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_一名將軍經過濟南_點名要見遲浩田_詢問他華野九縱烈士的墓在哪里?這名將軍是誰?與華野九縱又有何淵源呢?他身為一國將軍_背后又有著怎樣可歌可泣的傳奇故事呢?
圖|遲浩田
這一切要從將軍的身世說起_將軍名叫許世友_從小出生在湖北省麻城縣的一個農民家庭_家境貧苦。8歲就加入嵩山少林寺跟著拳師習武_在少林寺學習武藝8年_學會了各種武器和各種技能_也學會了飛檐走壁的技藝_武藝高強。
有一次回家探親的時候_不小心把一個仗勢欺人的地主兒子打死了_為了不拖累家里和寺廟_他被迫離開自己的家鄉和寺廟_在各地四處流浪。
1927年8月_許世友加入我國共產黨_參加黃麻起義、反圍剿戰爭、紅軍長征、抗日戰爭等戰役。他曾經多次參加敢死隊_擔任敢死隊的隊長_展現出了優秀的軍事指揮才能。
圖|許世友將軍
他的手上總是提著一把大刀_身先士卒_屢立奇功。在解放戰爭期間_指揮著名的濟南戰役_僅僅用8天時間_就領導解放軍攻克濟南。
他是一位身經百戰的歷史名將_為我國的解放戰爭、抗日戰爭和黨的建設做出巨大貢獻。1985年10月_許世友將軍因病去世。在許世友將軍去世之前_要去青島參加座談會_得知要經過濟南時_許世友提出想去祭奠一下華野九縱烈士墓。
隨后_許世友給當時的濟南軍政委遲浩田打電話_告知遲浩田_他經過濟南時_要去華野九縱的墓前祭奠。遲浩田知道后_就立刻尋找九縱的墓碑_然而查找無果。
許世友將軍和華野九縱到底有什么樣的淵源呢?為何在去世之前記掛著這些華野九縱的犧牲的戰士?華野九縱的烈士墓最終找到了嗎?
這還要從華野九縱的歷史戰績開始說起。
圖|華東野戰軍第九縱隊
在戰爭的歷史上_華野九縱是一支有名的英雄隊伍。她以勇猛的進攻能力_聞名華東野戰軍。以在戰場上的驚人成績_成為華東野戰軍的王牌隊伍。許世友是九縱的司令員_這支隊伍素以打硬仗而著稱縱隊_能攻能守勇冠三軍。
她的戰績_第一個亮點就是萊蕪戰役。
1947年1月_魯南戰役結束后_山東、華中兩野戰軍組成了華東野戰軍。國民黨軍將領認為我軍經過宿北、魯南戰役_死傷慘重_妄圖制定“魯南會戰”計劃_集中23個整編師53個旅的兵力_消滅華東野戰軍的主力_企圖占領整個華東解放區。
國民黨部隊集中11個整編師30個旅的兵力_采用南北對進的戰略部署_在臨沂(yí)地區與華東野戰軍決一死戰。南線歐震集團為主要突擊隊_在臺兒莊、新安鎮、城頭一線分三路進攻_李仙洲指揮46軍、73軍、12軍作突擊輔助_另外以8個整編師守住鐵路沿線_抽調4個整編師阻止華東野戰軍撤退和晉冀魯豫野戰軍增援。
圖|粟裕和陳毅合影
針對這一計劃_華東野戰軍司令員陳毅和副司令粟裕_根據中央指示和戰場實際情況_做出戰斗計劃。當時的許世友_擔任華東野戰軍第9縱隊的司令員。在戰斗期間_華東野戰軍第九縱隊初露鋒芒。
2月20日_第8、第9縱隊根據指示_在萊蕪城東北和莊地區設立埋伏_向國民黨軍第73軍_77軍發起進攻_戰斗到21日的凌晨將其全部殲滅。
