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張哲瀚參拜靖國神社,之后被全網封殺,很多年輕人不理解,為何參拜一個神社要動這么大的肝火。這也正是老一代人所擔心的,因為抗日戰爭已經過去了70多年,基本上是一代人的記憶,如果這些親歷者逐漸老去,我們是否還記得日本人所犯下的罪行呢?
日本人對中國的侵略,不僅僅是一場戰爭這么簡單,其背后的陰謀更令人后怕,如果在東亞的戰爭取得勝利,極有可能滅我種族。日本在侵華期間,大量種植鴉片,開設煙館,腐蝕國人身體的同時,還在腐蝕國人的靈魂,讓整個民族喪失戰斗力,其用心之險惡,實在令人汗顏。
日本人利用鴉片侵略中國的歷史
據日本江口圭一編寫《日中鴉片戰爭》一書描述:在日本侵華期間,向中國銷售了大量的鴉片等毒品,從1933年到1945年,在偽滿洲國繳獲的鴉片超過3400噸。在登記在冊的煙民數量就超過1300萬人,占整個東北人口的1/3,而且這些煙民主要在20-35歲之間,占整個煙民的70%以上。這還僅僅是日本官方記錄的數字,如果算上非官方煙民數量,整個數字是非常驚人的。
日本在中國銷售鴉片有多么暴利呢?從《日中鴉片戰爭》數據看,日偽統治者收購價格在1元,可是賣到消費者手里,價格在40-150元,利潤高得驚人。
日本在獲得我國礦產資源的同時,借著鴉片攫取民脂民膏。從統計數來看,鴉片收入占據偽滿洲國整體收入的8.5%,如果折合成美元,從1932年到1940年,日本通過壟斷鴉片生產、銷售就獲得7374萬美元收入。
鴉片戰爭對于國人來說是非常沉重的,不僅打開了屈辱的歷史,而且肉體和靈魂都受到毒品的折磨。雖然清朝不斷衰弱,但是我們禁毒的決心卻一直未曾衰退。在清朝搖搖欲墜之時,1909全球禁毒大會在上海舉行,世界上大部分國家,包括美國、英國、日本等都參加了這次會議。
在這次會議上,世界各國把鴉片視為非人道毒品貿易,其后英國及其所一手打造的鴉片利益集團受到國際輿論壓力,開始大面積減少鴉片的種植與貿易。要知道鴉片戰爭時期,中國大部分鴉片來自于印度,鴉片是英國以及印度的重要經濟支柱產業。1935年,印度鴉片產量遞減了90%,民國開展了轟轟烈烈的禁煙運動,隨后整個民國煙民不到2000萬。
1914年,日本也在《海牙禁煙公約》上簽了字,并且做出了禁毒的承諾。可是隨著國際上鴉片種植面積減少,鴉片價格水漲船高,日本人卻背信棄義,表面上贊成禁毒,實際卻大面積開始種植鴉片。
世界各地,哪兒有日本的商務館,哪兒有日本的領事館,哪兒就有日本的鴉片。同時日本還把鴉片同黑社會混雜在一起,用鴉片賄賂各地政府官員。
中國臺灣省鴉片種植歷史
日本最早在我國領土上種植鴉片始于臺灣省,在馬關條約簽訂之后,臺灣省就割讓給了日本。日本在接手臺灣省之后,發布了《關于臺灣島施行鴉片制度的意見書》,嚴令禁止種植鴉片,看上去是不是十分荒唐?一邊官方禁止種植鴉片,然而一邊卻又大肆種植,這又為何呢?
