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分析師在周三(2月19日)的一份報告中寫道,如果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速度不能得到控制,使制造業生產恢復到正常水平,那么中國第一季度的經濟增長率可能會跌至3.5%。
截至周三,中國衛生部門報告了總計74185例確診病例,累計死亡2004例,其中大多數發生在疫情的中心湖北省。
中國各地的制造業活動已經中斷,有關部門關閉了一些城市,以控制這種病毒。雖然工廠已經開始投產,但摩根士丹利分析師的調查發現,截至上周,產量僅達到正常水平的30%至50%。
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是全球供應網絡的主要部分,生產從紡織品到手機和汽車的商品。中國生產線的長期關閉不僅會影響到這些產品的供應,還會損害其他市場的生產能力。
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師稱,他們預計中國的制造業生產將在本月末達到通常水平的60%至80%,并在3月中下旬恢復正常。但他們警告了圍繞病毒爆發的不確定性。
分析師在報告中寫道:“根據目前生產活動正在以非常緩慢的速度恢復的證據,我們認為目前的情況將更符合‘逐步正常化’的情景。”
他們補充道,“考慮到病毒傳播的不確定性,我們正在關注向‘長期中斷’過渡的風險。”
以下是摩根士丹利根據工廠恢復生產的速度對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測摘要:
不過,分析師們表示,對全球經濟增長的溢出效應只是短期的。
他們寫道:“我們預計,一旦中斷的影響消退,隨著企業恢復生產,全球經濟將出現反彈;隨著庫存水平在中斷期間的下降后恢復到正常水平,全球經濟將得到提振。”
他們還表示,中國和其它亞洲經濟體——可能是最容易受到中國生產中斷影響的國家——可能會采取政策措施,減輕對經濟的影響。分析人士稱,這將有助于這些經濟體在病毒爆發后反彈。
他們稱,中國可能采取的一些措施包括進一步降息和為受影響行業提供免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