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客戶端3月16日電 周一(16日)A股三大指數集體高開,之后震蕩翻綠,創業板指盤中大跌超2%,口罩概念股批量漲停。截至收盤,滬指報2871.49點,跌幅0.55%,成交量2061.55億元;深成指報10639.09點,跌幅1.77%,成交量3325.38億元;創業板指報1987.03點,跌幅2.14%。
Wind截圖盤面上,餐飲、石油化工、林業、農業綜合、中藥等板塊領漲;通信設備、電子制造、元件、電源設備、半導體等板塊跌幅居前。
概念股方面,口罩、超級真菌、棉花、中藥、青蒿素等漲幅居前,無線充電、無線耳機、傳感器、智能音箱、3D攝像頭等跌幅居前。
個股方面,1930只個股上漲,其中高瀾股份,中科海訊,世榮兆業等150只個股上漲幅度超過5%。1697只個股下跌,其中東方國信,中信出版,天賜材料等149只個股下跌幅度超過5%。
美聯儲緊急降息,央行不跟,如何影響A股?
央行今日(16日)普惠金融定向降準正式落地,共釋放長期資金5500億元。與此同時,央行公告稱,當日開展中期借貸便利(MLF)1000億元,不開展逆回購操作。盡管央行在定向降準同時實施MLF的操作符合市場預期,但利率仍保持不變,1000億元1年期MLF操作,利率為3.15%,和此前保持一致。市場普遍認為,央行并未跟隨美聯儲降息步伐,而是選擇了“按兵不動”。
加上降準釋放的資金,央行一共釋放了6500億元。不過,分析人士稱,當前流動性投放更多側重于長期,定向降準后采取了MLF而非OMO,這意味著雖然有外圍市場劇烈波動,但國內仍較為平穩,央行不希望短端資金過度充裕。
當地時間15日,美聯儲啟動降息,將利率降至0-0.25%區間,并推出7000億美元的大規模量化寬松計劃。東莞證券分析認為,2月的LPR報價已經出現小幅下調,美聯儲再度降息背景下,3月份LPR報價仍有進一步下調可能。預計后續國內貨幣政策仍有進一步釋放空間,對市場整體資金面構成支持。
“年內第二次降準釋放穩預期信號,對經濟預期及資本市場的穩定運行也會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國元證券認為,從當前市場估值來看,在全球市場沖擊下A股估值再度調整到較低位置,而疫情更多的作為一種外生沖擊,本身并不改變之前確立的市場邏輯。隨著各國對疫情進一步重視,相關防控政策出臺將使得疫情狀況逐漸得到改善,市場將具更大的反彈空間。
山西證券則表示,海外疫情加速蔓延的趨勢不容樂觀,需警惕疫情再度反復的可能,短期市場的不確定性大幅提升,投資者需要更加謹慎。考慮到當前A股市場估值仍處于合理區間,中長期向好趨勢沒有改變,建議保持積極關注,逢低介入,中長期思路擇優配置。可關注逆周期大基建、轉型升級新基建、抗通脹農業、涅槃重生消費。(中新經緯APP)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