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全媒+|貨不對板、流量注水_部分直播帶貨為何成“帶坑”?
辛巴直播間“真假燕窩事件”沸沸揚揚幾個月_羅永浩直播間賣假羊毛衫忙著“退一賠三”_李雪琴親歷直播數據造假、311萬觀眾只有11萬真實存在……一邊是動輒百萬、千萬人觀看的直播間_一邊是頻頻被曝造假注水的帶貨主播_火熱與亂象并存的直播帶貨行業格外引人關注。
今天是國際消費者權益日。近年來_幾億人“涌進”的大型帶貨現場屢屢翻車_坑消費者、坑商家等亂象不斷涌現。帶貨為何成了“帶坑”?
“天使”變“垃圾”_直播間里假貨蔓延
“視頻是天使_發貨是垃圾。”這是女大學生李子涵的親身體驗。她在某頭部平臺上的大網紅店里購買了多件仙女裙_實際收到的裙子不僅色差大到離譜_連腰圍、裙長都跟直播時不一樣。
“充分懷疑模特穿的是在后面別了夾子的。”李子涵吐槽_“我實際測量了下_有的裙長差了5厘米_有的甚至沒有內襯_根本無法穿出去。”
李子涵的經歷并非“獨一份”_隨著直播平臺的“崛起”_大量商品進入直播間_一時間魚龍混雜。
近期_上海市消保委在進行一系列消費體察的過程中就發現_直播帶貨良莠不齊_價廉物美很有可能是噱頭。如_上海市消保委在快手平臺“優米佳家紡”直播間模擬消費者購買了一款299元的粉色“平板羽絨被”_主播直播時宣稱“是鴨絨的_每一絲都是絨”_實際收到貨后卻發現做工簡陋。后經檢測機構檢測_該款羽絨被的絨子含量僅為4.4__與國家相關標準中對羽絨被的定義嚴重不符。
一位在抖音平臺上專門從事直播打假的“扒皮博主”介紹_以某款很火的網紅牙膏為例_該產品廣告稱“使用該牙膏刷牙一次_一刷即白”_但實際效果與其宣傳所述大相徑庭。一支這樣的網紅牙膏_在某購物平臺的售價為每支1.7元_到了抖音直播上就賣到了每支39.9元_價差高達22倍。
(圖說_頭部平臺直播間里奢侈品假貨公然售賣)
發文人在幾家頭部平臺發現_直播間存在公然售賣奢侈品假貨的行為。有的賬號坦言自己只是“同款”、以原價的幾分之一銷售;有的則以二手奢侈品專業寄售、鑒定師的名義_以接近原價的價格銷售來源不明、真假不一的奢侈品爆款。為了更好“烘托氣氛”_“最好”“第一”“國家級”等廣告法敏感詞匯_在帶貨直播間隨處可聞。
311萬觀看僅11萬真人_人氣“注水”有點狠
薇婭幾秒鐘售罄4000萬元火箭冠名、蛋蛋快手賣出4.8億元商品、某電器董事長創造一天帶貨65億元銷售奇跡……“X分鐘銷售額突破X億”的直播帶貨戰報充斥網絡_投資者蜂擁而至_將直播視作“風口”。熱熱鬧鬧的直播_真的能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收入嗎?
“難!”這是不少品牌商共同的心聲。此前我國消費者協會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_李雪琴、楊天真等名人參加某平臺的一場直播活動_與其互動的311萬觀眾中_真人不到11萬_其余全為機器粉。
業內人士指出_頭部主播有時也會出現高達30_的退貨率_腰部主播退貨率甚至高達60_至70__商家想要真正實現“爆賣”難度頗大_“許多人以為直播帶貨行業遍地黃金_但直播時刷人氣的‘機器粉’、直播后批量退貨的‘刷單黨’_讓花了大價錢請主播的商家苦不堪言。”
(圖說_互聯網二手平臺上搜索“直播流量”得到的刷量服務鏈接)
“1288贊+88條真人評論+10萬播放只要30元”_“發大水”的觀看人次_早已成為灰色產業的一部分。發文人在向一家“水軍”機構詢價后了解到_根據真實度和復雜性_普通機器號刷評論和高級“帶節奏”水軍的價格也不同。
某財經作家直播帶貨首秀_發布的捷報稱“觀看人次830萬、最高同時在線4萬、交易金額2200多萬元”_但參與直播的乳業公司直言直播只售出了15罐三段奶粉;葉一茜直播間在線觀看人數高達90萬_商家卻表示_賣出商品總額不到2000元……動輒上百萬的瀏覽量數據、低到離譜的轉化率_名頭很響亮的大V、名人和“老板”帶貨環節更是頻頻翻車。
一位MCN機構內部人士說_大V和名人“下場”帶貨時_“翻車”的概率更高。一些名人和大V進直播間仿佛“天神下凡”_不愿意與觀眾互動_對產品的性能也不甚了解_基本上是一個“人形吉祥物”_“還有甩臉色給輔助的主播看的_主播有的時候都接不了話_也影響了產品的銷售轉化。”
打假貨、擠水分_直播新業態更待健康有序發展
火熱的直播的背后是飆升的投訴。上海市消保委近日發布的“2021年消費投訴十大典型問題”中_“直播帶貨良莠不齊”名列其中_為了這一新興業態的健康有序發展_強監管、去糟粕顯得迫在眉睫。
“網紅直播不是法外之地。”北京盈科(上海)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律師李樂元說_應及時“升級”《互聯網直播服務管理規定》_同時_對廣告法、電子商務法、網絡安全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現行法律法規如何適用于網絡直播領域_也應有更加明確的操作規范_讓亂象整治工作更具操作性。
上海市消保委副秘書長唐健盛說_直播帶貨具有集成度高、銷售費用可控和發展潛力大等優勢_對于激發消費潛力有很好的促進作用。但在其井噴式的發展中_也出現了一些值得關注的問題。
“比如說_合規短板會引發消費者權益缺乏保障_刷粉刷單和算法推薦會造成不公平競爭_目前法律法規和監管手段也相對滯后。”唐健盛指出_要解決這些問題_需要盡快建立直播電商的自律機制、直播帶貨的監管機制、直播消費的選擇機制和直播經濟的公平機制。
與此同時_上海市消保委也提醒消費者_通過直播帶貨購買商品或服務_一是選擇規模較大、信譽度較高的平臺_仔細查看作為銷售方的入駐平臺商家的公示信息;二是不要盲目相信主播的宣傳承諾_避免沖動消費_有疑慮及時在直播間提出;三是及時截圖保存商家公示信息、宣傳承諾、聊天記錄、購物記錄等_發生問題及時向相關部門或消保委投訴維權。
來源_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