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于運動,這句話經常聽大家像喊口號一樣脫口而出,一些養生達人更是把這句話落實到行動上,認為運動會讓人健康,會延長壽命。但近幾年一些養生的朋友開始推崇一個理念——養生在于靜止。
很多人又覺得延緩壽命就像長壽的動物一般,重點在于靜止不動,以不變應萬變,這就出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說法。
很多人更是議論到底哪一種方式更加的健康靠譜,我們就一起來解惑,或許你也能夠從中獲得不一樣的知識和見解。
01
是運動養生還是靜止長壽?研究:每天多走3分鐘全因死亡率下降22%
從理論上來說,無論是運動還是靜養,想要長壽都缺一不可,只不過動物不是指每天不停的運動靜止,也并非是坐著一動也不動。
所謂的運動——指的是適當的鍛煉肌肉和臟器,提高身體免疫力。
所謂的靜止——主要指修養,心靈,脾氣和性格。
運動不但可以讓你延長壽命,同時也可以預防疾病,在《Circulation》雜志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人體滿足一定的運動時間和運動量運動,就可以逆轉心臟老化和久坐不動帶來的傷害,也就預防了一系列的心臟病。更關鍵的是運動時人體肌肉不斷的收縮,需要大量的能量和氧氣,提高人體心肺耐力,增加脂肪消耗,起到防肥胖降血壓,抗衰老的作用。
《柳葉刀》也曾發布有關運動的最新研究報告;只要能夠保持運動,即便是每天運動時間達不到30分鐘,也能夠降低死亡率,延長壽命。就算是每天多走3分鐘,全因死亡率下降22%。
當然我們也要學會靜止,烏龜靜止不動可以延長壽命,但是烏龜一生當中5/6的時間在睡覺,烏龜沒有肋間肌肉,所以不好養,可以剩下大量的能量,再加上細胞分裂是人類的兩倍左右,高達110代,所以它的最長壽命可以達到200多歲,然而人類最長壽只能達到100多歲,所以烏龜的壽命長是基因決定的,跟運不運動無關。
對于人類來說靜止不是指不運動,主要是調節一個人的心態,思想讓你緊張的神經,放松調節到氣血循環最佳狀態,改善心腦血管健康預防一些疾病,更有利于延年益壽。
02
靜養更多的是一種心態,一種生活狀態
靜養也并不是局限于打坐,也不是一天什么都不干,靜神其實是一種更好的狀態和心態,很多人狹義的靜養,是指把所有的意念拋空,氣沉丹田,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
但是靜養又不拘泥于這種形式晨練,傍晚散步,出去遛彎,下下棋,喝喝茶,都可以讓你保持一個好的心態,這都是靜養的方法,讓自己忘掉一些煩惱壓力,也是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影響我們壽命的不僅僅是運動和靜養,我們的壽命,首先是基因決定的。
03
推薦揮拍類運動——非常鍛煉人的反應能力、協調能力、爆發力
《英國體育醫學雜志》中的研究指出,平時可以堅持揮拍類運動,可有效降低全因死亡率47%,這項運動可以更好的保護心血管健康,收益最高、延壽第一的運動,保護血管、降低心血管風險的能力非常高,這個榮譽頒給它是當之無愧的。
很多人或許看過訓練的網球,乒乓球他們都是從對面發出來,運動員需要不斷地蹦跳,轉身接球,通過訓練,人體的肌肉關節,眼睛手都可以快速的配合達到頂峰,代謝能力會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