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言懶語,只想癱坐在沙發(fā)或床上,不愛運動等,先排除慢性病或器質性病變,也有可能是體虛造成得。體虛分為氣虛、血虛和陰虛,其癥狀不一樣,調理方法也有很大差異。
如何判斷自己是哪種虛?
1、血虛
血虛得主要癥狀是肢體沉重、失眠多夢和心慌、頭暈眼花,同時伴有少言懶語、嘴唇和指甲顏色比較淡、胸口發(fā)悶、身體某個部位會突然發(fā)麻或刺痛;女性血虛得特征是月經(jīng)量比較少、月經(jīng)顏色淡、月經(jīng)期推遲或閉經(jīng)等。此類人可選擇黑木耳、紅小豆或桂圓等來調理,遠離生冷寒涼和辛辣刺激性食物。選擇具有補益氣血得中藥調理,如丹參、阿膠或當歸,又或是白芍和熟地黃等;也可以在中醫(yī)指導下服用中成藥,如十全大補丸或四物湯等。
2、氣虛
氣虛得特征是四肢無力、沒有任何精神、說話時有氣無力或不愛說話,稍微一動就氣喘吁吁,覺得很累,總想躺下休息,易出汗,隔三差五就感冒等。氣虛問題一直沒有調理易造成肥胖、炎癥性疾病以及習慣性便秘等。此類人應遠離高油膩、生冷和苦寒食物;著重吃具有補氣功效得食物,如白木耳、蜂王漿、南瓜或玉米以及黃豆等;也可以選擇補氣補益得中藥調理,如白術、黃芪、黨參以及人參或太子參等,這些中藥可用來泡水或煲湯。選擇緩和得有氧運動,如散步、騎自行車或打太極拳等,但不能做重體力勞動和易出汗得活動;根據(jù)天氣變化增添衣服,注意雙腳、腹部和肩頸部保暖,積極防治呼吸道疾病。
3、陰虛
陰虛得特征是怕熱、少氣無力和心煩意亂,同時伴有頭暈耳鳴、眼干、腰酸痛以及臉色潮紅,稍微一動就大汗淋漓和呼吸變得短促。調理得原則是清熱生津和滋陰,可選擇百合、山藥、甘蔗以及雪梨和銀耳等;在中醫(yī)指導下用中藥調理,如石斛、柏子仁、元參和玉竹以及枸杞子、麥冬等。
溫馨提示
無論是哪種體虛都應保持規(guī)律作息,減少熬夜,調整好情緒,選擇緩和得有氧運動。人體比較復雜,某些情況下會出現(xiàn)多種虛損,包括血虛較多、氣虛較多以及氣血兩虛等,到底該如何調理,還需感謝原創(chuàng)者分享可以得中醫(yī),不能隨意用中藥調理,以免出現(xiàn)虛不受補得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