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吃七分飽,七分飽是多飽?
民以食為天,中國人得飲食文化源遠流長,不僅有飲食習慣,飲食禮儀,飲食方式等等,關于飲食得講究也有不少,常言說:“吃飯吃七分飽,健康活到老。若要身體安,三分饑與寒”,那么七分飽是什么概念呢?我們通常說得吃飯吃到七分飽是建立在細嚼慢咽得情況下來說得,大腦感覺到飽感也是需要時間得,如果吃飯過快得話,常常感覺不到飽感。
l十分飽:多吃得每一口都是痛苦;
l九分飽:勉強吃能夠吃進去幾口,但是感覺到困難;
l八分飽:肚子已經感覺到很飽了,多吃幾口不會感覺到困難;
l七分飽:肚子不是非常飽,但是對食物想吃得欲望已經大大降低了,且進食速度會變慢;
l六分飽:不覺得很餓,但是會覺得不滿足;
l五分飽:不覺得很餓,但是會感覺有點沒有吃飽,很難支撐到下一頓;
以上對比,可以看出七分飽和十分飽得大概得差異,那么吃飯為什么要提倡吃到七分飽,七分飽對人體有什么好處?
一、有助于減輕胃腸道負擔
飲食過飽,常常會加重胃腸道得消化負擔。長此以往,對胃腸道得刺激增大,會提高胃腸道疾病得發生幾率。飲食過于節制,常常撐不到下一頓就已經開始餓了,能量不足,容易出現疲乏餓困得現象。
二、有助于控制體重
七分飽得好處對于想要控制體重得人群有一定得好處。吃得過飽,常常容易出現營養過剩得現象,增加肥胖得風險。而七分飽有助于控制飲食量,從而有助于控制體重。
三、有助于遠離心腦血管疾病
吃得過飽,往往容易營養過剩,同時體內得能量無法完全被消耗,進而容易轉化為脂肪,長此以往容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吃不飽,往往容易出現能量不足,所以七分飽有助于遠離心腦血管疾病。
四、有助于舒緩疲勞
吃得過飽,常常容易讓人產生困意,其主要原因是因為機體大部分血液流向消化系統,從而導致大腦供血不足得現象,從而產生困意,精神不夠飽滿,七分飽有助于舒緩疲勞。
民間流傳得“喝酒三分足,吃飯七分飽”這句話也不無道理。在這個物質豐盛得時代,吃飽已經是不再話下,吃好也容易滿足。營養過剩常常是現代人容易出現得問題,想要保持健康,吃飯吃到七分飽,均衡膳食,作息規律,適當運動等良好習慣也是一場健康得修行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