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健康女性來說,自青春期開始,每隔30天左右的時間,就會來一次月經。每次來月經的天數一般為3~7天,出血量保持在30~50ML。
只是在日常生活當中,有不少女性會出現經期縮短以及經量減少的現象,甚至會出現月經只有1~2天就會干凈的現象,這是怎么回事呢?
經期縮短、月經量少的原因有哪些?
一、卵巢功能衰退
如果反復出現經期縮短以及月經量少的現象時,一般與卵巢功能衰退有關,比如出現卵巢早衰現象。
因為月經的形成與卵巢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子宮內膜會受到卵巢分泌出的激素的影響,從而開始周期性的增生、脫落與出血現象。
一旦卵巢功能衰退,就會導致分泌出來的激素水平下降,從而影響到女性的月經。那么患者就會出現經期縮短,以及經量減少的情況。嚴重時,甚至會出現閉經的現象。
二、長期負面情緒
如果女性長時間處于負面情緒當中,很容易出現肝郁氣滯現象。這樣一來,就會影響到整體的血液循環,從而導致女性出現氣血不通暢的情況。那么在來月經的時候,女性就會因為經血流通不暢,而出現經期縮短以及經量減少的現象。
三、體內營養缺乏
體內營養元素缺乏,是導致很多女性月經周期變短以及經量減少的主要原因。如果女性體內的體脂含量非常低,就會出現氣血不足的現象。那么,勢必會影響到女性的月經,從而出現一系列月經量減少現象。
四、患有子宮疾病
比如說在患有子宮粘膜下肌瘤、子宮內膜息肉,或者是子宮內膜增生等子宮疾病的時候,子宮內膜就無法完成正常的增生脫落。女性就會出現月經量明顯減少,以及經期縮短的情況。
由此可見,導致女性經期縮短以及月經量減少的原因,與患有一些卵巢子宮疾病有關。另外,長時間出現負面情緒和缺乏營養元素,也是導致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那么出現這種現象的時候,到底該怎么調理呢?
經期縮短、經量少該怎么調理?
一、藥物治療
在出現經期縮短以及經量少的情況時,女性一定要快速就診,并且根據病因給予相應的藥物治療。
譬如可以服用一些中藥或者是中成藥,能夠起到促使經血排出的作用。如果出現宮寒血瘀現象時,也可以適當的服用一些暖宮驅寒的藥物,達到緩解癥狀的作用。
二、飲食調理
大部分女性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與體內氣血不足或者是身體受寒有關。
那么,就可以適當的多吃一些能夠起到調理氣血的食物,比如說一些紅色食物,紅豆、花生、紅棗、枸杞或者是紅米。可以用這些食物熬粥,或者是煲湯飲用,有著較好的調經效果。
總而言之,導致女性經量減少以及經期縮短的原因,一般與錯誤的生活、飲食等習慣有關。另外,在患有一些婦科疾病時,也會導致這些癥狀的出現。
所以說,一旦出現這些問題,必須在醫生指導下,采取相應的治療方法進行治療。另外,要調整好自己的飲食、情緒、睡眠。更要注意身體保暖,避免受寒,能夠有效改善這些經期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