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發||拂曉哨位(ID:fxsw2021)
來源||【孟秀玲】新四軍四師群英譜18集【任化芝烈士團偵察參謀】
編輯制作||孟秀玲_提供照片||孟秀玲、任亞東
父親_您犧牲在哪里?
_記我的父親任化芝烈士
文/任亞東
【人物簡介】任化芝(1920—1947.7.20)_河南省永城市芒山鎮僖山村人。1939年參加新四軍游擊支隊第1總隊_跟隨抗日將領魯雨亭打日寇。1941年先后任新四軍4師11旅32團參謀處參謀、4師司令部偵察參謀兼測繪員。1942年加入我國共產黨。1943年6月任淮北蘇皖邊泗靈睢縣總隊偵察參謀。1945年10月任泗靈睢縣獨立團(后改為淮北7分區獨立2團)偵察參謀。1946年11月任華中野戰軍9縱79團偵察參謀。1947年1月任華東野戰軍2縱5師參謀_7月20日在山東南麻戰役中犧牲_時年27歲。
▲_巍巍芒碭山全景
我的父親任化芝_1920年出生于永城市芒山鎮僖山村一個富足的家庭_家有良田300余畝_還經營著藥鋪、木匠鋪_雖然規模不大_但在周邊也是屈指可數的。父親在家排行老大_下面有兩個弟弟和妹妹。父親從小接受良好的文化教育_在學校接觸到革命思想。
叛逆出走參加革命
我祖父是一名教師_原名任子義_因家有錢有勢_又是“得”字輩_所以大伙送他外號“任得人”。祖父結交的朋友也是在當地有權有勢的上層人物。他的家族很大_成員錯綜復雜_有參加共產黨的_也有成為國民黨的_可他本人什么黨派也沒有加入_但是他傾向于國民黨一邊_稱霸一方。我父親對祖父的所作所為非常憤慨_父子之間的矛盾不斷。
曾祖父、祖父希望他的長子、長孫將來能繼承祖業_可是性格倔強的父親卻與他們的愿望背道而馳。
在家人的反對下_父親在1939年放棄了優越的生活環境_剛邁出學校的大門_就和當時許多有理想有志向的革命青年一樣_懷著救國救民的愿望和信念_投入到抗日的潮流中去_并帶走了看家護院的一支長槍_加入了抗日將領魯雨亭領導的新四軍游擊支隊1總隊。
我的母親彭秀云_1920年出生在永城市芒山鎮彭廠村。我的外公、外婆都是勤勞樸實的農民_靠種地為生。1938年母親18歲時嫁給了父親_結婚不久_我父親就參加了新四軍_留下母親一個人和祖父、祖母一起生活。
1942年底_本村的一位沒出五服的大爺爺帶著我的母親去淮北新四軍4師所在地尋找親人_因為他的兒子任化倫在新四軍4師騎兵團1大隊3區隊任戰斗組組長。
他們推著一輛獨輪車_上面放著行李卷_還有一口袋高粱面做成的窩窩頭_窩頭里裹著大洋_那是在路上用的盤纏_怕半路上碰上土匪搶劫_所以把大洋蒸在窩頭里。
爺兒倆經過長途跋涉來到了安徽靈璧縣_找到了時任泗靈睢縣總隊偵察參謀的我父親。在父親的安排下_第二天大爺爺在騎兵團也找到了他兒子任化倫。
我小時候經常聽母親講_當時父親特別忙_每天都出去偵察_工作也非常危險。
有一次_他和另外兩個偵察員一起背著大鼓和說書的道具_化裝成說書的偵察敵人的據點。剛察看完_走出不遠被人認出來了。父親他們邊跑邊開槍還擊_最終只跑出兩個人_另一人犧牲了。所以父親只要一出去偵察_母親就提心吊膽_什么時候完成任務回來了才松了一口氣。
父親讓母親到軍需處去和其他家屬一起做些事_母親在那里做軍鞋、洗軍裝_縫縫補補。一直到1944年母親懷孕了_隨軍不便才返回家鄉。
