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50天,2020年就要過去了。
這一年大家好像都挺難的。
我們的微信后臺每天都能收到大量真實的留言,有人說「今年太糟糕了」,有人「每天都在掙扎著,但不想改變自己去妥協」,也有人發來「好像堅持不下去了」,幾天后又留言說「很累,但不想放棄」…………
仔細想來,曾經無數個讓我們覺得好像熬不過去的瞬間,也都順其自然地消逝在了飛逝的時間里。
在這個充斥著變化與波動的時代,我們都在努力抓住那些更確定的東西——認真過好自己的生活,然后,平靜溫和地面對世界。
2020年春天的故事,
我會把它講給孩子聽
小郝|41歲,銷售,湖北武漢
武漢封城的第二天,我被朋友們拉進了民間自發組織的志愿者群。
當時的需求實在是太大了,好多的醫護人員沒人接送、急需藥品的其他病人、家里沒有食物的老爺爺老奶奶......很多人突然之間生活都特別不方便。
我從小在武漢長大的,這么多年第一次見到這樣的情況,說實話很心慌。但是看到志愿者群里各行各業的朋友們都在行動,那種非常純粹的奉獻精神讓我特別觸動。我覺得作為當地人,自己也一定要力所能及。
現在想起第一次出門做志愿者那天,印象還特別深。當時我去接一個人民醫院手術室的醫生,是個小姑娘,她家離武漢三個多小時的車程,她從家先坐電動三輪車走了一段,又換乘了一輛救護車,后來離武漢五十公里的時候,一個農民伯伯用摩托車把她送到了高速路口,我在路口接的她。
當時就覺得,一個小姑娘都能做到這樣,我們做的這些事情也就不算什么了。
我小孩六歲半了,他天天待在家里,也不太清楚外面有多危險。那段時間經常是我出門了,孩子還沒有起床;晚上回去,孩子又已經睡了。我也有意想和他保持距離,保護好他,整個疫情期間都沒怎么和孩子交流。
好在我們的志愿者群里,有一些醫護人員,他們會把很專業的防護經驗打成文字轉發給我們。我都嚴格按照要求給自己消毒和預防,倒沒有特別擔心。
從封城第二天一直陸陸續續地堅持到3月24號我們公司復工,我的車送過了好多人,有些醫護已經很熟了,也有人只有過一面之緣。
我們的群是滾動發布信息,誰有空誰就會接單,有些志愿者比我累多了,一直到凌晨兩三點還在忙。好在,最難的時間已經過去了。
解封的那一天,我開車路過一條美食街,路邊的早餐店全都開了,人們在一旁排著隊,雖然都帶著口罩,但他們眼神里流露出來的神情,我覺得是發自內心的開心。一瞬間就覺得我愛的大武漢回來了。
我給孩子講過這些故事,雖然他還懵懵懂懂不知道這些意味著什么,但我希望2020年的春天,孩子長大后也會一直記得。
小城市也沒什么不好的,
只要踏踏實實就很幸福
李子|25歲,行政文員,廣東湛江
我家在廣東湛江,大學是在武漢念的。
當時選擇武漢,就是被這邊的美食和景色給迷住了。大學的時候,身邊有一群姐妹,大家常常一起出去旅游。那時候就覺得外面的世界特別大,總想去看看。
不過,畢業之后就發現武漢快節奏的生活不適合自己,我可能內心比較小女生,挺渴望安穩一點的生活,工作家庭都能夠兼顧到。沒有太多糾結,沒多久我就從外地回到湛江了。
剛回去的前幾個月,心里還是挺失落的。老家的城市建設很一般,連地鐵都沒有;另一方面,對于自己的工作也挺迷茫的。大學的專業是兒童教育,但工作一段時間后發現好像不是特別適合自己,這種感覺好像白白浪費了幾年的讀書時間。
但看到身邊的人都在發展著自己的事業,也挺感慨的,就覺得我也該好好規劃一下自己的人生,不然回頭一看,好像自己什么痕跡也沒留下。
我不斷追問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發現自己好像更適合行政后勤這方面工作,后來也在一家企業找到了個合適的崗位。