這種官方禁煙運動完全是為了壟斷經營,獲得高額賦稅。在日本進入臺灣省之后,臺灣省鴉片售價抬高了3倍,保證每年給予日本政府240萬日元的財政收入,如果按照當時匯率計算,約有120萬美元的收入。
1902—1945年日元對美元的比值
鴉片由總督府實行專賣,無論是鴉片原料的輸入,鴉片膏的制作,都歸總督府管轄。如果想要售賣鴉片,還需要購買特許經營證,而且這些特許經營證只發放給日本人或者親日分子。
據統計,在實施禁煙期間,年滿20歲都可以獲得吸鴉片許可證,很快臺灣省年輕人持證人數超過17萬,占到總人口的6.3%,禁煙令形同虛設。
難道日本人不知道鴉片的危害性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日本在《臺灣住民罰金令》中規定,日本駐軍軍人及其家屬,如果吸食鴉片會被處以死刑。一邊在不斷補發吸鴉片許可證,另一邊卻對自己人“零容忍”,可見日本當局的險惡用心。
1898年,也就是日本占領臺灣省的第三年,鴉片收入占據臺灣省財政收入的40%以上。
臺灣居民吸食鴉片人數統計表(1貫相當于3.75公斤)
中國內地鴉片售賣歷史
相比于臺灣省,日本在內地售賣鴉片起步比較晚,但是市場更大,利潤也更高,而且為了掩人耳目,煙館掛著慈善機構招牌,比如大連宏濟善堂,這些煙館收入的一半會交給關東軍。尤其是在1919年,中國禁煙最嚴厲時期,英國等鴉片商逐漸退出中國,日本走私鴉片能夠獲得13倍的暴利。
日本的“鴉片戰略”早已有之,并且堂而皇之寫在政府綱要當中。1916年9月,正當中國禁煙運動風起云涌之時,日本政府卻出臺了《支那鴉片制度意見》,意見很明確,中國有4.2億人口,如果有5%吸食鴉片,按照目前臺灣利潤率,將每年收取5.5億日元,這將是一筆巨大的收入,因而日本開始了其周密的鴉片生產、銷售計劃。
日本一邊在北京、漢口等大城市設計鴉片膏加工工廠,同時還為鴉片的種植與販運下足了功夫。早年日本在大阪府的豐能郡、三島郡和河內郡又開始種植罌粟,為打開中國市場做好準備,在中國禁煙最頂峰時期,日本鴉片種植面積超過1000公頃,產量達到1萬公斤。
此外日本還從英國、德國等西方國家大量購買嗎啡等毒品,通過日本關東租借大連通道,運送中國東北、華北等地區,另外還通過神戶港,把大量的嗎啡從上海運送到長江沿線地區,這些毒品通常混裝在雜貨當中,而當時中國海關又害怕惹麻煩,因此當時的日本船只可以暢行無阻。
礙于《海牙禁煙公約》英國、德國等西方國家限制嗎啡等毒品進入中國,然而日本卻每年以驚人的數量對中國進行出口,這種陽奉陰違,喪盡天良的行為,卻偽裝成“東亞共榮圈”。所謂的“東亞共榮圈”,也就是日本帶領東亞各國對抗西方殖民者,然而日本人的罪惡行為比西方人有過之而無不及。
在整個20世紀20年代,我們可以發現,在中國外商當中,唯獨日本人普遍參與對中國毒品的犯罪,這是為什么?
當然日本這種公然違反《海牙禁煙公約》的行為遭到國際社會的強烈譴責,其中美國駐華大使芮恩施更是一語道破了日本人的險惡用心,芮恩施認為:日本的目的就是加重中國的衰敗與腐敗,這是腐蝕一個國家的邪惡陰謀。
然而世界各國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戰,無暇顧及日本強盜的行為。
九一八事變之后,日本侵占了中國整個東北地區,從建立偽滿洲國,到日本戰敗14年時間里,種植面積超過1億畝,鴉片產量超過2億兩。偽滿洲國鴉片患者約270萬人,吸食毒品致死的人數約有15萬人。
1933—1937年偽滿洲國煙民登記情況
這些鴉片走私商當中,包括現在日本企業寡頭,比如三井、三菱等企業,也正是依靠在中國售賣鴉片攫取的巨額暴利,為日后橫跨鋼鐵、造船、金融、石油甚至核能等各領域的大型跨國企業奠定了基礎。
其間,三井和三菱為了搶奪鴉片的壟斷權大打出手,日本政府為了協調兩家的利益,將中國東北劃給日本三菱,而華中以及華南等地區則劃給了三井,至此,整個中國大部分地區鴉片運輸生意被兩大公司瓜分。
除了運送鴉片,大量的嗎啡也被走私進入中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是嗎啡等毒品最大生產國,而日本則是全球最大的購買者,除了本國消費一小部分,其絕大部分被運送到中國。
