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于世,需要學會知人、識人,以便更好地認清他人,保護自己,助益事業發展。
識人,就是從言談舉止等細微之處對人進行觀察,然后在綜合分析的基礎上,認清對方的人品、性情等。如果想了解一個人,需要用心留意一下對方的一些無意識行為,在不假掩飾中,他會不自覺地透露出自己的品性,你便可以由此決定自己的取舍決定。
比如說,時常合作、共事的兩個人,如果一人較偶然地發現對方有“踢貓”行為,對瘦弱的小動物竟然毫無憐憫之情,這足以體現此人內心的冷漠,是不可深交的,需用心防備些。
人的各種心理活動,往往會通過眼神、表情、動作等體現出來,對此要學會仔細觀察,認真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其心理,認清其品性,進而據此做出有效的決定。
某企業的人事經理表示,他在招聘時會故意對應征者采取非常隨便的態度。這些人起初還是規規矩矩的樣子,但不久就放松下來,本能地展示出各種習慣舉止。而他就從這些細微之處多側面地了解對方,以決定取舍。
在一次招聘時,他與一位應聘者僅談了十多分鐘,就做出了“不留用”的決定。助理迷惑地問這是為什么,此人可是某要人推薦的。他解釋說:“此人一見我說起話來就滔滔不絕,根本不讓我說話,我說話的時候,他根本就不用心聽,一直在東張西望;一直在宣揚他的人事背景,說他認識多少要人等,而對于我所想知道的話題,他又說不出什么來,這種人怎么能夠任用呢!”聽了他的這番分析,助理連連點頭。
從細節小事中,最容易認清一個人的品行。如果想了解他人,就要力求深入透徹,切莫為其表面現象所迷惑。人的內心活動即便是變化多端,但總會通過一些跡象體現出來,對此懂得留意、分析者,是會識人的智者。
一般說來,通過言談等跡象,可以揣摩他人的深層性格。一個人如果只愛說不愛聽,此人往往比較自私、好支配人、缺乏同情心。如果一個人對自己避而不談,對他人及外界也不多言,說明此人為人謹慎,有保守傾向,或者可能有些城府。
識人不需要什么條件,在任何交際場所,是隨時可以進行的。比如你不經意看到了對方的辦公桌,只見其表面非常干凈,上面擺放的物品較有次序,那么此人應當是做事認真而細致,即使可能是有點守舊,但還是比較有效率的。
如果對方的桌面雖整潔,但抽屜卻凌亂不堪,那么此人往往不太穩重,有點喜歡耍小聰明。
俗話說“吃相如人相”,從各種吃飯狀態中,也能一窺人的性格、品行。吃飯時細嚼慢咽者,一般個性隨和,做事較認真、細致,但是對人對事也可能有挑剔傾向。
吃幾口飯菜就停住者,一般比較沉著穩妥,行為謹慎,但可能有些守舊傾向。
吃飯比較快、狼吞虎咽者,往往有點急性子,個性直爽,甚至有些情緒化,但做事較果斷。
識人是門技術活,但也并非莫測高深。其關鍵在于,要懂得從細微處著眼,對各種跡象進行認真的分析判斷,進而就容易識別他人,防患于未然,為自己增加幾分勝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