當大腦某一部分的血管出現阻塞,血液不能正常通過血管,該部分的腦組織得不到充足的營養支持就會死亡。如果你突然出現一側或者雙側面部麻木、單側或者雙側軀體及上下肢出現無力,言語不利等癥狀,請立即尋求身邊人的幫助,就近進行醫治。控制血壓、低脂飲食、合理釋放自己的壓力、堅持運動以及戒煙等可以降低患病風險。
如果你選擇了降低心臟病和腦卒中發病風險的生活方式,那么你患顱內動脈瘤的幾率也會降低。動脈瘤是由于動脈壁的病變或損傷,形成動脈壁局限性或彌漫性擴張或膨出的表現,以膨脹性、搏動性腫塊為主要表現。動脈瘤一旦破裂,就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內出血甚至是中風。動脈瘤的一般癥狀包括疼痛、惡心、頭暈、皮膚濕冷以及心跳加快等。
有人說,大夫,你說的心腦血管病離我太遠,那么臃腫的胖子們,膽結石總不少見吧!膽囊結石是多為膽固醇結石或者以膽固醇為主的混合性結石。膽結石的大小不等,小的細如泥沙,大的像高爾夫球一樣。膽結石可以造成上腹部、臍部疼痛。肥胖、患有糖尿病或者克羅恩病以及不鍛煉的人有更高的患膽結石風險。
膽結石有時候并不消停,還可以誘發急性胰腺炎。胰腺的外分泌腺分泌消化液和酶促進消化,內分泌腺分泌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等維持血糖平衡。一旦發生急性胰腺炎就會對機體的功能,尤其是消化和內分泌功能造成損傷。胰腺炎常見的癥狀有腹痛、惡心、嘔吐、發熱,甚至危及生命。藥物可以緩解上述癥狀,但是一旦發生急性胰腺炎請及時就醫。急性胰腺炎還可以由酗酒、高血鈣以及高甘油三酯誘發。
有人說,我不胖,老么愛運動了,經常遠足啊攀巖啊,那么就得說說骨折了。骨折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但是當人步入中年,骨骼變得更加脆弱,所以骨折更容易發生。骨質疏松,這種骨質丟失的疾病,更容易發生在中老年女性身上。補充鈣和維生素D可以延緩骨質的丟失,另外,一些藥物可以幫助你維持骨骼的密度甚至重建。
也有人說,我不愛戶外,就愛擱家里待著,還不喝水。那么要警惕腎結石的風險。腎結石是指在腎臟內形成的較硬的團塊,通常由鈣組成,大小不等。一般情況下,較小的結石可以隨著尿液排出體外,并不引起任何不適。但是,也有一部分,會造成嚴重不適,如腎絞痛,并可以引起出血、尿液潴留和感染等。一般男性多于女性,中老年人更易發生腎結石。每天較大量的飲水可以預防腎結石的發生。
話說一場秋雨一場寒,年齡大于50歲的中老年人,患細菌性肺炎的概率大大增加,特別是勞累淋雨后易患肺炎鏈球菌性肺炎,嚴重時可危及生命。隨著年紀增長,中老年人的免疫系統走向衰退,因此更容易被細菌入侵。
以上便是小編推薦的中年人需要了解的疾病,歡迎后臺留言提出你的困擾。
作者:楊悅 首都醫科大學 急診醫學碩士審稿人:郭樹彬 北京朝陽醫院急診科主任、主任醫師、教授、博導
中國科協中華醫學會醫學科普傳播專家團團長
中華醫學會科學普及分會候任主任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醫學科普分會會長中國醫師協會急診醫師分會副會長
中國醫師協會醫學科普分會 醫學媒體聯盟主任委員
北京醫學會科普分會會長
北京醫學會急診醫學分會副會長
本期小編:老馬識途
注:圖片來自網絡
本文系微信公眾號“中華醫學科普聯盟”獨家用稿,
轉載前請先與我們取得聯系,
歡迎您給中華醫學科普平臺投稿:
zgyxkp@163
并轉發我們的作品
您可以直接留言與我們取得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