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名”?
我說的“名”簡單來說就是好聽的話。
比如別人夸你真厲害、真聰明、人真好。
你聽聽就好,千萬別往心里去,更不要沾沾自喜。
因為,這個夸獎可能是有主觀感情色彩的,也許那個時間和空間,你的行為或者想法正好符合了聰明、厲害的特性,也許那些好聽的話是對你的恭維,當然,也許是客觀評價。
無論是哪一種,你都不要往心里去,而是要想一想,對方說的有沒有道理,對照真實發生的事情,你把那些話當成一個評價自己的參考就可以了。
有人會覺得,這不是有毛病嗎?夸你你還假正經,裝啥呢?
我想告訴大家的是,人一定要對自己有一個比較客觀、清醒的認知。自己幾斤幾兩必須清楚,而且不要因為他人故意的贊美或者貶低而影響自己的情緒。
你知道你是那個樣子,別人說對了,你示以微笑或者說聲謝謝,別人說錯了,不想解釋就保持沉默,因為那些不重要。
你要清楚地知道一件事:“名”的背后是什么?
執念。
所以,有的人希望有名,而且希望把名廣泛的傳播,那就形成了“名聲”,看重名聲的人,執念都很重(這里的看重,指的是心理上的真正看重,而不是表象上的重視)。
《學經》說:
名者,自命也,自名者,言眾以知其隙也;假名者,惑眾以得其利也,故假名者,以名而掩其實。
這里很好的說明了什么是真的“名”。
“名”其實是自命的,也就是說,哪怕是外界的評價,只要你不在乎,不進入心里,都不是名,那些成為“名”的,也只不過是符合了自己內心的需求。
我們常說“名利”,“名”和“利”往往是連在一起的,因為它們能給自己帶來好處。
“自名”的目的是為了告訴別人,自己這里有優點有好處,這還好,至少你這里真的是有東西,有好處的。
如果自己這里沒有別人需要的東西,怎么辦?
假名。本質也就是欺騙了。為了獲利,用名聲去掩蓋虛假。
所以就造成了這樣的結果:
貴其名附其利,盜賊生,假名巧利,名存而實亡焉。
有名就會有利,有利就容易形成爭奪。
那么,有爭奪就會產生打擊。
關于“名”是如何打擊的呢?
誣陷。
無論古今中外,最大打擊別人的方式都是“殺人誅心”。
打擊別人必須連帶把對方名聲搞壞,這樣才能“名正言順”的打壓對方。
世間生靈,未言他人行之過,先冠其惡名以彰焉;欲立一己之論,必先假名謗他物之謬也,濁行污跡,皆假清名正義以行焉。
眾人非莫知名不符焉,然勤而用之,得其利者樂推而不厭,以守其利焉,攻其利者承蒙而不言,以分其利焉。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