湛江的節奏不像北上廣那么快,我從基層做起,慢慢積累了一年半升到了主管。我身邊的前輩都是在這行做了10多年的,現在很多年輕人可能會有想創業想跳槽,這也挺好的,但是能夠在一個行業沉淀自己也真的挺不容易的。
那段時間,以前的朋友都不在身邊,同事也各有各的社交圈,覺得特別孤獨。我就覺得該發展一個自己的興趣愛好,后來迷上了瑜伽,常常下班了就去上一個小時瑜伽課,不僅放松了心情,還結交了一群新朋友。
這幾年,我也學著攢錢、理財,慢慢存了一些錢,去年剛給自己買了第一臺車,還挺有成就感的。
或許留在大城市,我現在的生活就會不一樣吧,但我覺得,在家的日子才真正讓我找到自己的生活節奏。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就是最好的吧。
想給家人更好的生活條件,
所以對自己可以苛刻一點
張生|34歲,網絡技術維修,浙江杭州
我老家是四川瀘州的,在杭州生活14年了。最開始只是在這邊工作,后來又在這個城市成家定居。
我現在的生活狀態還挺好的,整體也比較積極向上,但以前也有特別焦慮的時候。大概2011年的時候吧,那會兒剛結婚,不知道能不能和老婆兩個人在杭州堅持住,工作上也不知道還能怎么發展,特別焦慮。
我是做網絡技術維護的,每天都要在整個城市跑個來回,偶爾還會去周邊的城市,多的時候一個禮拜可能要跑到七八百公里左右。
我記得有段時間特別難,那時候沒有車,自己騎電動車上班??傆X得老天爺都在捉弄我,每次總是在我出門的時候就下雨,工作的時候雨又停了,下午要回家的時候又開始下雨,感覺自己特倒霉。
后來又有了兩個孩子,壓力就更大了??隙ㄒ屗麄兩虾靡稽c的學校,還給兩個寶寶報了幾個興趣班,我兒子喜歡打籃球,我女兒喜歡鋼琴、畫畫。
其實我平時生活還是比較節儉的,一件兩百多的衣服能穿三年,但成了家之后才有了更強烈的攢錢意識。因為想給家人、給孩子更好的生活條件,所以對自己可以苛刻一點,但肯定不會委屈他們。
隨著工作越來越多的經驗積累,自己努力去接更多的訂單,收入也不斷漲了上去。到了2015年底,我們一家有了房子,有了車子,工作也順利,整個人的心態也平緩下來了,感覺過去的辛苦得到了蠻好的回報。
今年我女兒9歲、兒子8歲了,每天我都和老婆一起去接送兩個孩子上學,再去上班。
曾經感覺自己始終漂泊在這個城市,而今終于有了自己的小家。
退休之前,
沒想到會走到這一步
老曹|79歲,退休工人,黑龍江大慶
我今年79歲,之前是采油作業大隊的一名工人,一轉眼已經退休20年了。
現在想想剛退休的日子還挺感慨的。猛然離開工作崗位,時間也多了很多,生活節奏完全失控了。那段時間吃和睡都不太正常,尤其是情緒上波動挺大,簡直無所適從。
在家待久了真的覺得挺寂寞的,后來就約了朋友去公園溜達溜達,釣釣魚。慢慢也度過了一段無聊的日子。
時間久了,又覺得不滿足。聽到身邊的老同志們聊起各個地方的山河, 心也野了,想去看看遠處的景致。
我原來的工作是作業司機,于是就重新撿起了老本行,開始自駕到各地走走。第一次自駕旅行的地方是海南,從東北的大慶到最南邊的海南,4000多公里,去的時候開了14天,回來開了22天。
我老伴給我做護衛,我們倆一路上也挺隨意,累了就休息,好了就繼續。這樣走走停停,看美景吃美食。
現在我們去過的地方可多了,除了西藏、新疆、青海沒去,其他地方基本都到了。
唯一遺憾的是我的年齡已經不適合我在這個愛好上再發展下去了?,F在很多年輕人都跨出國門了,我就不行。這兩年明顯感覺身體狀態離自己想象中拉開了距離。
不過,我也想得開,生老病死是一個常態,誰都逃避不了。現在我就習慣出門走走,每天堅持走六千到一萬步,買買菜,做家務,就這些小事兒。
至于我現在的生活,我感覺我就算可以了。從剛退休的茫然到現在的知足,還真沒想到自己會走到這一步?,F在說一句簡單的話,頤養天年,爭取健健康康的活到最后的一口氣。
有人在我的生活里獲得了力量
佳音|25歲,編輯,北京
