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經這么評價楊宗緯的唱功:“華語樂壇從未有過這樣的歌手,技術功底與人文色彩兼備。”
評論者認為,大部分的人文歌手唱功較差。比如羅大佑的破鑼嗓子、李宗盛的念白式唱法,以及民謠歌手們只有感情、沒有技巧的演唱方式。
大部分的情歌歌手人文素養低,無法唱出歌詞中深刻的思想內涵。比如說,劉德華的《東方之珠》與羅大佑版本完全不同。劉德華版本就像學生完成作業,羅大佑的破嗓子卻唱出了背后的歷史滄桑。
楊宗緯呢?他的歌唱技巧和詩人氣質完美結合,他的演唱,就像工業流水線上不經意誕生的藝術品,令人回味無窮。
然后,有一天,楊宗緯喜提#難聽#熱搜,不知道驚掉了多少人的下巴。
這不應該???就算楊宗緯隨著年齡的增長,嗓子狀態發生了變化,但是,他的氣質還在,他詮釋歌詞內涵的能力還在,”難聽“這樣的詞兒不該出現在他這里!
可是,事實就是,楊宗緯在《聲生不息寶島季》中唱了一首《鹿港小鎮》,許多網友認為他唱得真難聽,無法與羅大佑和彭佳慧比。
比不過羅大佑很好理解,作為原作者,羅大佑知道這首歌最初想表達的感情。在這首歌中,羅大佑唱出了歲月變遷,傳統的價值觀與快速城市化之間的矛盾,是上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的真實寫照。羅大佑的聲音中,他用一種冷酷的態度審視價值觀的變化。
經歷過那段歷史的人,會對這首歌產生共鳴;沒經歷那段歷史的人,結合著當初的歷史資料,我們能感受到羅大佑那一代人的思考。
這些東西,不管是楊宗緯也好,彭佳慧也罷,很難表現出來。
有人說楊宗緯的版本比不過彭佳慧,這就不好理解了!
彭佳慧的《鹿港小鎮》,有一種感嘆和淡淡的控訴,又像普通人在時代洪流中歇斯底里的掙扎。作為經歷過上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的歌手,彭佳慧的演唱中,有著一種特殊的視角。這種視角,就像80后回憶童年時期聽到崔健的歌,又像是感性的女人對時代的情感宣泄。
楊宗緯的版本應該如何理解呢?他在朗讀一本史書,告訴你那個時代發生的事情。但是,他無法身臨其境,不可能有切身感受。但是,這個時代也在變化,人們看問題的視角也在變。
因此,楊宗緯的版本與其他人的版本是不同時代的故事,你不能拿來類比。因為楊宗緯唱不出羅大佑寫歌那個年代的韻味。
人們之所以認為楊宗緯唱得難聽,或許只看到不完美的技巧、以及欠缺的感情。唱《鹿港小鎮》時,誰不嘶吼?也許楊宗緯的嘶吼沒有深入內心吧!
不過,這是沒辦法的事情。楊宗緯參加的《聲生不息寶島季》第一屬性是綜藝,而不是音樂,制作方、演唱者追求的不是讀詩的感覺,而是喧鬧和炸裂。
”難聽“熱搜,本身就是喧囂的一部分,爭議的一部分。因為節目組知道,看節目的觀眾,壓根不會靜靜地感受本源音樂。
只是,讓一個有唱功有感情的歌手,搞出”難聽“的標簽,多少有些不厚道!這個詞,應該專屬于流量明星、以及跨界玩耍的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