23日17時_李仙洲主力集團大部分被我軍殲滅_李仙洲被俘虜_第73軍軍長率一千余人和第36軍部分隊伍_向博山地區逃跑_逃跑途中被華野第九縱隊全部殲滅。萊蕪戰役取得勝利_粉碎了國民黨的“魯南會戰”計劃。
在孟良崮(gù)戰役中_華野九縱更是一把尖刀。
1947年5月11日_陳毅_粟裕得知國民黨整編第74師正在向坦埠(bù)前進。司令員經過討論決定先殲滅74師_該師的第51、57、58旅都是美軍的機械裝備_經過美軍的指導訓練_當時號稱是國民黨五大主力之一。
先殲滅74師_有利于增長士氣_重挫敵軍的氣焰_且這個師的師長張靈甫_是個驕傲的人_自恃戰功_和其他部隊矛盾較深_先進攻這個隊伍_其他部隊不會給他增援。
并且當時_華東野戰軍位于74師進攻的正面_不需要很大的調動就可以迅速集中隊伍進攻_且當地地勢多是巖石山區_易于隱蔽集合。
陳毅等領導將領下定決心_決定對74師采取“猛虎掏心”的作戰方法。以第1、第4、第6、第8、第9縱隊加上特種兵縱隊作主攻_第2、第3、第7、第10縱隊阻止國民黨其他部隊增援。13日晚_第4_第9縱隊正式從正面發起進攻_占領黃鹿寨、佛山等一線地區_阻止74師的進攻。
圖|孟良崮戰役作戰圖
13日_74軍前線遭到我軍進攻后_張靈甫仍想14日攻占坦埠。但是張靈甫14日得知_天馬山等地區已經被我軍占領后_猜測可能會被我軍圍殲_緊急往孟良崮方向撤退。華東野戰軍發現其有撤退的意向_乘勝追擊_擔任正面進攻的第4、第9縱隊經過徹夜激戰_占領唐家峪子、趙家城子一線。
15日13時_華東野戰軍發起全面總攻_經歷一天時間的激戰_74師的主要陣地已被我軍占領_每一個陣地都得之不易_有的陣地反復被我軍和敵軍占領_戰斗艱難。在統計核算俘虜時_終將74師全部殲滅_張靈甫被擊斃。
這是華野第九縱隊擔任的第一個主攻_在進攻國民黨軍時_是我軍的一把利刃!在接下來的膠東保衛戰中_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膠東保衛戰的勝利_更是改變了戰場的局勢走向。
圖|膠東保衛戰
9月初_國民黨軍集合大批優勢兵力_對膠東地區發動大舉進攻_試圖占領這塊戰略要地。華東野戰軍得知消息_第一時間做出反擊的準備。
華野九縱隊作為一支能打硬仗的部隊_自然迎難而上_對上了最精銳的對手。而九縱也不負眾望_在長達數月的來回拉鋸戰中_發揮了不可磨滅的貢獻_成功粉碎敵軍意圖占領膠東的戰略企圖。
1948年4月2日的濰(wéi)縣戰役_是華東野戰軍在華東戰場的一個城市攻堅戰_主攻部隊是許世友指揮的華野9縱。
圖|濰縣戰役
4月18日_我軍占領了戰場外圍50多余處_進入戰前練兵_準備直接攻城。23日晚上_攻城部隊以猛烈的炮火結合爆破強勢進攻_第9縱隊在炮火的掩護下_試圖在北城垣打開一個缺口。九縱連續突進_遭遇守軍的頑強抵抗_后不斷攻城_死戰不退_猛烈進攻_最終相繼登城。
首先突破城門的第九縱被授予“濰縣團”的稱號。
在接下來著名的濟南戰役中_九縱以不怕犧牲的精神創下赫赫威名_打出了屬于自己的名頭。
1948年9月_毛主席親自指定許世友為濟南戰役的總指揮。中央根據局勢發展_命令司令員許世友應該不惜部隊疲勞_迅速占領濟南飛機場_做好進攻濟南的準備_應在十天之內奪取濟南!
