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央行降準A股創新高,2020股市可期?
央行降準,在相對活躍的市場環境下,市場容易產生出“放大利好,縮小利空”的效應。
2020第一天,央行就給市場派發“開門紅包”,央行1月1日宣布于2020年1月6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屬全面降準。1月2日,受降準利好消息刺激,滬深兩市高開高走。截至收盤,上證指數收漲1.15%,深證成指漲1.99%,創業板指漲1.93%,上證50、滬深300雙雙刷新2018年3月以來新高。
央行降準并非股市突破上漲的根本原因,影響市場上漲的因素比較復雜,是多方因素合力推動的結果。
縱觀歷年來央行的降準動作,在消息公布之后的首個交易日內,市場行情漲跌不一,而央行降準的利好因素未必得到市場的廣泛認可。不過,央行降準的動作,一般都會給市場帶來一個良好的預期,起到刺激市場持續走強的影響。簡而言之,在相對活躍的市場環境下,市場容易產生出“放大利好,縮小利空”的效應。
事實上,在A股市場持續走強的背后,歸根到底離不開市場超跌反彈以及估值理性修復的需求。
四年多前,A股市場經歷了一輪去杠桿化的過程,股票市場的估值泡沫得到了迅速擠壓。到了2018年,A股市場再度經歷了一輪快速調整的走勢,而當年的A股市場跌幅明顯,滬深市場全年跌幅達到百分之二三十的空間,不少上市公司年內跌幅超過了50%。在此期間,不僅牽涉到上市公司股權質押預警乃至平倉的因素,而且還涉及部分上市公司商譽減值的問題。更有甚者,借著商譽減值的時機,一次性把商譽大幅減值,把潛在的風險因素釋放出來,但卻為隨后幾年的業績回升創造出有利的條件。
時至目前,從2015年6月以來,A股市場已經走出了長達四年半以上的調整時間,且調整的時間與空間已經相對充分。縱觀2000年以來的A股市場,熊市調整的周期基本上不超過五年,而如今A股市場恰恰處于熊市五年調整周期的時間點附近,變盤意味也愈發強烈。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A股市場自去年低點以來已經出現了近30%的累計漲幅,但如今A股市場的估值水平仍然處于歷史估值較低的區域。截至2019年12月31日,滬市平均市盈率僅有14.55倍,深市平均市盈率26.15倍,深市主板平均市盈率為18.01倍。從近期的市場反彈行情來看,則基本上屬于估值理性修復的過程。
步入2020年,A股市場實現了開門紅的走勢,為新年股市的行情表現帶來了想象的空間。不過,在股市創新高的同時,不宜輕易解讀為牛市來了,而在實際情況下,投資者仍需要保持一定的謹慎,終究3000點以上屬于A股市場的密集籌碼峰區位置,尤其是在3300點至3500點的區域,股市向上攀升仍然會面臨不少的拋售壓力,若沒有持續的新增資金補充以及持續回暖的政策環境支持,那么市場向上拓展空間的壓力還是不小。
但是,相比起2018年,2019年的股市已經明顯走強,這對2020年的A股市場帶來了一定的積極預期。在市場投資信心以及賺錢效應逐漸激活的背景下,新年股市行情仍然可以值得期待,中級反彈行情仍有望得以延續。
□郭施亮(財經評論人)編輯 陳莉 校對 薛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