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發文人_楊坪報道8月26日_快手再度大跌9.16_。前一日晚間_快手2021年二季報出爐_在收入增長的同時_公司的虧損則進一步擴大。
2021年第二季度_快手實現收入191.4億元_同比增長48.8__但經調整虧損凈額47.7億元_同比擴大146.2_。整個2021年上半年_快手收入合計361.6億元_同比增長42.8__經調整虧損凈額96.9億元_同比擴大54.2_。
8月初_上市已滿半年的快手剛迎來了首批限售股解禁_但初獲“自由”的投資者和員工_卻百感交集。
2021年2月_剛上市的快手_股價最高時曾一度達到417.80港元_但不曾想“出道即巔峰”。截至8月26日收盤_快手每股僅70.4港元/股。半年時間里_快手市值蒸發超過1.4萬億港元。
在互聯網板塊下跌、科技股重新估值的大背景下_快手的一眾投資者、員工們原本期待分享的財富盛宴相比高點大幅縮水_市場對其股價的態度也多空膠著。
“參與pre_IPO的投資機構還是賺的_基石投資者全被套了_買的太貴了。”華南一名資深投資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發文人說道。
多名快手員工也在內網和各大社交平臺感慨_“全款變首付”、“從江景房變成郊區房”……頂著“我國短視頻第一股”光環的快手_已然成為科技股估值重構下的一個典型縮影。
股價難承其重
快手的燒錢模式_還難以看到盡頭。
在剛剛發布的二季報中_盡管快手的營收增速略高于市場預期_但身陷巨虧泥沼的快手_在持續的高額營銷投入后_并沒有換來良好的效果_直播等新業務的發展也遭遇瓶頸。
繼第一季度為搶灘春節營銷檔期豪擲116.6億元后_快手二季度再次豪擲112.7億元在成本與費用支出上_該項支出占總收入的比重攀升至58.9_。
然而_高額的營銷費用并沒有起到提振用戶活躍度的作用_二季度末的最新數據顯示_快手的平均日活躍用戶為2.932億_低于一季度的2.953億;平均月活躍用戶5.06億_比一季度的5.198億下降超千萬。
同時_公司的直播業務收入也出現下滑_收入同比減少13.7_至本季度的72億元。包括電商在內的其他服務收入雖然同比增長212.9__但占總收入的比重仍較低_2021年第二季度僅20億元。
“抖音的日活早就突破6億了_快手的日活用戶始終在3億關口徘徊_現在短視頻各平臺的內容嚴重同質化_并且已經發展到了一個接近產業峰頂的位置_快手應該要有創新的產品和服務_通過持續不斷地燒錢確保自身和抖音之間的差距不被擴大難以為繼。”滬上一名私募機構合伙人受訪表示。
而對股價造成更大壓力的是_8月5日_快手迎來了天量解禁。根據文件披露_快手當日有38.82億股股票解禁_占發行后股本的94.81_。
其中_創始人宿華及Reach_Best持股比例達11.8__創始人程一笑及Ke_Yong持股比例達9.36_;除上述控股股東外_絕大部分現有股東以及員工持股平臺持有28.61億限售股_占公司總股本69.64_。
此外_外國萬億資管巨頭Capital_Group、阿布扎比投資局(ADIA)、新加坡主權基金GIC、加拿大養老金計劃投資委員會(CPPIB)、貝萊德、淡馬錫、景順控股、富達國際、黑石等10家基石投資者持有的1.65億股(占快手總股本4.02_)_也于當日全部解禁。
“暴跌”背后的“眾生相”
然而_與初上市時的“意氣風發”不同_面對上市后節節敗退的走勢_不少投資人和員工心有戚戚然。
2021年2月5日_快手上市首日可謂表現驚艷_股價最高觸及345港元_換手率達到3.59__成交量1.2億股_成交額375.47億港元_無論是成交量、成交額還是換手率_都成為了快手歷史最高點。
進一步看_快手首次公開發行量為3.65億股_其中基石投資者認購數量1.65億股_占比45__鎖定期為6個月_剩下55_的股份將在二級市場流通。而2月5日當天成交量就已占到流通股份的60__即有超過一半的流通股份已經轉手一次。
2月16日_上市后僅六個交易日_股價被拉升至417.8港元的高位_總市值一度達到1.7萬億港元。然而_好景不長_3月以來_快手股價便逐漸開始下行_并跌破發行價。截至8月26日收盤_快手股價較發行價下跌了38.78__較最高點更是跌去了493_。
