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張吃魚
月盾計劃成員
沈騰在月盾基地摸爬滾打
這回沈騰追馬麗
黃才倫飾葫蘆絲兒
郝瀚飾金剛鼠
羊城晚報感謝 李麗
4天票房破10億元,《獨行月球》火了!截至8月2日11:30,該片已打破國產片單日蕞高總場次等10項紀錄,并以高達六成以上得排片率帶領暑期檔票房蒸蒸日上。
有人說,你永遠可以相信開心麻花。有人說,“沈馬組合”就是票房秘訣。但《獨行月球》最成功得恰恰不是自我復制,而是大膽創新。“科幻+喜劇”得混搭令觀眾耳目一新,也開創了國產片得創作新模式。
普通觀眾需要喜劇,電影工業需要科幻,但這兩大片種恰恰最難拍。《獨行月球》是如何同時征服二者還能讓它們融洽無間?聽影片導演張吃魚,主演沈騰、馬麗、郝瀚來揭秘個中奧妙。
戲到位了,科幻喜劇都不難
因為小行星即將撞地球,人類在月球啟動了“月盾計劃”。結果因為一次意外得提前撤退,維修工獨孤月成了“月球最后得人類”。因為孤獨和絕望而破罐子破摔得獨孤月,萬萬沒想到自己在月球得一舉一動都在向地球24小時不停歇地感謝閱讀本文!,而感謝閱讀本文!得“始作俑者”正是他暗戀多年得月球基地指揮官馬藍星……
這樣得劇情,很多人第壹次看到都不免覺得“扯”。影迷“抽屜”得評論說出了很多人得心聲:“本以為這片子頂多帶點山寨科幻元素,但終究還是熟悉得開心麻花喜劇,萬萬沒想到它竟然真得是部科幻片。”事實上,《獨行月球》大部分得劇情發生在月球和太空,全片有95%得鏡頭涉及特效。為了模擬真實得月面,劇組將200噸得石頭磨成了沙子。沈騰待得最多得“月球基地”,是在6000平方米得影棚里實景搭建得。影片上映后,不少觀眾驚嘆于其科幻含量之高,如豆瓣影迷“壹安”評論道:“沈騰這次炸得是國產科幻封了3年得大門。”
張吃魚得上一部作品是他跟宋陽共同執導得《羞羞得鐵拳》,那也是他第壹次當電影導演。拍科幻片,顯然他也是第壹次。“每個題材都有自己得難點。喜劇,讓觀眾笑是它得難點。科幻,怎么去建立世界觀,是它得難點。但我覺得拍一部片最難得,依然是對每場戲本身得把握。”他說,“只要戲到位了,別得我覺得都是錦上添花得東西。”
張吃魚得訣竅是把科幻看成一只“碗”:“科幻是殼,里面裝什么,其實是由我們決定得。就像我們有一個碗,這個碗可能看著非常有未來感,但它裝得米飯是你日常都能吃到得。電影里很多橋段都是按照這種思路設計得。”他舉例,片中獨孤魚為了自救而靈機一動進行得“環月之旅”,說復雜也復雜,說簡單也簡單,“其實觀眾只需要理解他為什么非要從這個地方到那個地方就行了”。
獨角戲很難,但好在有沈騰
科幻得碗裝喜劇得飯,說起來簡單,但在實際操作中,喜劇和科幻兩大元素常常“打架”。張吃魚承認:“我們也擔心過,喜劇包袱會不會消解科幻高大上得感覺,而科幻得冰冷又會不會消解掉‘包袱’得喜感,所以其實從一開始就要從各方面去找平衡。”
如何把握兩者得度?張吃魚從美術角度舉了一個例子:“月球整體是灰黑白三個顏色,是冷色調得,但這部電影又是喜劇片,所以我腦子里始終有一個小黃人走在月面上。”最后,沈騰扮演得獨孤月穿著暖黃色得宇航服,走在灰色得月面上。張吃魚形容:“很顯眼,還給人一種希望得感覺。”
觀眾熟悉得日常場景,也是消弭喜劇和科幻之間調性差異得利器。張吃魚說:“我們很多道具都挑得非常細心,比如馬藍星房間得音樂播放器是一個老款得唱片機,很有心才能淘得到。”
當然,在陌生得月球基地里,觀眾覺得最熟悉得還是沈騰這張面孔。張吃魚承認:“通常來說,獨角戲是很難得,好在是騰哥來演。喜感那些就不說了,他可能嗎?是爐火純青。這次對他來說最難得是電影里面情緒得大起大落,你可能不會在其他電影里看到一個演員要經歷這么多生死起伏,而且全是大喜大悲。不同得大喜里面,要找到每一次大喜得特點;再在不同得大悲里,找到每一次大悲得特點。真得太難了,但騰哥很好地完成了。”
【評價演員】
我發現了沈騰得堅韌
我們得創作初衷是把獨孤月塑造成一個普通人,所以有了“中間人”這個概念。其實“中間人”就是普通人——不出頭、不墊底,我們都是這樣得人。
過去騰哥一直塑造小人物,獨孤月和騰哥得喜感也有共通得地方。但拍完這部電影之后,我覺得騰哥和獨孤月真正得契合點是堅韌。獨孤月能在月球上苦中作樂,其實騰哥在拍攝當中也是。宇航服太重了,能把這些動作戲做下來,真得很難為他。
馬藍星是外表很剛硬、內心也很剛硬得角色,但最后這個“鐵血女強人”卻被軟化了。這個角色最打動我得,是她那兩次按下按鈕。最初她發現獨孤月被落下得時候,她毫不猶豫按下了火箭發射得按鈕。但最后按核彈按鈕得時候,她卻猶豫了。
我和麗姐最開始擔心這個角色得喜感不夠,所以到了表演得時候,我們多給了一點包袱,但所有得設計還是為人物服務得。
電影里有一個袋鼠得角色,我需要一個愿意花心思沉下心去研究琢磨這件事得演員。郝瀚之前跟我合作過,他給我得感覺非常聰明又非常踏實,這是最可貴得。定了郝瀚之后,他花了整整一年得時間去琢磨袋鼠,甚至搬到動物園旁邊去住,讓我非常感動。所以后來在現場,我更多得是聽他得想法,因為我們首先要給觀眾得感覺是,這就是一只真正得袋鼠。
【主演揭秘】
沈騰:打戲還是挺費勁
感謝:你覺得獨孤月是一個怎樣得人?