在一些人眼里,我好像活得挺累的。
每天八九點下班,回家再晚也要做飯、澆花順便做做家務,幾乎每天都要拖一遍地。其實這些事我倒不覺得有多累,我就是停不下來,一停下來反而會覺得焦慮。
我特別喜歡“刁難”自己。定期給自己列一些小計劃,像是讀多少書、看多少電影,而且一定要按時完成。每當給完成的任務打上勾的時候,就會很有成就感。每年底做年終總結的時候,看到自己完成的那么多事情,可能是我一年里最幸福的時刻了。
其實我之前也不是這樣的人。
大一的時候必須體測打卡跑步,有一天,我特別糾結要不要去打卡,我就在寢室門口邊糾結邊玩手機,一個小時很快就過去了。那一刻,我突然覺得我以后再也不要這樣了,如果去跑步了,一個小時我早回來了,何必把心思都浪費在糾結這件事情上。
從那時候起,我就告訴自己,每當糾結一件事要不要做,就去做。
過去,我喜歡在微博上發一些經驗帖子,也分享學習上生活上零碎的日常,慢慢就積累了一些粉絲。好多人私信我說每天看到我的生活,他們也會快樂起來。
我其實沒有用力做什么,就只是在認認真真地生活而已,大家就能從中獲得力量。我想,其實很多人可能都有想改變的想法,就像大一時的我一樣,只是缺少一個契機。
我就在想我是不是可以成為這個契機。
于是,我開始向大家發起了#英雄夢想#,一項為期100天的習慣培養活動,參與的人每天只需要堅持做一件事,并在我這里打卡。有人打卡讀書,有人堅持看紀錄片,有人每天練習芭蕾壓腿,還有人堅持運動減肥并成功了……
我今年其實很累,換了新工作,每天都很忙,本來想暫停今年的活動,但我想這事我都堅持5年了,為什么就不能再堅持一下。
看到大家堅持下去,慢慢成為期待中的自己,我就覺得特別開心和感動,感覺好像也發揮了自己的價值。
2020,你有認真生活嗎?
“生活好難啊......”成了越來越多人的口頭禪。
然而,生活很難,也總有人在認真以待。前段時間,我們在微博向大家征集了一些“認真生活”的瞬間:
@CHIUYEEchiuyee_ 說每天下班回到家,一個“熱水澡”會讓她卸下疲憊,感到快樂;
@狗中瓔珞 說吃夜宵后肚子飽飽地去床上玩手機讓他常懷感恩之心;
@別洞 堅持每天還看一些文章和一些新聞量的攝入;
@胖子不講義氣 每個周末都會吃早午餐,這個小小的儀式給他滿滿的幸福感
......
這些事情看似微小,卻讓我們看到認真和溫度,更是我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塊拼圖。
“我的全部努力,不過完成了普通的生活?!钡钦l說普通的生活沒有意義呢?認真生活的過程本身就是件不普通的事了。
在前面幾個故事里,主人公都是一汽豐田卡羅拉的車主,他們的故事不以轟轟烈烈為評判標準,而是對一種更真實生動的生活的追求。有時人們總是渴望抓住一些宏大的東西,最后卻發現真正打動自己的還是那些讓你感受到“活著”的微小瞬間。
和他們站在一起的,是一汽豐田卡羅拉。作為一個認真做車的品牌,卡羅拉在這個浮躁的時代中,沒有盲目追求表面的炫酷,而是通過不斷提高技術追求質感,給大家帶來力所能及范圍內的最優選擇。
一樣在“認真生活”的,還有演員俞灝明。
出道十三年,歷經了諸多變化,一切的過往反而讓他越發堅定地走在成為一名“好演員”的道路上。十月份,我們見到了正在拍戲的俞灝明,在拍攝間隙和他一起開啟了在一個新城市的探索,他談起這一路上的變與不變,也聊了聊他眼中的“認真生活”。
▲ 11月13日解鎖正片
這種踏踏實實的態度,也是選擇卡羅拉的全球4800萬車主所認同的追求。
我們和一汽豐田卡羅拉一起向大家征集#認真生活的瞬間#,想在這個寒冷的冬日,給每一個認真生活的人帶來一點溫暖和力量。
來評論區聊聊你的故事吧~
2020,哪個瞬間,讓你意識到自己在“認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