在母親臨行前_父親寫了一封信_讓她回到家交給祖父。母親不識字_也沒問父親寫的什么內容_回到家就把信交給了祖父_自己就回房間了。
祖父以為是帶來的問候信_迫不及待地打開信看。前幾句都是向全家人問候的話_后面他越看越生氣_最后暴跳如雷_把信撕得粉碎_并燒成灰燼。祖父幾步跨出房門_站在院子中間大罵。他是罵給我母親聽的_罵他們都是些叛逆之子_不孝的東西_都是敗家子_并且讓我母親滾出家門。
母親不知道祖父為何如此憤怒_嚇得她躲在屋里不敢出門_當天祖父就給父親寫了回信_寫的什么內容只有他自己和父親知道了。從此_父子之間斷絕了書信來往。
后來母親從別人那里才知道了祖父為什么發那么大的火_原來父親在信中勸說祖父把家里的土地和財產都分給窮人_并勸說祖父支持革命_不要與共產黨為敵_這樣才能有出路_如果祖父不聽他的勸告_就斷絕父子關系。
最后父親還寫道_打倒劉子仁(當時劉子仁是祖父最好的朋友_1940年12月就叛變了革命)_解放全我國!所以祖父才會如此大怒。
這樣一來_母親更成了家里的罪人_祖父對她百般刁難。
父親任化芝從1939年參軍后未曾回過一次家。1946年父親和母親也失去了聯系。
孤兒寡母艱難度日
1944年我出生了。因為我是女孩_全家都不喜歡我。1944年底_祖父帶著全家人到家鄉北邊的黃口躲難去了_家中只留下我們娘倆_還有曾祖父。
一次_母親彭秀云在院子里洗衣服_看到很多人扶老攜幼_都向山洞那邊跑_聽說鬼子正朝這邊來了。我母親抱著我隨著人群跑到山洞_還未進去_有人說_“你不能進來_抱著這么小的孩子_如果她哭鬧起來_會影響大伙。”
母親再次返回家中(我們家緊靠山腳)_她把臉用鍋灰抹黑_然后換上破衣服_把我放在一個大竹筐子里_再用繩子一點點放到窖底。
因為我家鄉山多_所以當時土匪經常光顧_國民黨、共產黨也經常在那里搞拉鋸戰。由于國民黨進村先抄我們的家_于是母親就把父親的來往信件和他在新四軍騎馬的許多照片都塞在了墻縫里邊_最后都丟失了。
母親整天生活在驚恐中_實在沒有辦法了_她抱著我回到了外婆家。我和母親在外婆家艱難地度過了7個年頭_直到土地改革后才回到老家。
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_外婆唯一的兒子死在土匪槍下_外公承受不了打擊一病不起_撒手而去。舅媽也上吊自盡了_就剩下體弱多病的外婆_帶著一個不滿10歲的孫子_奶孫倆相依為命。
我們母女的到來_又給她增加了不少麻煩。為了我們祖孫三代的生活_外婆強忍著病痛_每天織布到半夜。母親紡線也紡到半夜_天亮了_還要到集市上去賣布_有了錢再買回糧食。就這樣維持了兩年_外婆去世了。
外婆的去世使母親失去了精神支柱_她的命真是太苦了_靠山山倒、靠河河干。她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我身上了。
天無絕人之路!母親趕集賣布時經常看到不少人到集市上賣花線、繡花針一類的_她也批發了一些到村子里去賣_她用賣布時用的那個大竹籃子_把批發來的針頭線腦放進去_把花樣子和花線夾在書本中_籃子里放一只陶瓷碗_就牽著我的手_走街串巷開始了半乞討的生活。剛開始她不好意思_見了熟人就躲開_后來時間長了_再見到熟人就不覺得尷尬了。
有一次_剛走到一戶人家的大門前_突然院子里沖出了一條大狗_直奔我撲過來_我兩只手死死地抓住母親的衣袖不放_向她身后躲_她一把將我摟在懷里_后來主人出來了_把狗喚回院里_我倆才松了一口氣。