日本從歐美國家進口的麻醉品(單位:公斤)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借向德國宣戰,派兵占領了青島,隨后青島成為日本重要的嗎啡生產基地。日本借助于關東軍的庇護,公然掛著“大日本鴉片局”的招牌,大肆售賣日本生產的嗎啡等毒品。
日本在中國鴉片種植
在日本占領熱河之后,迅速把熱河定為罌粟種植區,為了擴大種植面積,會利用飛機在熱河地區進行播種。禁毒的目的不是為了禁止鴉片種植,而是為了壟斷經營,在收割季節這些鴉片只能交給日本當局,不能私自買賣。
為了防止鴉片私自買賣,日本在奉天也就是今天的沈陽設立專賣署,統籌鴉片種植與銷售工作,此外還要去各地進行稽查工作。我們所熟悉的特務川島芳子,就曾擔任過安國軍第二軍司令官,并負責保護熱河的鴉片種植與稽查工作。
每年6月20日開始,截止到10月下旬,是鴉片的收割季節,日本大滿號與大東號負責去各地收買農民手中的鴉片。大滿號主要在承德、圍場、灤平、隆化、平泉、凌原、凌南、青龍、朝陽、建平、赤峰、林西和克什騰旗設立分號13處,另外設立辦事處36處。而大東號則主要負責長春地區。
日本在中國鴉片銷售
為了促進鴉片的銷售,日本在各地開設“花煙館”,比如撫順地區花煙館就達到50多家,規模最大的無疑長春道溝的花煙館,一棟2層樓房,能夠同時容納400人吸食鴉片。據統計,整個吉林有超過900家毒品供應場所,齊齊哈爾有超過500家,而數量最多的營口也有500家。
這些煙館分為不同檔次,豪華煙館會安排善于燒制鴉片的女招待,簡陋煙館只有普通的房子,每間房子內擺設兩張臥榻。1932年,日本占領哈爾濱之后,在Kitasky大街和大成街就開設超過500家煙館,這些鴉片主要來自長春及朝鮮。
1910年日本吞并朝鮮之后,開始在朝鮮大面積種植鴉片,到了1933年,朝鮮成為日本向中國輸出鴉片重要產地。同時在國際社會上,由于伊朗在國際輿論壓力下,減少鴉片的種植,導致朝鮮鴉片產量迅速增加。
日本這種公然違背國際公約的做法導致國際社會的一致譴責,為了應對國際輿論,日本在各地設立了禁煙館,但是這些戒煙館通常設備簡陋,名義上是提供免費治療,實際上采取虐待的方式進行強制戒毒,這就導致各地戒煙所徒有虛名。
鴉片對中國人造成的傷害
1938年,據日本官方統計,偽滿洲登記的鴉片吸食者是99萬人,嗎啡使用者是4.4萬人,總數遠遠超過100萬人。根據英國外交官的估計,約有160萬人,占總人口的5.3%。這里應當指出,英國外交官的估計不是夸張的。偽財政部1939年的一項估計是900百萬人有嗜毒傾向,這個數字可怕得令人難以置信,因為它相當于滿洲地區總人口的30%左右。另據記載,1941年單單熱河省就有煙民60萬人。
據《凌源縣志》記載,四官營子街里村有80戶人家,在日軍到來之前,日子非常富足,在日軍占領期間,平均每戶種植2.2畝鴉片,359口人當中有136人吸食鴉片,占到全村人口的40%。有些婦女因為中毒太深,最后導致不能生育,為了吸食鴉片,將自己妻子賣掉的有3戶,吸食致死的超過20人。更多人家則是敗光家產,四處逃荒,據統計,撂荒更是超過54戶。
1934年2月24日,在英國《星期六晚報》上刊登了英國記者坐火車看到的一幕,火車兩旁幾乎全是罌粟,同時在記者描述當中:“在昌黎、在唐山、在東北,日寇勢力范圍以內的地方,有很多荒郊都變成了吸食白面者的露骨場所,有些死尸赤裸裸地拋在野外,有些尸體用蘆席包著,有些尸體已給野狗咬穿肚子,也有尚未斷氣而被拋在死尸堆里的?!?/p>
我們知道末代皇后婉容最后因為吸食毒品過量而死,她在19歲第一次吸食鴉片,就是天津日本人提供的,日本利用鴉片控制她,讓她成為宣傳出口,令她影響溥儀。同時婉容的侍衛長還是一名日本間諜,每天給婉容提供的鴉片50克以上,這是一個很大的劑量,如果是沒有毒癮的普通人,可能會立即致命。
1946年,婉容死于監獄,死因為鴉片脫癮所致。在毒癮發作期間,時而對著監獄看守大吵大鬧,時而又祈求想獲得同情。在鴉片獲得滿足之后,她便恢復到皇后的尊嚴,一旦煙癮發作,嘔吐、便溺,整個牢房污穢滿地。