圖|濟南戰役
許世友將軍立刻針對濟南城的軍事防御特點_做出要抓住要害_集中兵力在要害重點突破_直插要害的戰術_指揮東西集團向中心突擊。
16日晚上_人民解放軍發起對濟南的全面進攻。根據確定的方針_西集團進攻長清_齊河。東集團的九縱_攻克城東南角的制高點。
9月17日_人民解放軍東集團在炮火的掩護下_利用有利地形_擊退國民黨軍的反沖擊。攻城西集團也繼續進攻_到18日_就封鎖了濟南機場。
接著_許世友為了占領外圍_將預備隊投入戰斗_很快占領了外圍陣地。至22日上午_在連續猛烈進攻下_突破城門的外圍_占領濟南城的外城。
圖|濟南城門
1948年9月23日_各突擊隊向濟南內城城門發起攻擊_王耀武拼死抵抗。當時_第九縱隊第79團奉命在東門南側主攻突破_濟南城內城的城門高十幾米_有嚴密的碉堡工事_城門正面有條護城河。
我軍經過多次架設云梯_反復進攻_在炮火的掩護下_越過護城河_迅速對城墻實施爆破_最終一個多連的戰士登上了濟南的墻頭。
但是_緊接著守軍打斷了通過護城河的橋_后續部隊無法前進_這一個連的戰士遭受守軍的猛烈反擊_敵眾我寡_血戰一個小時后全部壯烈犧牲!
接著_第13縱隊的第109團兩個營也突破城門_遭遇守軍連續反擊_在激烈戰斗下_只有少數人占據城內的房屋_堅持作戰_其余攻擊城內的部隊都已傷亡。在國民黨軍隊的進攻下_我軍多次進攻城門未成功。
圖|濟南戰役
緊急情況下_許世友根據戰場情況作出部署_開展炮火_爆破_突擊的協同部署_布置后續的跟進。
第九縱第73團主攻內城_在戰士前仆后繼的進攻下_不斷架設云梯_終于在9月24日占領濟南城的東南角_將700余千克的炸藥在城墻炸開一個豁口_掩護后續部隊突破入城。
主力部隊和3縱在突破口進入濟南城_向濟南城的腹部地區持續進攻。戰斗至21時_把濟南城的守軍全部殲滅_解放濟南。
這次戰役_九縱一共涌現戰斗英雄_功臣模范一百多人_第7連更是被授予“濟南英雄連”的稱號。
1948年10月_濟南戰爭結束后_九縱七十三團被封“濟南第一團”的榮譽稱號。
圖|濟南第一團
濟南戰役的順利和迅速_是毛澤東和蔣介石都沒有想到的_蔣介石親自坐著飛機_飛到濟南城的上空_親眼看到濟南城的解放_才相信這一結果。
毛澤東也是看到中央社的報道_才確定濟南城已被許世友攻破。許世友出乎所有人的預料_以驚人的速度解放了濟南_濟南戰役的勝利_離不開第九縱隊的驍勇善戰。
許世友將軍和第九縱經歷無數戰役_一起從槍林彈雨中成長磨練_他與這些戰友的感情深厚如山_他永遠忘不了在這些戰役中犧牲的戰友_特別是重要的濟南戰役_沒有他們的拼死付出_就沒有濟南城的今天。
在濟南戰役之后_許世友就因為很多因素沒有參加淮海戰役_渡江戰役了。但是九縱依舊是一支驍勇善戰的隊伍。
圖|淮海戰役
隨后華野九縱又參加了淮海戰役_取得僅次于華野四縱之后的戰功。
1949年2月_九縱也被改名為我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七軍_軍長由聶鳳智擔任_劉浩天擔任政委。
在渡江戰役中_她是第一支突破國軍長江防線的隊伍_后又參加寧滬杭戰役_是第一支打進上海的部隊_為解放上海做出了極其突出的貢獻。這支部隊有著敢沖敢拼的革命精神_在歷史的長河下_留下了赫赫戰功!