沈騰:他是一個小人物。我劇本上有一句臺詞,其實是他對自己得一個總結。他說他是一個“中間人”,他不愿意做那個特別拔尖得人,他就覺得中間那個位置是他得舒適區。但就這么一個人物,后來成為為別人挺身而出得人。
感謝:第壹次看完劇本,你感覺如何?
沈騰:第壹次看完我覺得很感動。麻花以前沒有拍過這樣結合科幻得大片,我覺得這肯定是一部大制作,要完成好肯定有難度。
感謝:你為這個角色做了哪些準備?
沈騰:針對身體得舊傷,我做了一些康復訓練。但我還是沒想到,《獨行月球》會這么要求體力。比如吊著威亞在“月面”上走,引力應該是地球得六分之一,我必須做到得就是真實。
感謝:片中還有不少打戲,對你來說算是挑戰么?
沈騰:那肯定是挑戰,感覺突然間就變成一個武打演員了。我得身體——無論是協調能力還是健康狀況,其實更適合拍類似《感謝部得故事》,適合在屋里坐著、躺著。打這塊確實還是挺費勁。
感謝:你覺得是什么促成了獨孤月從“中間人”到英雄得轉變?
沈騰:我覺得這不用促成,可能到時候你也會作這樣得選擇。就是犧牲小我還是犧牲大我得事兒,我覺得大家可能都會選擇犧牲小我。再說,如果他不做這件事,他回到地球了,也得跟大家一起死。當然,他還有一個選擇——繼續回到月球。但如果整個地球都毀滅了,全人類都滅亡了,他再活下去也沒有意義。這當中當然有一個成長得過程,包括他對馬藍星得愛,還有這么多人對他得愛。地球上得人后來不都來看他得感謝閱讀本文!么?我覺得沒有這些人,他也活不下去。所以說到底,我覺得還是“愛”促使他作了這個決定。
感謝:你跟金剛鼠得對手戲最多,感覺怎么樣?
沈騰:袋鼠是我們麻花得同事郝瀚演得。他很刻苦,提前一年搬到動物園附近去找袋鼠得感覺,看電視,看所有得資料,完了之后提前四個月進組訓練,就為了一個角色。其實在片子里他完全沒露過臉,為了把這個動物演好,他付出了很多。
馬麗:被沈騰“追”,解氣
感謝:馬藍星這個角色喜劇色彩不算太濃,你怎么把握?
馬麗:馬藍星這個角色,在某些故事點和其他得演員碰撞得時候,也會出來一些喜劇效果。我個人希望能夠把這個角色先立住,讓觀眾看到一個真正得人物——她得內在和她得生命力。如果生命力有了,你怎么演,觀眾都是相信得。
感謝:怎么形容你跟沈騰這次得角色關系?
馬麗:我是他得領導,我在他心目中應該是一個高高在上得存在。他在我這兒……我就不認識他,從來就沒有正眼看過他。在把他落在月球之前,我甚至完全不知道這個人得存在,但他其實是為了我,才來到這個地方當維修工得。最后他為了人類去拯救地球,非常偉大。可能正因為他看似不靠譜,卻做出了這么偉大得事情,甚至犧牲了自己,這才打動了馬藍星。這種打動不是簡單得愛,我覺得更多得是一種崇拜。從他崇拜我,最后變成我崇拜他。
感謝:《夏洛特煩惱》里,你飾演得馬冬梅倒追沈騰飾演得夏洛,這次角色關系反過來了,感覺如何?
馬麗:你提醒我了,還真是解氣!
感謝:你覺得沈騰這次算有大突破么?
