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洛指出:心理的安全感指的是“一種從恐懼和焦慮中脫離出來的信心、安全和自由的感覺,特別是滿足一個人現(xiàn)在(和將來)各種需要的感覺”。
1、自卑不自信,總覺得自己不夠好。
有那么一些人,就算所有人都覺得他很一般,但是人家就是很自信,覺得自己很棒。而缺乏安全感的人,縱使別人都覺得他很優(yōu)秀,他自己也完成了很多事情,但是他依舊還是很自卑,總是覺得自己這也不好,那也不好。
2、喜歡結(jié)伴而行
心理學認為喜歡結(jié)伴上廁所,不然就憋著。這是發(fā)生在學生的身上,尤其是班級里的女生。很需要找個伴去洗手間,不然就感覺一個人不能去。在心理上產(chǎn)生的結(jié)伴心理,很依賴很堅持,甚至很固執(zhí)
3、存在感低,做了事情后總是期待得到別人的肯定
越是沒有安全感的人,做事的成就感越是來自于外界,總是期望外在的肯定,自己沒有辦法,或者說沒有能力讓反饋自己,讓自己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因為缺乏安全感,總是期望得到外界的反饋,得到別人的肯定
安全感是心理健康的基礎,有了安全感才能有自信,有自尊,才能與他人建立信任的人際關系,即基本人際信任,才能積極地發(fā)掘自身的潛力。人們試圖通過各種手段來緩解心中的不安全感,從而獲得安全感的體驗。
版權聲明:圖文無關,轉(zhuǎn)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