根據偽滿洲國禁煙總局的統計,從1939年開始登記,到1944年,6年間服用鴉片、嗎啡中毒死亡的人數有74000人。從1932年到1938年,雖然沒有登記數字,這7年間中毒死亡的人數當也不下7萬人。從1933年到1944年的13年時間內,偽滿洲國因過量服用毒品死亡的人數大約為15萬。
根據1944年偽滿洲國公布的統計,鴉片煙毒患者大約有100萬人,未成年吸毒者約有50萬人左右,未登記的潛伏癮者約有120萬人,三項合計,東北地區的鴉片煙毒患者約有270萬人,約占總人口的9%,比日本占領前的煙毒患者20萬人增加了250萬人,該地區因吸毒而中毒死亡的人數約有15萬人。事實上,偽滿洲國內務部還有一項內部報告,其中說,在3000萬居民中有900萬人經常吸食鴉片,約占總人口的1/3左右,而且其中69%的吸毒者是年齡不滿30歲的年輕人。
在中國售賣鴉片的朝鮮人
除了在中國臺灣省、偽滿洲國生產、銷售鴉片等毒品,朝鮮地區也成為日本重要的生產基地。在1910年之前,朝鮮很少種植罌粟,也很少人吸食鴉片,可是自從日本進入朝鮮之后,朝鮮大量的年輕人開始吸食鴉片。
在中朝邊境生活著很多朝鮮人,這些朝鮮人定居中國之后,擁有者朝鮮與中國的雙重國籍,一方面借助于日本的保護擁有治外法權,另一方面卻又受到日本人的脅迫從事慰安婦以及毒品買賣的生意。
其中1943年曾經發生過這樣一件駭人聽聞的事件。
在呼和浩特市,一位朝鮮女販毒者拐騙了一個3歲左右的小孩,將這個小孩肚子刨開,把毒品裝進去,然后縫好,再穿上衣服,化裝成熟睡的樣子,準備把毒品運到北平。
小孩的母親自從丟失小孩后,發瘋似地在各處尋找。這位母親在火車站看到一位穿著日本裝束的婦女背著一個小孩,很像自己丟失的孩子,不敢貿然上前辨認。于是,她也買了一張火車票,跟隨“日本婦女”上了火車。一路上,這個小孩不吃不喝,一直熟睡,令人好生奇怪?;疖嚳斓綇埣铱跁r,“日本婦女”把小孩放在座位上去了廁所,坐在對面丟失小孩的婦女開始小聲呼喊兒子的名字,想讓小孩醒來相認。
不料,“日本婦女”已從廁所返回,一看有人正在試圖把小孩弄醒,便著急起來,伸手打了這位中國婦女一巴掌,二人于是扭打起來搶奪孩子。但這個小孩任憑吵鬧,始終沒有醒來。車上的憲兵過來盤問,對于小孩的生死發生懷疑,于是脫掉衣服檢查,看見小孩的肚子上有針線縫合的痕跡確認是死嬰后打開了肚子,發現里邊裝滿了毒品“坯子”,立即拘捕了這位化裝的朝鮮婦女,送交張家口日本憲兵隊審問。這一事件的結果雖然沒有公布,但在蒙疆地區傳播得沸沸揚揚。
日本打著“東亞共榮圈”的幌子,傷害的遠不止我們中國人,對朝鮮及東南亞所犯下的罪行也是罄竹難書,這樣的一個人類公敵,如果我們輕易忘記,不但對冤魂不公,對生而為中國人也當之有愧。
總結
根據《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檔案資料選編·東北經濟掠奪》記載:他們認為中國的戰士及其后備隊伍一旦成為煙毒患者,必然喪失抵抗的意志,我們的戰士及其后備隊伍一旦成為煙毒患者,必然喪失抵抗的意志。日本在中國的毒化政策嚴重削弱了中國戰斗力量的聚集,嚴重摧殘了中國的勞動生產力。
很顯然日本一邊利用毒品搜刮社會財富,用毒品來養軍養戰,另一方面又通過鴉片控制百姓,愚化百姓的同時,還利用鴉片控制像婉容一樣有價值人士。
這種險惡的用心,絕非人類的行為,而且到目前為止,沒有看到日本人有任何的反省行為,還在公然跪拜靖國神社。靖國神社雖然被稱為神社,實際上是日本在為自己侵略歷史在辯護,否認自己的惡行。
日本侵略我國,無所不用其極,而施行毒化政策,摧毀我國人民健康,企圖滅絕我種族。這種惡劣的行為,我們不能過了幾十年便忘記了。歷史雖然不會重復,但是歷史卻是一面鏡子,讓我們看清日本人的骨子里的險惡之處。
勿忘國恥,以史為鑒。
資料來源:倉橋正直:《日本の阿片ヽモルヒネ政策》;
中央檔案館等編:《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檔案資料選編·東北經濟掠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