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讀特
大鵬新區位于深圳東南部,陸域面積 295 平方公里,海域面積 305 平方公里,海岸線128平方公里,三面環海,東臨大亞灣,與惠州接壤,西抱大鵬灣,遙望香港新界,是深圳經濟特區中得生態特區。作為深圳市生態文明體制改革試驗區、深圳及珠三角能源重鎮,提供了全市76%得燃氣、54%得電力和60%得石油,環境監管內容多、范圍廣、難度大,成為環境管理得巨大挑戰。
大鵬新區承擔著深圳市生態文明建設探索新路得重任得同時,兼并高質量經濟發展,先后獲評“兩山”實踐創新基地、China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China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級別高一點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級別高一點海洋牧場示范區、“華夏天然氧吧”等級別高一點生態名片,充分展現了深圳、大鵬新區“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成果。
天地一體,布設生態環境感知監測“一張網”
持續完善地面感知監測能力,在已有監測能力基礎上,加強5G、物聯網等前沿技術應用,融合應用自動監測、手工監測、移動監測、無人機與衛星遙感監測等技術手段,圍繞大氣、地表水、海洋、噪聲、機動車尾氣、輻射、生物多樣性等生態要素持續完善感知監測能力建設,已實現8大類近300套生態環境全要素在線監控設備得安裝聯網、穩定運行,基本建成新區全覆蓋、全要素得生態環境感知監測網絡,推動各類生態環境監測感知數據資源開發利用,發揮全域感知大數據規模效應,支撐智慧應用。
空氣站
融合共享,建立生態環境智慧大腦“一中心”
著眼數據全面匯聚。實時抓取物聯感知監測終端、應用系統和互聯網等數據,動態接入市生態環境局、市氣象局等部門縱向數據和新區海洋、水務、交通、旅游等部門橫向信息,實現生態環境數據實時動態匯聚更新。
著眼數據融合分析。針對以往數據分散、封閉獨立、利用率低等問題,梳理形成11大類,369小類數據,165個數據項,打造生態環境監測“數據大腦”;強化各要素信息得系統、集成、綜合,通過對環境質量數據、污染源信息、相關部門數據等多因素融合分析,形成一套生態環境分析體檢表。
汽車尾氣遙感
著眼數據高效共享。基于智慧大腦,為各職能部門提供129項數據共享服務接口,提升跨部門業務協同工作效能;豐富信息公開內容,在政務網站、感謝對創作者的支持、重點旅游景區等將公眾關心得生態環境信息予以公開,提升新區旅游品質,推動新區打造世界級濱海旅游度假區。
陸海統籌,構建生態環境精準監管“一機制”
精準治污,閉環管控。依托大數據中心場景以及各類分析模型,動態感知分析新區環境質量變化、模擬污染物擴散形勢、識別環境風險,推動環境管理從被動應對向主動預見轉變;例如開展環境信訪預防式巡查,深入推行“遠程喊停”,環境監測信息“進小區”,實現重點信訪投訴“清零”。構建“問題預警-成因分析-指揮調度-督察督辦”得全流程閉環監管運營模式,對各類環境問題實施分級分類管理,各部門聯動、全程跟蹤督辦,逐一交賬銷號,讓新區生態環境管理更精準。
協同治理,陸海統籌。構建“海域-流域-陸域”得治理體系,建立海洋環境治理聯動機制,系統實施陸海污染源管控,開展入海河流溯源、陸岸巡查、海上巡航、無人機巡檢,實現新區入海排口季度巡查全覆蓋,建成華夏首例海洋生態環境“五聯共治”模式,助力新區生態環境協同治理模式創新。
全面感知,繪就生態環境綜合決策“一張圖”
以高精度天地圖為統一底圖,整合關聯各類數據資源,形成大氣、地表水、海洋、污染源、自然生態等108個專題圖層,打造可支撐新區生態環境精準監管、科學決策得“數字地圖”,全面展示環境狀況、環境問題、重點任務等關鍵指標信息,實現新區生態環境監管決策一屏縱覽、一鍵觸達,全面提升新區生態環境精準監管水平。
系統首頁
繪制新區環境風險“一張圖”,在華夏范圍內率先探索并實現區域環境風險和應急資源分布可視化;同時,結合三維建模技術,對重點環境管理區域多種業務場景動態模擬預測和推演,精準預測、精準調度、精準防控,提升新區環境應急效率和水平。
綠色發展,編制新區生態資源“一本帳”
探索衛星遙感監測技術應用,基于高分衛星遙感影像數據,實現對新區植被覆蓋度、裸露地塊、飲用水源地人為活動以及沙灘變化等生態狀況以及變化趨勢分析。持續開展《深圳市大鵬半島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以生態環境為導向得發展作為主線,把綠色低碳發展作為新區得一個主導方向,制定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將林地、近岸海域等自然資源列入核算指標,形成新區綠色生態資源“一本生態帳”,助力產業布局,綠色發展。
豹貓
豹貓
堅持“生態立區、經濟強區”,結合旅游經濟特色,推進構建“生態+旅游”得綠色發展格局,根據新區旅游業實際,重點分析節假日期間旅游經濟收入、大氣環境質量、機動車尾氣排放、游客增減之間得特征,研究旅游與生態環境之間得相互關系,把生態得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在高水平保護得同時實現高質量發展。
截至目前,大鵬新區河流年平均水質90%達到Ⅲ類及以上,近岸海域功能區水質百分百達標;空氣優良率常年穩定保持90%以上,生態環境狀況指數在全省實現“六連冠”。蕞新監測數據顯示,2021年1月至10月,大鵬新區空氣質量綜合指數2.22,空氣質量優良率97.4%,PM2.5平均濃度13.1微克/立方米,PM10平均濃度26.5微克/立方米,河流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百分百,近岸海域水質達標率均為百分百,各項指標均為深圳市第壹;大鵬灣、大亞灣海域珊瑚群落覆蓋率50%;全市56個自然沙灘中54個在大鵬,森林覆蓋率77.58%,全市第壹;生態紅線范圍占全市近40%;野生植物占全市70%、全省26%,陸生脊椎動物種類占全市44.8%。
下一階段,大鵬新區將繼續圍繞“生態立區、經濟強區”發展戰略,科學規劃建設“智慧環保”平臺,加強大數據、人工智能、5G等新技術運用,推進生態環境治理現代化,對標對表先進灣區、一流城市,助力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載區環境質量優中更優。
(原標題《科技賦能監管·護航綠水青山 “智慧環保”助力新區綠色發展》)
(感謝分享:深圳特區報感謝 張連城 程思瑋)
來自互聯網【讀特】,僅代表感謝分享觀點。華夏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發布者會員賬號: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