從那以后_母親出門前就找個柴草垛_讓我坐在草垛前避風處_自己去賣東西。到中午母親用賣的東西換上點吃的_有時好心人還會送一碗稀粥_她就給我端到草垛跟前讓我喝。
漫長的冬季太難熬了_特別是寒冬臘月_是最冷的時候_別人家的孩子都在暖和的屋子里不出門_我卻每天跟在母親身后穿梭于凜冽的寒風中_手凍腫了_臉被風吹裂了_碰到大雪紛飛的天氣_腳上穿的棉鞋都濕透了_回到家就用灶坑底下的火烤。有人勸母親_這么冷就別出去了_她卻說_“全靠冬天賣貨呢。年前家家都給孩子做繡花鞋、繡花帽子_就會多賣一些貨。”好心的鄰居讓我母親把我放在她家_母親怕給人家添麻煩_沒有同意_仍然每天帶著我。
每逢新春佳節_家家戶戶、老老少少歡天喜地貼春聯、放鞭炮_小伙伴穿著鮮艷的衣服高高興興地在外面玩耍時_我們娘倆待在冷冷清清的屋子里。
母親也給我換上新衣服_穿上新鞋_她說_“一年了你也換換新吧!”可是_過春節她從來不買對聯、煙花和爆竹_只花一毛錢買一張灶王爺_貼在灶坑門旁邊的墻壁上_她說_“咱們什么都不求_只求能年年平安。”到除夕那天_灶臺上擺三碗餃子_放三雙筷子_這就算過年了。
我記得是1951年_有個村干部找到我母親說要土地改革了_建議我們娘倆回家_能分到一點土地_如果真是那樣生活就會有保障了。
于是母親帶著我回到了從不愿涉足的家_這是8年來我第一次見到曾祖父、祖母和小姑姑(那時祖父被政府鎮壓了)。母親見到了曾祖父_他已經99歲啦!除視力不好以外_大腦卻一點都不糊涂_他聽到了我母親的聲音_他讓我母親給他抓虱子。母親邊抓虱子邊說_“爺爺_你忘了_從前你是怎樣對待我的嗎?”曾祖父聽完_擺了擺手說_“俺大孫子媳婦_那些都是過去的事了_你看我也是要死的人了_你就別和我一樣了。”
母親心又軟了_多年的辛酸和恩怨就在曾祖父這輕描淡寫中煙消云散了。
土地改革時_我們娘倆分得了6畝土地_其中有父親的2畝_并分了一間20多平方米的茅草屋。墻壁是用石頭壘起來的_門是高粱秸織成的_沒有窗戶_夏不擋蚊蠅_冬不避風雪。屋里除了鍋灶外_有一張破床和一套被褥_一個裝糧食的陶缸_這就是家中所有的物件。
這個房子的位置離采石廠不足百米。一天房子被放炮炸石頭震塌了_萬幸我們躲過了一劫。
從此居無定所_頻繁搬家_最后搬到一座閑置的廟宇。就是吃水得到山下去取_往返一次得用一個小時。
我家的地_播種時_是政府派人給種上_管理、收割都是自己想辦法。到了該耪地時_母親用鋤鏟草_我就用手拔草。我們把鏟下來的草拾成堆_抱到空地上曬干用來燒火。
到了收割的季節_除小麥找人打場外_其余都是母親用鐮刀割好了_再用繩子捆成捆。她背大捆_我背小捆_像螞蟻搬家似的把莊稼搬回家。
住在這寬敞明亮的廟里_既不漏風又不漏雨_有柴燒有糧吃_再也不用走街串巷了_這也是我最快樂最幸福的童年生活。于是母親開始考慮我上學的事了_便對我說_“以前你爹就多次囑咐我讓你6歲就讀書_現在你都9歲了_也該去讀書了。”
我何嘗不想上學_可就是不敢對母親說_因為母親下地干活_我在家能幫她擔水做飯(我從6歲時就開始了)_特別是推磨_她一個人特別費力(別人家都是用驢拉磨)_我脫下鞋子光著腳丫_把著磨桿幫母親磨面。
我入學的第二年_政府給我批了助學金_一個學期6元錢_放在班主任那里_需要什么都是他給買_大多都是買筆和本_學費是全免_我上學后_覺得自己長大了_只要我能干動的活_自己主動去干_總想幫母親多干些活_減輕她的負擔。
