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這是你期待已久的假期的第一天,你睡到自然醒,然后悠閑地吃早餐,在海灘上漫步,一邊喝咖啡一邊刷手機。一切都那么美好,你感到很快樂,很放松。但是,到了下午晚些時候,你可能就會感覺有些無聊了!
事實證明,擁有無限的空閑時間并不總是像我們想象的那樣美好。例如,很多人都幻想著自己退休后可以去海邊享受無限的陽光和沙灘,想象著自己將多么的快樂。
然而,現實是,許多人在剛退休的時候很享受,但幾周后,他們就開始懷念自己上班的日子了,工作給了他們生活的動力、目標和意義。日復一日的閑暇會讓人老得更快。但是,從日出到日落都忙于工作和其他生產性義務,會給我們帶來很大壓力,無益于我們的快樂感。
那么,太忙碌和太無聊之間的矛盾就引出了一個問題:能讓我們感到快樂的理想空閑時間到底是多少?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研究人員對數萬名參與者進行了調查,收集了他們如何度過時間以及他們快樂程度的數據(Sharif, Mogilner & Hershfield 2021年)。他們的研究結果揭示了三個關鍵的結論:
1. 每天不到兩個小時的空閑時間,會讓人壓力過大,快樂不起來。
在查看數據后,研究小組發現,每天不到兩小時的空閑時間不足以讓人快樂。每天自由支配時間不足兩小時的參與者壓力會增加,也就是說每天只忙于工作、家庭或其他事情,是無法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的快樂感的。
很顯然,太忙會降低快樂感。
2. 每天的空閑時間超過五小時會讓人缺乏成就感,從而降低快樂感。
大量的空閑時間并不是快樂的靈丹妙藥。人們可以從高效工作和完成任務/目標中獲得某種快樂感,但當我們整天躺在海灘上放松或在家刷手機時,這種快樂感就消失了。當然,肯定也會有一個地方可以讓你一整天都非常放松、開心,但持續大量的空閑時間會產生無聊感而破壞快樂感。
3. 我們如何度過空閑時間很重要。
這項研究的最后一個結論是,我們如何度過空閑時間也是很重要的,這一點涉及兩個重要方面。首先,如果空閑時間被用于更有成就感的活動,比如參加團隊運動或做志愿者,那么每天5個小時或更多的空閑時間可以保持甚至提高快樂感。其次,與他人社交的空閑時間也有類似的積極效果,而獨自度過五個小時或更長時間的空閑時間則會阻礙快樂感。
做志愿者或加入俱樂部的退休人員擁有更高的快樂感(Kelly & Ross 1989),假期保持刺激活動(徒步旅行、潛水、旅游等)和放松活動的平衡可以讓我們最快樂。所以,并不是放松時間越多越好。
你可以將此視為空閑時間的金發姑娘原則:每天少于兩小時太少,多于五小時太多,而兩到五個小時之間的空閑時間才是剛剛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