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央行新年首日宣布降準:釋放長期資金約8000多億元
本報記者 譚志娟 北京報道
1月1日,央行發布公告稱,為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降低社會融資實際成本,中國人民銀行決定于2020年1月6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不含財務公司、金融租賃公司和汽車金融公司)。
對此,上海邁柯榮信息咨詢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徐陽1月1日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降準主要是一方面為了進一步提振經濟,降低中小企業融資成本;另一方面也需要對沖春節前后的資金緊張。”
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也對記者表示,“此次全面降準0.5個百分點,符合市場預期。鑒于1月份有6000億元逆回購陸續到期,疊加繳稅、地方政府專項債發行、春節期間的現金需求等因素,流動性出現壓力,通過降準釋放的8000億元資金,一方面可以滿足上述流動性需要,另一方面釋放低成本長期資金有利于降低銀行資金成本,引導銀行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
溫彬還預計,1月20日新一期LPR報價會出現小幅下降,1年期LPR為4.1%,5年以上期為4.75%。記者注意到,2019年12月20日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為:1年期LPR為4.15%,5年期以上LPR為4.80%。
央行有關負責人也表示,此次降準是全面降準,體現了逆周期調節,釋放長期資金約8000多億元,有效增加金融機構支持實體經濟的穩定資金來源,降低金融機構支持實體經濟的資金成本,直接支持實體經濟。此次降準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有利于實現貨幣信貸、社會融資規模增長同經濟發展相適應,為高質量發展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并且用市場化改革辦法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有利于激發市場主體活力,進一步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值得注意,徐陽還表示,此次降準從高層表態來看似乎已是政策信號的釋放。就在12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成都考察時表示,國家將進一步研究采取降準和定向降準、再貸款和再貼現等多種措施,降低實際利率和綜合融資成本,推動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明顯緩解。
此次降準是否有利于緩解小微、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央行有關負責人解釋說,“此次降準增加了金融機構的資金來源,大銀行要下沉服務重心,中小銀行要更加聚焦主責主業,都要積極運用降準資金加大對小微、民營企業的支持力度。在此次全面降準中,僅在省級行政區域內經營的城市商業銀行、服務縣域的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農村信用合作社和村鎮銀行等中小銀行獲得長期資金1200多億元,有利于增強立足當地、回歸本源的中小銀行服務小微、民營企業的資金實力。同時,此次降準降低銀行資金成本每年約150億元,通過銀行傳導可降低社會融資實際成本,特別是降低小微、民營企業融資成本。”
不過,降準沒有改變穩健貨幣政策取向。“此次降準與春節前的現金投放形成對沖,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仍將保持基本穩定,保持靈活適度,并非大水漫灌,體現了科學穩健把握貨幣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穩健貨幣政策取向沒有改變。”上述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
對于此次降準的影響,溫彬認為,此次降準符合市場預期,有利于提振投資者市場信心,對股市將帶來利好。同時,全面降準將進一步發揮貨幣政策工具逆周期調節作用,穩固當前逐步企穩的宏觀經濟,對上市公司業績帶來提升。
視頻 直播 美圖 博客 看點 政務 搞笑 八卦 情感 旅游 佛學 眾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