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一詞,目前所發(fā)現(xiàn)的最早的文字記載是在康熙年編修的《永安縣次志》中。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廣東著名學者番禺人屈大均在所編的《永安縣次志》(注:永安縣即今紫金縣)稱:“縣中雅多秀氓,其高、曾、祖父,多自江、閩、潮、惠諸縣遷徙而至,名曰‘客家’。”在其中,屈大均將來自江西、福建、廣東潮州程鄉(xiāng)(今梅縣)、大埔、豐順等以及惠州五華、興寧等遷徙而來的人稱為“客家”。因此,“客家”這個稱謂,最遲即在康熙二十六年已經(jīng)出現(xiàn)并且已經(jīng)比較普遍了。
那么,“客家”一詞的稱謂來源究竟是什么呢?
據(jù)小編統(tǒng)計,“客家”一詞比較流行的來源說法有8個。
1、客家的稱謂與“五胡亂華”時期的“給客制度”和唐宋時期的“客戶”制度有關
著名歷史學家、民族學家羅香林認為,客家的稱謂與“五胡亂華”時期的“給客制度”和唐宋時期的“客戶”制度有關。他在1933年出版的《客家研究導論》第一章《客家問題的發(fā)端》中指出:“從客家住地各方志所載其地戶口宋時主客分列一史實觀察,亦可推知客家先民的遷移運動在五代或宋初是一種極其顯著的事象,‘客家’一名亦必起于是時。”即認為“客家”的稱謂源自宋代的“客戶”制度。他在1973年出版的《客家源流考》中認為客家名稱源于“五胡亂華”時期的“給客制度”:“至于客家的名稱由來,則在五胡亂華中原人民輾轉(zhuǎn)南遷的時候,已有‘給客制度’。《南齊書·州郡志》云:‘南兗州,鎮(zhèn)廣陵……時百姓遭難,流移此境,流民多庇大姓為客。元帝大興四年,詔以流民失籍,使條名上有司,為給客制度。’可知客家的‘客’字,是沿襲晉元帝詔書所定的。其后到了唐宋,政府簿籍,乃有‘客戶’的專稱。而‘客家’一詞,則為民間的通稱。‘客’的稱謂,雖說由來已早,然其民系的系統(tǒng)構成,則當如上述的在五代以后。”
2、“客家”指外來、后來的人
這一觀點得到好多專家學者的認同。
例如,清朝進士、豐湖書院院長徐旭曾在《豐湖雜記》中稱:“客者,對土而言,寄居該地之謂也。”“粵之土人,稱該地之人為客;該地之人,也自稱為客人。”即表明“客家先民”被南方本地人認為是外來、后來的人。
語言學家、教育家王力在其1936年出版的《漢語音韻學》第四十七節(jié)“客家話”引文中說:“客家”是‘客’或‘外人’的意思,因此,客家就是外來的人;他們的語言、風俗、譜系,都自已證明。”王力大師認為客家是“客”或“外人”,即客家是外來的人。
波蘭學者在1987年出版的《民族學辭典》中認為,客家是“客而家焉”或“客戶”之義,即先作客,后定居。
臺灣省學者陳運棟也在其所著的《客家人》中認為,“客家,即客而家焉”。
但是,“客”不是簡單的相對于“主”而言的外來者,如福佬系、廣府系,他們也都是由中原南遷的漢人,也是“外來者”,又為何不稱“客家”?這其中的緣由學者們?nèi)匀辉谔接懼小?/span>
3、“客家”一詞來源于土客械斗中“土籍”對“客籍”的稱呼
客家之稱源于清朝初年的一次大規(guī)模族群土客械斗,是由當時在廣東江門地區(qū)(時稱四邑)以“地主”自居的四邑民系等冠予客家的,是一個他稱。械斗之初仍無“客家”之稱,而只有土籍、客籍的區(qū)別。隨著械斗的發(fā)展,又出現(xiàn)了犵獠等名詞,最后發(fā)展成“客家”。
4、“客家”即是“河洛”二字音變而來
有學者認為是“近音而來”:“所謂‘客家’HAKKA讀音,就是‘河洛’二字之音變,而記錄語言者‘依聲托事’,誤將‘河洛’以同音或近音字去代替寫成‘客家’。所謂‘客家人’即‘河洛人’,亦即從河洛地區(qū)遷移而來的。
5、“客家”來源于“后來的‘佃客’”
還有學者提出是源自經(jīng)濟地位的命名:“‘客家’之稱謂來由:一是客家先民多為‘佃客’之故;一是相對于‘廣府’‘福佬’而言,先入為主,后進為客的‘客’。故‘客家’一詞僅包含兩種意思:一是經(jīng)濟、階級地位而言的,一是入粵時間順序而言的。概而言之,‘客家’者,后來遷入并多充當?shù)杩偷谋狈侥线w漢人之謂也。”
6、“客家”即“夏家”
還有學者認為是源自客家文化特征:“由于客家人有很強烈的祖先崇拜意識,不忘自己的祖先是′夏家人',有理由認為就是′客家人'這種稱謂的由來。"
7、“客家”一詞來源于謙稱
客家人喜歡以人客自居,自稱為“客家”,是對對方的尊敬,對自己的一種鄙稱,顯示了客家人好客的傳統(tǒng)。
8、“客家”一詞源自本地土著名稱
還有學者認為是源自本地土著名稱,認為“客家"之名源于古“山客”,與畬族被稱為“山哈"關系密切。
寫在最后
以上就是目前比較流行的“客家”一詞來源的8個說法。但其實,不論是古籍研究還是現(xiàn)代基因?qū)W都證明了“客家人”是北方南遷漢人融合少量南方本地少數(shù)民族而形成的產(chǎn)物,從這個角度來看,認為“客家”來源于“客戶”制度或者外來后來的人似乎更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