早前參與快手公開發行的基石投資者悉數被套牢_而一級市場買入的機構投資人_及一眾快手員工的心態也已然出現變化。
“現在市場不好_‘茍住’。”一名曾認購快手股票的機構投資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發文人感慨道。
而曾對快手股價抱有諸多期待的員工們_也不得已“改變”了置業計劃。
“幾年前有同事去了快手_股票發了兩萬_后來股票漲到了400港元/股還多_那時的他整天盤算著解禁后在融澤嘉園全款買一套房子。”一名互聯網員工感慨道_然而現在_可能要“全款變首付”。
8月6日_也就是限售股解禁的第二天_面對跌跌不休的股價_快手日報在官方微信推送了一條消息_用歌單的方式回應近期股價震蕩_《朋友》《冷靜》《面對》《非理性》《震蕩》《潮起潮落_是什么都不為》《明天會更好》_并以987個“長”字提及長期主義_試圖以此提振投資人信心。
不過_也正是在那一天_一名快手員工發帖表示“已拋售全部股票”_至于對快手的未來預期_他說道_“上市即巔峰_保發行價就行”。
科技股或迎價值重估?
事實上_快手的處境_只是當前我國科技股估值變化的一個縮影。
“一方面_快手自身存在一定估值泡沫_商業化能力比較薄弱_需要縮水。但另一方面_行業環境也比較嚴峻。另外_香港股市也正處于震蕩期_大盤資金流出較多_互聯網公司也難以幸免”。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認為。
今年以來_恒生科技指數、我國互聯網指數分別跌去24.79_、36.50_。其中_騰訊控股、阿里巴巴(港股)、美團也分別下跌16.12_、30.27_和23.01__較年內最高點跌去了39.04_、39.79_和50.70_。
艾德證券期貨持牌代表陳剛向21世紀經濟報道發文人分析稱_今年1月至2月中旬_南下資金大幅流入_新經濟公司股價大幅上漲。但從牛年開始_南下資金大幅減少_以科技公司和消費公司為典型的新經濟公司股價首當其沖。“其實_在今年一季度各科技公司披露財報時_其業績已經無法匹配當時的高估值”。他說。
除此以外_互聯網巨頭也不斷面臨著巨大的監管壓力。
“自2021年第四季度以來_反壟斷一直貫穿到現在。無論是最初阿里巴巴受到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調查_還是社區團購的‘九不準’_都給互聯網巨頭帶來了不小壓力_‘我國短視頻第一股’的快手也是如此。”陳剛進一步補充道。
今年7月_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關于《網絡安全審查辦法(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_規定掌握超過100萬用戶個人信息的運營者赴國外上市_必須申報網絡安全審查等。
普華永道我國內地媒體行業主管合伙人蔡智鋒分析指出_從目前市場情況來看_不管是所屬港股還是美股的數字新媒體產業中概股的估值變化與調整幅度相對都比較大_“尤其近期開展的反壟斷調查_部分平臺企業也需要接受合規檢查_或多或少都會讓這些企業有不確定因素_因為這些不確定因素_也會讓市場投資者采取觀望態度”。
中資互聯網企業是否迎來估值重構?在21世紀經濟報道發文人的采訪過程中_發現市場分歧較大。
陳剛認為_強監管是要讓相關企業有所為有所不為_讓行業與企業行為更加健康、規范。“短期來看_對行業及企業或許有一定壓力_但長期看_其實是有利于行業健康、有序的長足發展”。
陳剛指出_“結合之前短期急速的大幅下跌_其實可以說明_當前的科技公司主要是受到政策面影響較大。但同時_伴隨著疫情逐步受到基本控制_貨幣政策逐步回歸常態以及反壟斷回歸常態_互聯網企業也將由于業務的不同_而出現業績、股價走勢、估值等的分化”。
張孝榮則認為_現在進入了行業發展的不確定期_互聯網公司的高光時代已經結束_“行業估值邏輯雖然面臨調整_但是否會發生顛覆式變化尚不太明朗_有待觀察”。
蔡智鋒也表示_“在行業的框架更完善之后_市場會逐漸消化掉前期的波動_還是會回歸到基本面的變動”。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