十年等來一紙烈士證書
父親任化芝從1939年參軍后從未回過一次家。新我國成立后_許多解放軍的干部戰士都回家探親_父親卻音訊全無。母親到處打聽_給父親的戰友、同學寫信_均無消息。
有時她看到算命的先生就找他們算_一年算了多少次她自己都數不清_可算命先生都是說父親快回來了_其他的什么都算不出來_就是想騙幾個錢罷了。
有一次我在上學的路上_看見一位軍人穿著軍裝身上背著一個行李包_手提一個網兜_兜里裝著臉盆和日用品。我想總有一天父親也會像這位叔叔一樣回來看我們。可我的幻想一次又一次地破滅了_母親再也不算卦了。
直到1957年5月_政府發給母親一張烈士證書和280元撫恤金。父親被批準為革命烈士_這離父親犧牲已經是第10個年頭了。母親手拿著證書呆呆地坐在石板上_一句話都沒說_當天也沒有吃飯。
▲_父親任化芝的烈士證明書
第二天_母親拿出40元錢_讓我給祖母送去。我拿著錢送到祖母家_祖母問_“這是什么錢?”我就把事情說了_祖母淚流滿面一句話也沒說_我也站在旁邊流淚_我想祖母的淚中包含的東西太多太多_不知是愧疚還是思念_畢竟她生兒養兒18年_從兒子離開家后_她一次也沒見過。這錢她說什么也不要_非讓我再拿回去。
這筆錢在當時來說也算是筆巨款_錢剛拿到手_村長就給我母親商量_說大隊要搞副業缺本錢_要借用_說一年就把錢還給她。母親說這也是好事_大隊有了收入_社員的生活也能寬松點_就借給大隊200元_可是第二年就大躍進_用那個錢辦的木業把本都賠進去了_這筆錢也沒人還了。
后來母親找誰_誰都說沒花這錢_到了1962年只還給了一部分_也就不了了之了。但是母親的一片好心卻沒有得到好報_還因為這件事得罪了村干部。
“文化大革命”中_因為母親是地主的兒媳_被打成黑五類分子_我也成了黑五類的子女。白天干活_晚上還要開斗爭會。
年關將至_鄉政府召開擁軍優屬會_大隊治保主任站在會臺前_首先讓我母親跪下_全場的人都愣住了_其中一位叫林素霞的嬸子質問_“這是擁屬會_也不是批斗會_為什么讓她到前面跪下?”治保主任見到會的人都替母親打抱不平_惡狠狠地踹了母親一腳_說_“你今天開會為什么來這么早_開批斗五類分子的會你怎么不來這么早?”母親說_“不是你昨天告訴我讓早點來嗎?”治保主任自知無理_說_“不散會你不準起來!”
母親一直跪到會議結束_所有到會的人都領到了政府發給的春節慰問品_唯獨沒有給母親。
▲_我的母親彭秀云
她搖搖晃晃地走回家_坐在屋里放聲大哭_我從來未見過一向堅強的母親這樣傷心過。她哭著說著_“我這輩子做了什么孽?怎么什么倒霉的事都讓我攤上了?早先受老人(曾祖父、祖父)的氣_鬼子漢奸進來到處找新四軍家屬!國民黨來了先抄我的家_現在是共產黨的天下了_我怎么還是罪人?”
1967年_我來到黑龍江省鶴崗市郊區務農_母親一直和我生活在一起_并幫我把幾個孩子帶大。因為東北寒冷_年過六旬的母親氣管不好_1983年我把她送回河南老家。后來政府把她安排到芒山光榮院_這也是母親有生以來享受到的政府所給的最高待遇。
▲_母親彭秀云(右1)在永城市芒山鎮光榮院安度晚年
母親的晚年是幸福的_雖然我離得遠了點_但我每年回家一次去看望她。政府照顧得很好_一直到1994年母親離世。
追尋父親的戰斗歷程
數年來_我與母親吃盡千辛萬苦_在迷茫求助中求生_但尋找父親任化芝足跡的愿望一直縈繞在心頭。我們想知道_父親在新四軍任何職?最后犧牲在哪里?
