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客戶端訊 徐雅金、記者焦俊杰報道:在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腫瘤中心(以下簡稱“武漢協和腫瘤中心”),醫護人員每天都要穿著厚厚的防護服“全副武裝”進入收治重癥患者病區。江西派出“精銳之師”——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141名、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137名醫護人員,整建制接管了這里兩個重癥病區。2月21日,記者連線了兩個病區的醫療隊長,了解到醫療隊奮戰在救治一線的事跡。
多兵種立體化聯合作戰
在戰“疫”一線的重癥病房,“生死時速”搶救時常上演。2月17日,從外院轉入了一位腎功能衰竭的男性患者到武漢協和腫瘤中心Z14重癥病房,出現腦出血,病人深度昏迷,情況非常危急。“人命關天,立即行動!”醫護人員趕緊進行氣管插管,呼吸機連忙接上去,通過做血液濾過降低腦水腫,患者生命體征終于平穩!
“真的很激動,我是武漢協和腫瘤中心第一例出院的!很感謝江西的醫生、護士們對我的悉心照顧!” 2月20日武漢協和腫瘤中心迎來了第一例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
危重病人轉危為安、患者康復出院的背后凝結著醫療隊員的汗水和智慧。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醫療隊隊長、副院長洪濤說,醫院接手的是Z14重癥病區,共收治63個病人,其中4個危重癥,36個重癥,危重患者是所有病區里最多的,承擔的救治任務最重。我們派出隊員具有豐富的急危重癥搶救經驗,成立戰時科室并配備管理人員,采取“化整為零”的策略把醫護人員分為6個醫療小組和8個護理小組,每個組包含重癥醫學科、呼吸科、感染科、急診科、心血管科、內分泌等多學科人員,按危重型、重型、普通患者分配到各個治療組。
“面對危重患者年齡偏大,部分患者合并腎功能衰竭、腦出血、心血管等其他基礎性疾病情況,更需要醫護人員的科學判斷和精準治療。”洪濤告訴記者,為高效有序地開展工作,每天晚上6點到11點,采取分層次召開視頻例會,了解每個組病例、感染控制、護理、物資儲備等情況,研究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每天對病人治療方案進行討論。此外,成立學術專家委員會、質量安全管理委員會、院感控制組,分別負責多學科、疑難病例和死亡病例討論、醫療質量監控以及感控管理培訓等,還建立各類應急預案,對醫療隊日常工作、生活等方面統一協調。
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醫療隊隊長、副院長徐建軍表示,對于每一位患者都會綜合年齡、病情等多種因素,實施“一人一策”、“一人一團隊”,治療方案中會匯聚專家的集體智慧。
專家“遠程會診”把脈疑難雜癥
“這是患者的最新檢查報告,請專家組指導下一步如何治療?”2月19日下午,5G+遠程會診連線在南昌大學二附院遠程醫學中心舉行,視頻一端連接的是武漢“疫”線戰地醫護人員,另一端則是總部專家組。患者的報告即時顯示在屏幕上,同時前線的醫護人員也在詳細闡述醫療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專家組經過磋商,很快給出具體的治療方案,前方遇到的問題也迎刃而解。
兩家醫院醫療隊相繼與醫院總部遠程會診中心開通了“線上戰場”,采取多學科方式為多名疑難雜癥患者提供最佳診療方案。
徐建軍介紹,派往前線的醫護人員主要是以治療新冠肺炎為主,但有些患者還合并其他的基礎疾病,這就需要醫院后方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進行會診。
精銳出戰的“江西軍團”
保護好醫護人員就是保存戰斗力
“保護醫護人員不受感染就是保存戰斗力,進駐醫院一開始醫院感染控制就成為重中之重。”洪濤告訴記者,專門建立了醫護人員專用通道,制定進出隔離病區、乘車、穿脫防護用品和用餐流程,進行全員院感培訓,如門把手、電梯、過道都定期消毒,每一個細節都不放過,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醫護人員感染風險。
為做好科學防護工作,南昌大學二附院建立組長負責制,隊員進出病房兩兩監督制,組長進出病區最后一步把關。此外,專門指定院感培訓人員,由副隊長張超、與護理組組長謝湘梅利用晚上為隊員進行防護培訓與抽查,講解防護技術規范及要點,不斷查找不足,防護培訓人人考核,確保人人過關。
“感染控制千萬不能大意,要把每一個人都當成具有潛在感染風險的人來看待。”南昌大學一附院感控小組長經常在微信上提醒隊員,吸痰、插管等操作要在防護服外加套一次性隔離衣、加戴防護面屏和手套,在清潔區不要聚集,保持一米以上距離。
長時間作戰困難重重但信心滿滿
“我們2月13日下午4點多到達,培訓一天后把隊員分成4個醫療小組與10個護理小組,2月15日上午11點正式進駐重癥病區,目前收治64個病人,其中2個危重,30個重癥,真的感覺到了壓力大、任務重。”徐建軍表示,尤其第一批進駐的8個醫生、24個護士在地形不熟、敵情不清的情況下,接收病人、治療、護理工作壓力增大,還有因為值班不在飯點吃飯,前段時間醫護人員經常吃冷飯冷菜,隨著時間慢慢磨合,湖北政府還會派人送來茶葉蛋、熱湯,現在各項工作井然有序。
“醫護人員雖說每天工作是6個小時,但是穿脫防護服藥花到9到10個小時,還有一些醫護人員由于長期戴口罩出現潰爛,紅腫、身體不適情況。”洪濤認為,從長時間作戰來看,救治工作面臨醫護人員超負荷運轉、物資、設備欠缺等困難,但隊員們都充滿斗志,有信心打贏這場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