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姑娘上小學之前,我沒有提前教過她小學知識,也沒上過幼小銜接班。我當時信奉的是小孩子就該玩,人生太辛苦了,只有童年這段是輕松的,此時不玩耍更待何時?
她學的就是幼兒園教的那些。她上的幼兒園是我們這里有名的“不教東西”的幼兒園。而且,重點來了,她在幼兒園里學的很糟糕,但是我當時不在乎,因為我自己小時候一開始也是糟糕的孩子。
我當時心態特別放松,因為我自己在小學三年級前是落后的孩子,我落后到什么程度呢?小學第一次語文測驗,我考了50分,我那時候在班級年齡最小,沒有羞恥感,大大方方的上去取我的考試卷子。
據我媽講,一到新學期我就跟不上,我爸就得給我講課。我爸給我講課我記不得了,我記得的是學除法,我只做對了一道題,35÷5,好幾篇作業,只有這一道題是對勾,別的都是大叉叉。但是到了小學三年級,我忽然開竅了,有一次數學語文雙雙100,從此,我的學習再也不是問題。
因為我自己的這個經歷,我當時不擔心孩子的學習,我認為,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節奏,那個時間點一到,她就會趕上的。孩子的班主任是位20多歲的小伙子,剛剛帶過一年級的數學,到我們這里算是第二年教齡。我開始被找家長,原因就是溜號,老師說的溜號是拉不回來的那種溜號,喊一遍名字都不好使的那種,而且是無時無刻的溜號,小朋友們一起站排都溜號,直直的隊伍到她那里出了個彎。
班主任年輕氣盛,懲罰措施也不少,我后來得知,我姑娘有多少次被罰站,或在教室后面或在講臺上,頻繁被扔粉筆頭,挨訓就更不用說了。
二年級到了,仍然是老毛病,成績在后十名。我那時工作特別忙,忙碌的根本顧不上孩子,孩子爸爸又不會管孩子,也不會輔導孩子。等到三年級的時候,她身上沒有重現我的經歷,她的成績沒有上來。
靜待花開,很多人來安慰我。尤其我媽媽,她拿我小時候做例子,說等到有興趣就好了,長大就好了。打開互聯網,會有各種各樣的分析,什么要父母先改變啦,改善家庭關系啦,給孩子安全感啦,探索深層原因啦……我要說,我都認真讀過,但是改變都需要時間的,讓一個繁忙的每天討生活的中年人做出那樣大的改變,無異于讓他重生,而重生是需要時間的。
這時候,無奈的班主任有時也會和我說,靜待花開,我不知道他是安慰我還是安慰他。
我徹底放棄這個靜待花開的想法是四年級,三年過去,我明白了,靜待是什么也待不來的,否則,孩子們不都能上高中上大學嗎?
孩子是需要幫助的,切切實實的幫助,她的錯字你要一遍一遍地考,幫助她強化記憶,易錯字要分析出來,要引導她找到自己的記憶方式。英語要帶著她讀背寫。數學更是一道一道的刷題,講解,提問,總結和歸納。有了這些,孩子才不會迷茫,成績提高的孩子上課會認真起來。聽不懂的孩子只會溜號,為什么總溜號,因為她不會呀,她跟不上老師的節奏,這是她的根源。
我后來慶幸自己沒有再“待”下去,知道孩子需要的是我能夠攜她前行的雙手,指給她看路上的溝溝坎坎,帶著她一起邁過去。更慶幸自己不光意識到了,而且實際行動了。
我現在想,靜待花開四個字本身沒錯,靜說的是心態,不是漠然的等待,因為花開要土壤,要施肥,要陽光和雨露,這些就是家長和老師切切實實的幫助,我們要做的是幫助他的拐杖,不是在旁邊坐著等待的那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