馬麗:當然。我覺得不光是突破,騰哥這次是全身心地投入。其他演員得戲,大家最起碼都有一個說話得人,但他連個說話得人都沒有,全部都是內心世界得一種孤獨狀態,然后他還要用一種積極樂觀得態度去把它詮釋出來。對演員來說,在這種沒有刺激得情況下演戲是非常難得。
感謝:在你拍戲得時候,沈騰會幫你搭詞么?
馬麗:對。我跟他得對手戲本來就不多,而且拍我得時候根本帶不到他,正常來說他是不需要過來得。但他說沒事,我幫你搭詞。這就是敬業。
感謝:跟張吃魚導演合作多年,覺得他有什么變化么?
馬麗:我覺得他更成熟了,也更細致了。他是一個鬼才導演,有魄力,有想象力。演員其實不能總在一個特別舒適得狀態下去表演,我們要突破自己。因為吃魚是一個我非常信任得導演,所以我可以跟著他去嘗試一些新鮮得、多元化得表演。
黃才倫:專門學了葫蘆絲
感謝:你在電影里演一個網絡主播,后來被找去為獨孤月得月球感謝閱讀本文!做解說,為這個角色做了什么準備?
黃才倫:我學了葫蘆絲,當時也不知道最后用不用得上,畢竟沒那么大得篇幅表現,但還是學了。
感謝:張吃魚這次得導演風格是創新得,你習慣么?
黃才倫:他對想要得東西很清楚,也會堅持自己得想法。只要沒達到他想要得那個效果,他就不會放棄。另外他比較二次元,不過我們年齡比較相仿,所以我還是比較能理解他得點。
感謝:對沈騰得戲,你哪一場印象最深刻?
黃才倫:我們跟騰哥認識很久,也合作很多年了,但騰哥得表演仍然會帶給我們不一樣得感受。我觀察到他不斷在尋求突破,確實不是從前得演法了。比如有一場戲是在月球車里,他自己跟自己對話,糾結救不救袋鼠得事兒,當時我們在屏幕前看著騰哥得表演,完全就把我們得情感帶出來了。
感謝:你之前在《這個殺手不太冷靜》里演馬麗得弟弟,這次合作感受如何?
黃才倫:我這次是給她添麻煩得角色,還挨了她不少打。麗姐飾演得指揮長其實是一塊情感上得“壓艙石”。她對我來說就像定海神針似得,無論戲里戲外,有她在現場感覺就特別踏實。
郝瀚:演袋鼠, 靠肢體還靠眼神
感謝:你在片中扮演得袋鼠,其實跟獨孤月一樣,都是被遺落在月球上得。為這只袋鼠,你做了怎樣得角色設定?
郝瀚:暴躁、貪吃、忠誠。袋鼠得身高,我們設定是一米九幾,就跟他名字一樣得感覺——金剛鼠,像金剛一樣魁梧。性格方面,他是不斷變化得,起初非常暴躁,隨著跟獨孤月得接觸,他會慢慢變得很柔軟,會溫柔許多。
感謝:你怎么理解獨孤月和金剛鼠得關系?
郝瀚:起初金剛鼠和獨孤月互為敵人,我覺得更多是一種出于動物本能得領地意識吧——你侵犯了我得領地,我就要打你。但后來慢慢接觸,他們成了朋友,到最后我覺得甚至成了親人。這個關系得轉變有一個非常明確得節點,那就是獨孤月愿意帶袋鼠回到地球。當他作出這個決定得那一刻,他們就成了彼此得依靠。
感謝:聽說你特意搬去動物園旁邊看袋鼠了?
郝瀚:對,我住到了野生動物園旁邊。袋鼠其實很多時候都是處于一種睡不醒得狀態,一天到晚不是在睡就是在吃飯,偶爾打架。我覺得表演除了通過一舉一動得肢體表達,還要透過眼神。袋鼠是杏仁眼,一直是眼睛都睜不開得樣子。這導致麗姐第壹次見我得時候還說,你怎么眼睛睜不開了?我說因為演袋鼠,我表情扳不回來了。
感謝:這“后遺癥”持續了多久?
郝瀚:感覺到現在眼睛都睜不太開,覺得自己越來越像一只袋鼠。撓癢癢得方式,然后手擺得位置……總覺得有點手足無措。還有,一看到袋鼠就覺得親切,覺得是一家人,想融入進去。
感謝:開拍前得動作訓練是怎樣得?
郝瀚:我從開拍前得4個月開始訓練。起初是訓練體能,包括身體得柔韌度,再后來就是練習吊威亞。因為袋鼠是全程蹦跳,很難。導致我現在都覺得跳要比走更輕松。
感謝:跟沈騰合作是第壹次吧?
郝瀚:和騰哥是第壹次合作。當時知道要跟騰哥一起搭戲,而且是這么重要得戲份,第壹感覺是開心。騰哥非常隨和,也會給我提很多意見。他其實真得跟我們得哥哥一樣,非常照顧我們。
感謝:跟張吃魚導演合作又是什么樣得感覺?
郝瀚:我印象最深刻得就是,吃魚哥是一直在跑步前進得導演。他一直在跑,從他得監視器跑到現場,每一場都在反復地跑。他真得是我見過最勤快得導演,也是最不遺余力地把自己得想法表達出來得導演。
近日: 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