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說:皇上,你知道蘭因絮果這句話嗎,我少時讀的時候只覺得惋惜,如今卻明白了,花開花落自時。
墻頭馬上遙相顧,一見知君即斷腸。原來這戲文的下半句是,寄言癡小人家女,慎勿將身輕許人。
青櫻盛放,紅荔未見,紅荔將熟,青櫻已落。一飲一琢,莫非前定,蘭因絮果,必有來因。
深宮之中最缺執(zhí)念,也最懼執(zhí)念。
落花醉了梅苑,人生恍如初見,青絲染了霜煙,攜手共赴塵世萬千。暮色遲遲春已晚,蘭因如夢空嗟嘆,茫茫歲月分不清,何處是歸期
時光一別經(jīng)年,從不曾忘舊容顏,梅香一縷清淺,仿佛故人夢中相見……
宮門一關(guān),葬送的不僅是她一生的時光,更是她一輩子的念想。曾經(jīng)潛邸時的情與愛,那些年少與兩小無猜,終究是隨著帝王之位,后宮紛爭而一去不再,那些曾經(jīng)的溫情與美好,那只屬于青櫻,弘歷的年少時光,那最單純的初心,終究,還是辜負了。
她曾說過:臣妾這一世的安心,都是在嫁給皇上的那一日,皇上對臣妾說的那三個字,你放心。所以,她義無反顧的相信這個她愛了一生,卻傷了她一生的男人,這個男人是她的丈夫,亦是這個天下的帝王。不,應(yīng)該說他先是天下的帝王,后才是她的丈夫。所以,他傷了她,他以自己認為愛她的方式深深的傷了她。或許前期他只是用自己的方式愛著她,她可以接受,并不難過。但是后來,他為了讓她陪伴他一起高處不勝寒,不問她是否愿意,就把她帶上了皇后之位,說實話,我看到這時心里是開心的,他們終于是名正言順的夫妻了,如懿也終于站在了她那云巔之上的少年郎身旁,只因一句:在這無人之巔,朕覺得孤寂得很。可是后來我懂了,這并不是如懿想要的,她想要的不過是那一份真心,那一份信任,那一份唯一,嬿婉固然可惡,但更令人心寒的終究是那個給了她一生希望和痛苦的男人,容妃的到來,凌云徹的出現(xiàn),不過是他們之間小小的插曲,而他卻選擇了不信任。他錯在太以自我為中心,錯在不夠相信,不夠相信這個用一輩子心血去愛他的女人。也是,一個帝王,能有情已屬不易,又怎能奢求太多呢。如懿與甄嬛不同的是,甄嬛知道自己愛錯了,便不再愛,而如懿,即使知道錯了,但還是始終如一的愛著,即使最后被廢于翊坤宮,也依然靠著曾經(jīng)的溫情,曾經(jīng)的回憶堅強的活著,依舊繡著那青櫻紅茘的繡帕,那是屬于他們最美好的時光,那是我們所有人一輩子的向往,她不曾辜負,而他卻再也回不來了。如懿在絕望與思念中死去,臨死都不愿再見皇帝一眼,不是不愛,而是太愛,她想記住他弘歷的樣子,而并非乾隆,她想帶著他們那段最美好的時光離去,于是,她毅然的走了,我感嘆于他們?yōu)楹蔚剿蓝疾荒芟嘁姡踔了篮螅《疾唤o她一個正經(jīng)的名份,不給她一個該有的位置,不給她一份屬于皇后的尊榮。但是后來,我懂了,他還是愛她的,他真的還是愛她的,他知道她這一生最不想待的地方,皇宮,所以死后也不要囚禁著她,他拿著她留下未繡完的青櫻紅茘的繡帕,淚流滿面,久久傷神,甚至于在他六十大壽的時候,這個普天同慶的日子里,站在翊坤宮的門前,不敢進去,又不愿離開,這個本來帝王最不該來,最不愿來的地方,他,卻久久佇立,深深凝望。他愛她,不敢輕易觸碰,終于,他不敢了,不敢再用自己的方式去愛,不敢再給她不知道是不是她想要的一切,所以,他放手了。在她死后,只將其埋葬在他處,而非皇家該有的皇陵。那一聲哀嘆,誰也不懂,或許這是一個帝王最后的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