1955年_許世友親自到第二十七軍視察工作_看到熟悉的那些戰友_他內心十分高興。其中還發生了一件趣事_他一來到部隊的時候_官兵們列隊歡迎許世友_旁邊還有軍樂師在演奏曲子。
許世友一看到這些就不高興了_他最討厭那些形式主義的東西_說道_“你們在搞什么東西?”軍長解釋道_“按照規定_領導來檢查工作_部隊要列隊歡迎的_還必須要奏樂_這是為了表達對領導的重視。”
“我之前作為縱隊司令_早就說過_不要這樣的形式_是沒有意義的。”許世友有些生氣地說道。隨后二十七軍的政委將奏樂撤下_許世友才走進院子里。這樣一個簡簡單單的小事情_在后來的二十七軍的官兵中留下非常難忘的一幕_原來許世友將軍是這么一個務實_平易近人的人_還記著我們這些老戰友_他們的感情越發深厚。
1969年8月_許世友接到毛主席的指示_因為與蘇聯關系變得緊張_以防蘇聯突然襲擊_要抽調一個軍隊到華北地區_許世友在考慮之后_決定要抽調二十七軍過去。
圖|許世友
在得到毛主席的批準后_許世友立即給二十七軍的軍長_政委打電話_下令二十七軍的軍長_政委到軍區接受任務。
8月18日_二十七軍接到任務后_進駐張家口地區。23日部分部隊出發_27日八十師_軍委直屬部隊_七十九師從無錫_鎮江_蘇州出發。
當二十七軍部隊乘坐的列車經過南京時_許世友特意在南京火車站為他們送行。從車站回來的許世友一個人待在屋里待了很久.....
在二十七軍還沒脫離南京的時候_南京已經進入冬季_戰士演習和建工事都只能露宿在外。許世友知道之后_就指示有關部門給全軍購買了一批單人羊毛氈子_二十七軍將士收到以后_都非常感謝許世友_感動許世友還念著他們。
圖|許世友(左)
二十七軍來到塞北高原的時候_面對干燥的氣候_飲食習慣非常不習慣。當時的尤太忠軍長打電話向許世友反映情況_現在部隊遇到飲食的問題_能不能給我們軍支援一批稻谷_解決燃眉之急?
許世友知道后_立刻給二十七軍支援了幾十萬斤的稻谷。尤太忠軍長知道了這件事_立刻對許世友表示了感謝。當稻谷到達二十七軍時_戰士們都知道了這一件事_感動得流下眼淚_沒想到許世友將軍還記掛著他們。
1970年5月_二十七軍留守處的士兵和家屬_要執行命令全部北上_許世友特地來到駐地看望二十七軍的戰士和家屬。他始終和普通官兵心連心_把每一個戰友當做自己的親兄弟_他們的事就是自己的事。
圖|許世友
1985年_許世友堅持要去青島_哪怕自己的身體快不行了也沒有放棄_因為他知道去青島的路上會經過濟南_他想最后一次_再去祭奠一下在濟南犧牲的第九縱隊的戰士。
于是_在臨行之前_他打電話給濟南軍政委遲浩田_說_“我最近去青島會經過濟南_想給濟南戰役中犧牲的九縱烈士陵園_敬獻花圈_請做好準備。”
掛斷電話后_遲浩田立刻著手去尋找當初華東野戰軍九縱的墓地_可是_遲浩田找尋了所有的墓地_卻始終沒有找到烈士的準確地點。
許世友將軍到達濟南后_遲浩田第一時間向許世友匯報這個消息_將沒有找到九縱烈士的墓地_這個事情匯報給許世友_許世友聽到這句話_有點失落地說_“既然沒有找到烈士的陵墓_我也要離開這里了_請代替我給烈士陵園獻上一束花圈吧!”
圖|烈士陵園
許世友嘆了一口氣說_“毛主席讓我指揮濟南戰爭_我們用了8天就解放了濟南_不容易啊!這是這些烈士的鮮血換來的_我們不能忘記他們_他們是濟南戰役的戰斗英雄_我們如今的太平就是他們浴血奮戰換來的_濟南戰爭犧牲了那么多人_怎么就找不到他們的墓地呢?當初埋到哪里去了?繼續找_找到以后告訴我一聲_我還要給他們敬獻花圈_不然我們對不起這些犧牲的烈士啊!對不起他們的親人啊!”
