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列文森獎結果出爐,伊沛霞獲“亞洲研究杰出貢獻獎”
2月14日,今年的列文森中國研究著作獎等一系列獎項的結果出爐。伊沛霞和托馬斯·羅斯基榮獲“亞洲研究杰出貢獻獎”。Lara Blanchard和魏淑凌的著作榮獲列文森中國研究獎。
記者 | 徐悅東
2月14日,美國亞洲協(xié)會官網(wǎng)公布了今年的列文森中國研究著作獎等一系列獎項。該獎項為紀念著名的美國漢學家列文森(Joseph Levenson),并由梅林基金會(Merlin Foundation)設立,每年獎勵兩部中國研究領域杰出的英文學術著作。除著作獎之外,美國亞洲協(xié)會還設立了“亞洲研究杰出貢獻獎” (Distinguished Contributions to Asian Studies Award),以獎勵優(yōu)秀的中國研究學者。
其中,美國華盛頓大學歷史系教授、宋史學者伊沛霞(Patricia Ebrey)榮獲今年的“亞洲研究杰出貢獻獎”。
伊沛霞
1975年,伊沛霞于哥倫比亞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并在1985到1997年間任伊利諾斯大學歷史系教授,從1997年至今任華盛頓大學歷史系教授。她主要致力于宋代社會文化史、女性史、視覺文化、宋徽宗研究。其著作主要有《早期中華帝國的貴族家庭:博陵崔氏個案研究》、《內(nèi)闈:宋代婦女的婚姻和生活》《劍橋插圖中國史》和《宋徽宗》等。其中,《內(nèi)闈:宋代婦女的婚姻和生活》曾獲1995年列文森中國研究著作獎。2014年,為了表彰伊沛霞在學術研究上的貢獻,美國歷史學會(AHA)為她頒發(fā)終身成就獎。
《內(nèi)闈:宋代婦女的婚姻和生活》是海外中國婦女史研究的開山之作,其英文版出版于1993年。本書考察的宋朝是一個紛繁復雜、充滿變化的時代。一方面,纏足開始流行,士人開始倡導“餓死事小,失節(jié)事大”。另一方面,女性的婚姻和財產(chǎn)權得到進一步保障。在這本書里,作者向我們展示了一幅內(nèi)容異常豐富的畫卷,宋代女性的生活栩栩如生地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內(nèi)外之別,祭祀慶典,安排婚嫁,侍奉公婆,養(yǎng)育后代,內(nèi)闈爭寵,守節(jié)再嫁……顯示出婦女史是動態(tài)的歷史,是富有多種可能性的歷史。由此,讀者不僅能夠從多角度、多層面了解宋代女性群像,還能在社會變遷中把握她們的選擇和才智。
《內(nèi)闈:宋代婦女的婚姻和生活》,[美]伊沛霞著,胡志宏譯,江蘇人民出版社|海外中國研究叢書,2018年10月版
同獲“亞洲研究杰出貢獻獎”的還有匹茲堡大學經(jīng)濟學和歷史學教授托馬斯·羅斯基(Thomas G. Rawski)。其主要著作有《戰(zhàn)前中國的經(jīng)濟增長》(Economic Growth in Prewar China)、《中國的工業(yè)化:二十世紀中國制造和經(jīng)濟發(fā)展》(China s Transition to Industrialism : Producer Good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和《中國的經(jīng)濟增長和就業(yè)》(Economic Growth and Employment in China)
除此之外,今年獲得20世紀前列文森中國研究著作獎(Joseph Levenson Pre-1900 Book Prize (China))的是Lara Blanchard的《宋朝的向往和渴望:中國繪畫和詩歌的性別與內(nèi)在性》(Song Dynasty Figures of Longing and Desire: Gender and Interiority in Chinese Painting and Poetry)。而獲得該獎項榮譽提名的有石敖睿(Ori Sela)的《中國的語文學轉向:18世紀的學者、考據(jù)學和道家》(China’s Philological Turn: Scholars, Textualism, and the Dao in the 18th Century)和Wen-shing Chou的《五臺山:一座佛教圣山》(Mount Wutai: Visions of a Sacred Buddhist Mountain)。
今年獲得20世紀后列文森獎中國研究獎(Joseph Levenson Post-1900 Book Prize (China))的是魏淑凌(Sasha Welland)的《北京實驗:中國當代藝術中的性別和全球化》(Experimental Beijing: Gender and Globalization in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記者 | 徐悅東
編輯 | 徐悅東
校對 | 李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