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我來講講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語文園地的詞句段運用版塊怎么寫。
先看題目:
讀下面的句子,說說加點的部分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再從后面的詞語中選擇一兩個,發揮想象,仿寫句子。
1.鎮上的人排著隊來到撒切爾法官家,摟著兩個獲救的孩子又親又吻,······淚水如雨,灑了一地。
2.過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節眨眼就到了啊。
3.他大吼了一聲,大山都抖了幾抖。
(餓 安靜 厚 盼望 喜歡)
很容易就能看出,這三個例句都使用夸張的修辭。第1句中的“淚水如雨”,夸大了淚水的數量;第2句中的“春節眨眼就到了”夸大了時間流逝的速度,第3句中的“大山抖了幾抖”,夸大了大吼的效果。
一般來說,夸張這種修辭一般分為夸大,夸小和改變時間軸三種類型,相信很多同學在平時學習的時候聽自己的老師講過很多遍。但是我今天要講一種特別的分類方法,即分為原因、表現(或感受)和后果。
比如說課本上的例子“淚如雨下”與“眨眼就到了”可以視為事件的外在表現和感受,而“大山都抖了三抖”則可以視作大吼這個動作產生的后果。
至于原因這種類型,借用第一個詞——餓來舉例,可以寫成這樣:
他吃起飯來狼吞虎咽,仿佛自出生以來就沒吃飽似的。
在這個例子中,“自出生以來就沒吃飽”是造成主人公狼吞虎咽的原因。
用這三種類型,課本上其余的詞語就可以寫成:
餓:
還沒放學,我的肚皮就餓得像一張紙。(表現)
安靜:
班級沒有一丁點兒聲音,似乎所有人都被神仙施了禁言咒。(原因)
班級里安靜得掉一根針都能聽到。(表現)
自習課班級里安靜極了,不知道的人還以為班里的同學集體逃課了呢。(后果)
厚:
他的臉皮厚得像一堵城墻。(表現)
這本書太厚了,讀完它估計我已經兩鬢斑白。(后果)
盼望:
我翹首期待著爸爸回來,目光似乎要將遠處的樓房射穿。(后果)
我扳著手指頭計算爸爸回家的日子,那段時間簡直度秒如年。(感受)
喜歡:
為了得到這個洋娃娃,我把這輩子的好聽話都跟媽媽說完了。(后果)
自從看了這個洋娃娃一眼,我的腦海中一天24小時都在想著它。(感受)
你學會了嗎?
我是李老師,關注我,一起探索更多寫作文的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