許世友交代要繼續尋找九縱烈士的墓地_就離開了濟南。遲浩田按照許世友的指示_繼續尋找九縱烈士的墓地_他立即給二十七軍的軍政委打電話_請二十七軍根據資料幫助尋找九縱墓地。
到達濟南后_小組立即展開工作_知道了濟南城的東門是九縱的突破點_便前往濟南外城東邊的歷城縣尋找。那里有很多集中的烈士陵園_散葬的陵園。
圖|歷城縣(老照片)
經過一一查找確認以后_得知在歷城縣有1100多個墳_大多都屬于九縱烈士_因為當時沒有立碑_墳頭上面只插了一個木牌_時間太久遠了_木牌上面的字體也已經腐爛_無法確認了。
最終這些墳墓被統一遷往了濟南市的英雄山烈士陵園_因時間久遠_無法確定具體的烈士姓名_都作為無名烈士安葬在這里。
他們還了解到_在距離孫村鎮十多公里的地方_在一座荒山里_還有46名九縱烈士被安葬在那里。
雖然那里是荒山_沒有人經常打理_也沒有墓碑_但是在每座墳頭都有一塊小石碑_上面刻了每個烈士的姓名。小組得知之后_立即趕往荒山_將烈士墓地拍照_將資料帶回核實。
圖|墓地
奇怪的是_在核實過程中_小組發現這46名烈士的名字并沒有出現在烈士登記表上面。在經過反復調查才發現_原來孫村鎮是當初九縱的醫療隊_這里收治的都是重傷員。這些重傷員在去世后_就被安葬在了這里。
小組三人在找齊所有墓地之后_和濟南當地的政府部門溝通_將這46座墳墓遷往英雄山烈士陵園。隨后又和濟南政府溝通建立烈士紀念碑。
到現在許世友的指示才算完成_但是在這之前許世友已經去世了_這也成為他在臨終之前未完成的一個遺憾。幸好到現在_總算完成了這個任務_給在濟南戰爭中犧牲的九縱烈士一個交代。
雖然許世友將軍沒有親自完成這個遺愿_但是他的女兒替他完成了這個愿望_親自到濟南祭奠九縱的烈士墓。
圖|許世友的女兒去看望烈士墓
許世友將軍就是這樣一個熱血的人_他的一生為抗戰的勝利_為黨的建設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毛澤東曾這樣評價他_許世友是一名名將_膠東半邊天都被打紅了_了不起啊!
鄧小平曾在他死后評價_許世友在他的60年戎馬生涯中_戰功卓著_是一位了不起的特殊人物。
活著盡忠_死后盡孝_這樣一句簡簡單單的話語描述了許世友的一生_活著為毛主席_為黨盡忠。死后_他最后的心愿只是要求葬在自己母親的墓前_守護著自己的母親。
他就是這么一個人_哪怕去世_最后想到的還是守護著自己珍視的人_生不忘守國門_死猶能鎮乾坤_一代名將_性情中人_也許只有這樣的人_才能一直記得曾經和他一起出生入死的華東野戰軍九縱!不忘那些與自己浴血奮戰的袍澤兄弟。
沒有他們的犧牲_我們也不會有如今的幸福生活_我們不應該忘記_也不會忘記他們的犧牲!
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_從開國大典到建黨一百周年_這一路走來我們中華兒女付出了多少犧牲_留下了多少血和汗_上一代的人總是覺得_自己吃的苦多一點_后輩就能少受點罪_事實證明_這盛世如他們所愿。如許世友將軍這般的革命先輩如果見到這樣的祖國_也定會開懷大笑。
當我們享受著如今的繁花似錦時_更不能忘記革命先輩的辛苦付出_哪有憑空而來的太平盛世_總是有人為我們負重前行_向老一輩的革命家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