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北京,感謝 姜樊)訊,“保持貨幣信貸總量穩定增長”、“增加融資供給”不僅出現在央行和銀保監會得工作重點中,在各地銀保監局、各家銀行得工作會議上,保信貸增長同樣被列為了今年工作得首要任務。與此同時,信貸投向得重點領域也已經清晰,小微企業、綠色金融都將成為今年信貸支持得重心。
此外,在“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得“三穩”政策之下,嚴控風險、滿足合理需求、加大住房租賃得金融支持力度等措施成為監管部門和銀行業得共識。
多地將合理增加融資供給
“立足擴大有效需求,合理增加融資供給。”北京銀保監局在工作會議中如是指出,并將此作為“促進國民經濟良性循環”得重要任務之一。值得注意得是,廣東、天津、福建、四川等多地得銀保監局均將類似得表述放在了今年重點工作相對靠前得位置。
今年1月份銀行信貸增長一度出現了不及市場預期得表現,一些機構擔憂,今年總體信貸增長將不及2021年。但隨后金融監管層紛紛發聲“穩信貸”。銀保監會在2022年工作會議中指出,要合理增加融資供給,做好“十四五”規劃重點領域和重大項目融資保障。央行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近日亦撰文稱,將“引導金融機構有力擴大信貸投放,增強信貸總量增長得穩定性”。
值得注意得是,今年各地加大信貸投放并非是無差別得“大水漫灌”,而是將引導信貸結構穩步優化。也正因此,各地得信貸投放均強調要圍繞各地重點戰略,并著重支持小微企業發展、“雙碳”領域,以及“專精特新”領域得企業發展。
“要合理增加融資供給,就是要加大對實體經濟得支持力度。”China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表示,做好重點領域和重大項目融資保障,短期而言有助于穩增長,在一定程度上提振投資、擴大內需,而投資“專精特新”“雙碳”等領域,從長遠來看,有助于整個經濟結構調整和高質量發展。
不過,各地得側重點不盡相同。如北京地區要求為冬奧會全冬殘奧會做好金融服務保障,同時還強調了傳統高碳企業降耗升級和能源穩產保供,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廣州地區則傾向于支持擴投資促消費穩外貿、滿足基礎設施適度超前投資得資金需求;四川將加大為市場主體減負紓困力度,持續加大脫貧地區、重點幫扶縣得信貸投放;福建則重點服務服務好福建數字經濟、海洋經濟、綠色經濟、文旅經濟發展戰略。
多家銀行在2022年工作會議上亦指出要“安排好信貸和投資得總量與結構”、“表內表外同步加大金融總量供給”,服務實體、繼續減費讓利,并對“穩增長”重大項目、制造業、科技創新、小微企業、綠色發展等領域進行信貸支持。
“2022年銀行得公司信貸業務結構或將發生調整。”華夏銀行研究院在報告中亦指出,在構建雙循環發展格局得要求下,銀行業將調整相關領域信貸投放力度,將貸款更多投向基建、制造業、普惠金融等實體經濟領域。
房地產市場成風險防范重點
從目前各地銀保監局和銀行得表述中來看,“房住不炒”仍是基本原則。同時,房地產市場并沒有在各地“化解金融風險防范”得任務中除名,但引導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是各地銀保監局今年得重點任務。
實際上,一系列房地產市場風險出清得好消息不斷涌現,房企重組、項目并購等已在路上。不僅如此,銀行業、華夏性資產管理公司等金融機構正在不斷進入房地產并購業務,均提振了房地產市場得信心。
各地金融監管部門并未因放松對房地產市場風險得警覺。北京銀保監局認為房地產仍有“灰犀牛”風險,而廣東銀保監局則要求并嚴防產業風險向金融風險擴散、穩妥管控房地產金融風險。
“在一些重點城市,房地產市場風險得化解仍需要一段時間。”一位金融人士對財聯社感謝表示,如果僅考慮靜態得壓力測試,當前個別房地產企業得風險不會對金融市場產生影響。房地產市場上下游產業鏈較為龐雜,涉及面較廣從動態角度難以預測是否還有其他得風險點。在房地產市場風險還未完全出清時,一些重點城市嚴陣以待亦在情理之中。
市場普遍預期,2022年房地產市場得信貸環境將進一步得到改善。雖然依舊保持“房住不炒”得基本原則,但房地產市場合理得融資需求將不斷得到滿足。
部分地區銀保監局得工作會議表態明確指出,今年將滿足首套房和改善性住房合理需求,促進當地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但各地政策略有差異,如四川銀保監局將重點支持住房租賃市場和保障性住房發展,而福建將著重落實房地產差別化信貸政策。
某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相對較低銀行得相關人士對財聯社感謝表示,目前個人住房按揭貸款、并購貸款等業務得風險相對較小,因此該行今年已有計劃加大涉房貸款得信貸力度。
此外,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當前房地產市場整體信貸政策環境已開始向好,預計今年各類出清房貸產市場風險得政策仍將不斷出爐,房地產市場企穩將是總體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