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劉醫(yī)生。
冬天應該謹防寒氣侵襲我們的身體,造成各種各樣的疾病。所以我們應該適當?shù)膮⒖家恍B(yǎng)生知識,趕走身上的寒氣。
但是我們也知道,中醫(yī)講究辨證治療,我們在調養(yǎng)身體的時候,也需要根據(jù)每個人的體質來選擇合適的方法。
今天劉醫(yī)生,就根據(jù)不同的體質,比如陽氣不足的體質,肝氣郁滯的體質,以及痰濕體質,來給大家分享一些補陽的中成藥,或者方子,大家可以參考學習。
第一個,陽氣不足的體質,這種體質的人,除了身上容易感受外面的寒氣,自己的身體也會生寒氣,就是我們說的虛寒體質,比如有的人,明明穿了很多衣服,蓋了很厚的被子,還是比別人怕冷,手腳冰涼,到了后半夜都暖不熱,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參考一個桂附地黃丸,來溫陽散寒。
第二個,痰濕過多的體質,如果你覺得嗓子里有很多痰,經(jīng)常肚子脹,不消化,打嗝反酸,同時不敢吃涼的,很容易拉肚子,大便溏稀不成形,粘在馬桶上沖不下去,而且手腳冰涼,這個時候,如果我們的身體里面有寒氣,就很容易和我們身上的痰濕凝結在一起,讓我們身上的寒氣更難排出體外,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參考一個二陳丸,搭配附子理中丸。
第三個,肝氣郁滯的體質,肝氣不通的人,在感受了外界寒氣侵襲后,很容易出現(xiàn)疼痛,抽筋的感覺,比如脅肋疼,就是我們經(jīng)常說的“岔氣”了,還有的人,是肌肉抽筋,比如小腿啊,腳心啊,因為中醫(yī)認為肝主筋,所以肝氣不通,身上有寒氣,就很容易導致抽筋,這種情況下,我們一般需要在疏肝解郁的同時,溫通經(jīng)脈。
疏肝解郁的中成藥比較常見,比如柴胡舒肝丸,逍遙丸等等,但是溫通肝經(jīng)的中成藥比較少,劉醫(yī)生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兩味藥的小方子,一味是香附,一味是玫瑰花,都入肝經(jīng),可以起到疏通肝氣,散寒解郁的作用,大家可以參考。
以上就是劉醫(yī)生今天分享的內(nèi)容,具體的用藥,需要在醫(yī)生的辨證指導下進行。
大家有其他想要了解的健康知識,可以在評論區(qū)告訴我,我有時間就會給大家解答。
我是劉醫(yī)生,我們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