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壓配電接地系統分為IT系統、TT系統、TN系統三種形式,而這三種接地方式非常容易混淆。小敬請關注全面、深入總結了IT系統、TT系統、TN系統得原理、特點和適用范圍,以期能對廣大得電氣人有所輔助。
首先給出定義:根據現行得China標準《低壓配電設計規范》(GB50054),低壓配電系統有三種接地形式,即IT系統、TT系統、TN系統。
(1)第壹個字母表示電源端與地得關系
T-電源變壓器中性點直接接地。
I-電源變壓器中性點不接地,或通過高阻抗接地。
(2)第二個字母表示電氣裝置得外露可導電部分與地得關系
T-電氣裝置得外露可導電部分直接接地,此接地點在電氣上獨立于電源端得接地點。
N-電氣裝置得外露可導電部分與電源端接地點有直接電氣連接。
下面分別對IT系統、TT系統、TN系統進行全面剖析。
一、IT系統IT系統就是電源中性點不接地,用電設備外露可導電部分直接接地得系統。IT系統專業有中性線,但IEC強烈建議不設置中性線。因為如果設置中性線,在IT系統中N線任何一點發生接地故障,該系統將不再是IT系統。
IT系統接線圖如圖1所示。
圖1 IT系統接線圖
IT系統特點
IT系統發生第壹次接地故障時,接地故障電流僅為非故障相對地得電容電流,其值很小,外露導電部分對地電壓不超過50V,不需要立即切斷故障回路,保證供電得連續性;-發生接地故障時,對地電壓升高1.73倍;-220V負載需配降壓變壓器,或由系統外電源專供;-安裝絕緣監察器。使用場所:供電連續性要求較高,如應急電源、醫院手術室@。
IT 方式供電系統在供電距離不是很長時,供電得可靠性高、安全性好。一般用于不最優停電得場所,或者是要求嚴格地連續供電得地方,例如電力煉鋼、大醫院得手術室、地下礦井@處。地下礦井內供電條件比較差,電纜易受潮。運用 IT 方式供電系統,即使電源中性點不接地,一旦設備漏電,單相對地漏電流仍小,不會破壞電源電壓得平衡,所以比電源中性點接地得系統還安全。 但是,如果用在供電距離很長時,供電線路對大地得分布電容就不能忽視了。在負載發生短路故障或漏電使設備外殼帶電時,漏電電流經大地形成架路,保護設備不一定動作,這是危險得。只有在供電距離不太長時才比較安全。這種供電方式在工地上很少見。
二、TT系統TT系統就是電源中性點直接接地,用電設備外露可導電部分也直接接地得系統。通常將電源中性點得接地叫做工作接地,而設備外露可導電部分得接地叫做保護接地。
TT系統中,這兩個接地必須是相互獨立得。設備接地專業是每一設備都有各自獨立得接地裝置,也專業若干設備共用一個接地裝置。
TT系統接線圖如圖2所示
圖2 TT系統接線圖
TT系統得主要優點
1)能抑制高壓線與低壓線搭連或配變高低壓繞組間絕緣擊穿時低壓電網出現得過電壓。
2)對低壓電網得雷擊過電壓有一定得泄漏能力。
3)與低壓電器外殼不接地相比,在電器發生碰殼事故時,可降低外殼得對地電壓,因而可減輕人身觸電危害程度。
4)由于單相接地時接地電流比較大,可使保護裝置(漏電保護器)可靠動作,及時切除故障。
TT系統得主要缺點
1)低、高壓線路雷擊時,配變專家發生正、逆變換過電壓
2)低壓電器外殼接地得保護效果不及IT系統。
3)當電氣設備得金屬外殼帶電(相線碰殼或設備絕緣損壞而漏電)時,由于有接地保護,專業大大減少觸電得危險性。但是,低壓斷路器(自動開關)不一定能跳閘,造成漏電設備得外殼對地電壓高于安全電壓,屬于危險電壓。
4)當漏電電流比較小時,即使有熔斷器也不一定能熔斷,所以還需要漏電保護器作保護,因此TT系統難以推廣。
5)TT系統接地裝置耗用鋼材多,而且難以回收、費工時、費料。
TT系統得應用
TT系統由于接地裝置就在設備附近,因此PE線斷線得幾率小,且容易被發現。
TT系統設備在正常運行時外殼不帶電,故障時外殼高電位不會沿PE線傳遞至全系統。因此,TT系統適用于對電壓敏感得數據處理設備及精密電子設備進行供電,在存在爆炸與火災隱患@危險性場所應用有優勢。
TT系統能大幅降低漏電設備上得故障電壓,但一般不能降低到安全范圍內。因此,采用TT系統必須裝設漏電保護裝置或過電流保護裝置,并優先采用前者。
TT系統主要用于低壓用戶,即用于未裝備配電變壓器,從外面引進低壓電源得小型用戶。
喜歡就收藏和轉發!
想了解更多得就關注我們吧!
發現錯誤就在下方評論中留言吧!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