為了圓母親幾十年最大的心愿_政府出資出人帶著我到安徽靈璧、泗洪、永城及鄉鎮_查尋父親犧牲的下落_并查找烈士英名錄、烈士陵園墓碑名錄_均未查到父親的信息。
1994年母親帶著深深地遺憾離開了人世。
2012年秋_我在網上意外地看到了《難忘歲月》一書_上面有我父親的名字。開始我有點疑惑_心想可能是同名吧!后來抱著試試看的想法_找到了作者的聯系電話。撥通后_電話里傳來了盧輝叔叔和藹可親的聲音。
當聽盧叔叔說_任化芝就是永城人時_我當時淚水就涌了出來_激動得不知說什么好_不知是喜悅還是悲傷_勉強穩住情緒_和盧叔叔聊了幾句。
▲_盧輝叔叔的專著《難忘歲月》
▲_盧輝叔叔和他的夫人宮敏阿姨_攝于1952年1月
掛斷電話后_我走進臥室大哭了一場_我想讓這幾十年來所受的委屈、痛苦隨著淚水一起沖泄出來。
我一夜未眠_想馬上就找到父親遇難的地方_訴說母親在世時想要對他說而沒有機會說出的話_我要替母親說給他聽_母親為承諾父親的幾句囑托_整整守望了半個世紀_受盡了別人不能承受的痛苦_看盡了別人的白眼_聽盡了多少嘲笑與譏諷。她用懦弱的肩膀扛起了生活的全部_把我撫養成人_并供我讀了9年書。
母親最想對父親說的_也是母親在世時經常對我說的那句話_“我對得起死去的_也對得起活著的。”這也是母親當時尋找父親下落的原因。
現在找到了父親的下落_帶著遺憾走的母親也可以安息了。
根據盧輝叔叔的講述_我才大概了解了父親的戰斗經歷。
父親任化芝_1941年2月編入新四軍4師11旅32團任參謀處參謀_5月隨4師轉移到津浦路東_參加了4師司令部舉辦的第一期測繪訓練班_是4師偵察測繪的骨干力量。
1942年加入我國共產黨。
1943年6月父親任泗靈睢縣總隊偵察參謀兼測繪工作_曾是盧輝叔叔的領導。
1945年10月任泗靈睢縣獨立團(后改為淮北7分區獨立2團)偵察參謀。
1946年11月任華中野戰軍9縱79團偵察參謀_參加了宿北戰役。
1947年1月_部隊改編為華東野戰軍_父親任華東野戰軍2縱5師司令部偵察參謀。參加了魯南戰役、孟良崮戰役和南麻等戰役。
1947年7月17日_華野2縱5師奉命攻打南麻(現山東沂源縣)。由于敵人構筑了子母地堡群_很堅固_鹿砦也很多_明碉暗堡_防不勝防_我軍進攻受阻_仗打得很艱難。
5師指揮所遭敵炮轟倒塌_在指揮所里的5師政委秦賢安和我父親偵察參謀等壯烈犧牲。父親犧牲時年僅27歲。南麻臨朐戰役殲敵1.1萬_但自身損失也很大。
▲南麻戰役中犧牲的華東野戰軍2縱5師政委秦賢安
2017年4月_我到北京見到了盧輝叔叔和他的夫人宮敏阿姨_受到熱情的款待_我像見到了久別的親人一樣_激動萬分!盧輝叔叔是我們家的大恩人_使我尋找到父親的下落_知道了父親的犧牲地點及壯烈經歷_此生無憾了!
父親離開我們已經72年了_在這漫長的歲月里_我們每時每刻都沒有忘記_他是我們家人的驕傲_也是下一代人的榜樣!他的生命雖然短暫_但他的精神長存。父親不圖享樂_拋棄了優越舒適的生活環境_投入到最艱苦最危險的革命之中_把生死置之度外。
▲_2017年4月_作者任亞東到北京看望盧輝叔叔_左起_任亞東、張春芳(任亞東之女)、宮敏、盧輝
▲_2017年4月_作者到北京看望盧輝叔叔_左起_任亞東、宮敏、盧輝、盧光(盧輝叔叔的兒子)
父親無私奉獻的精神源遠流長_激勵著我們后人愛國愛家_也為實現我國復興之夢做出貢獻。
我要讓我的子孫后代都知道_父親曾用熱血澆灌過的地方_山東省沂源縣南麻鎮。
▲_任化芝烈士獨生女任亞東的全家福
▲_作者任亞東(坐者)和張春光(任亞東的長子)
作者_任亞東_任化芝獨生女。1944年1月出生_1967年12月到黑龍江省鶴崗市市郊務農30余年。現寓居鶴崗市。
此文選自2019年11月河南省永城市委黨史研究室與北京新四軍研究會四師分會合編的《追尋前輩的足跡》。主編孟秀玲、張亞魁。
編后的話
_孟秀玲
2016年10月_為了撰寫豫皖蘇根據地中心永城的英烈人物_我翻看北京新四軍研究會4師分會副會長盧輝叔叔撰寫的著作《難忘歲月》《耄耋話當年》_發現在南麻戰役中_與華東野戰軍2縱5師政委秦賢安一塊犧牲的偵察參謀任化芝是永城人。
我急忙給盧輝叔叔打電話詢問情況_當聽盧輝叔叔說2012年已找到烈士的女兒時_我興奮異常!于是_我迫不及待地打電話_頗費周折聯系上了烈士的女兒任亞東_然后收到了任亞東大姐感人肺腑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