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019年收官!科創板捕獲70家上市企業,近半數在長三角
2019年最后一天,A股完美收官。三大股指集體收漲,其中上證指數站上3050點,漲幅為0.33%。科創板行情也不錯,77%的科創板上市企業收盤飄紅,聯瑞新材、昊海生科漲幅超5%。
2019年最后一天,A股完美收官。三大股指集體收漲,其中上證指數站上3050點,漲幅為0.33%。科創板行情也不錯,77%的科創板上市企業收盤飄紅,聯瑞新材、昊海生科漲幅超5%。
近五成科創板企業集中在長三角
截至2019年12月31日,科創板申報企業突破200家,達到205家,其中70家企業成功上市。值得注意的是,70家科創板上市企業中,有33家注冊地在長三角地區,占比47%。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這70家上市企業總市值為8578.42億元,平均市盈率為73.85倍。回溯科創板7月22日開市的時刻,首批25家科創板企業掛牌上市,不到半年時間,科創板迅速擴容。
《國際金融報》記者梳理獲悉,科創板上市企業“硬科技”屬性明顯。在70家科創板上市企業中,專用設備制造業企業18家,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16家,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企業13家,醫藥制造業7家,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4家,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企業3家。
另外,通用設備制造業、儀器儀表制造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研究和試驗發展、橡膠和塑料制品業、食品制造業、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專業技術服務業企業均為1家。
從科創板上市企業所屬“戶籍”來看,長三角地區占近一半。《國際金融報》記者統計發現,科創板上市企業注冊地分布不均勻,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江蘇、廣東、浙江等省份,分別有13家、12家、12家、10家、8家。另外,山東、陜西、天津、福建分別有4家、3家、2家、2家。黑龍江、河南、湖北、遼寧均有一家科創板上市企業。
從上海、江蘇、浙江的科創板上市企業所屬行業來看,專用設備制造業企業有10家,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企業10家,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科創板上市企業5家,醫藥制造業企業4家。
長三角一體化已上升到國家戰略,而科創板更是成為長三角一體化的有利助推器,為長三角創業提供更為良好的投資環境,進一步激發創新創業活力。上海科創基金總裁康鳴曾公開表示:“在服務長三角一體化方面,上海科創基金積極引導子基金和優秀項目落戶長三角,截至2018年末,78%已投資子基金注冊在長三角。從子基金投資的項目來看,上海地區投資占比35%,長三角地區投資占比56%。”
長三角創投機構活躍
在33家科創板上市企業背后,還蟄伏著大量長三角地區的創投機構,國有資本尤為吸睛。比如,上海科創基金持有天準科技4.41%的股份,臨芯投資持有瀾起科技11.88%的股份,力鼎資本持有杭可科技5%的股份。
虹軟科技是浙江的一家科創板上市企業,背后的投資機構具有政府背景,其股東財通證券是浙江省政府直屬企業,股東杭州牽海創投也具有浙江國資背景,而股東海寧東證背后是上海市國資委。另一家科創板上市公司安集科技是上海本地企業,背后股東包括國家集成電路基金和張江科創,持股比例分別為15.43%、8.91%。
就科創板企業市場表現來看,11月6日,科創板首現破發,業內認為破發或成未來行業常態。Choice數據顯示,截至12月31日,杰普瑞、卓越新能、久日新材三家科創板企業收盤價低于首發價格,處于破發狀態。但大部分企業表現良好,心脈醫療、樂鑫科技、安恒信息、南微醫學、金山辦公、柏楚電子等8家企業最新收盤價超過100元/股。安集科技、中微公司、心脈醫療、南微醫學等6家科創板上市企業上市以來累計漲幅超過200%,其中金山辦公、卓易信息上市天數分別為32天、17天。
就7月22日首批登陸科創板的上海企業中微公司而言,股價一直表現不錯,上市以來累計漲幅超過200%。2019年最后一天的收盤價為92.4元,相比發行價29.01元漲幅達218.51%,背后投資機構賬面浮盈令人艷羨。
而上海創投是其背后第一大股東,持有 20.02%的股權。上海創投是上海科技創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上海科創投”)100%控股子公司,實際控制人為上海市國資委。上海科創投集團執行董事、黨委書記、總經理沈偉國此前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我們投資中微公司15年,實現數十億的賬面收益,接下來這些收益還是投到創新創業的事業中,實現政府資金的‘滾動效應’。”
沈偉國告訴記者,科創板支持的是有核心技術的實體企業,經歷了十幾年的長期投資培育過程,并非短期內爆發,主要分布在經濟技術較發達、整體創業投資比較活躍的地區。
分析人士認為,長三角地區的經濟、科技產業領域比較發達,是非常有戰略眼光,也是很有積淀的。因此,未來上市的科創板企業,仍有可能比較集中在長三角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