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杭州網
反復頭暈
病因追溯到20年前
一年前,50多歲的老顧出現不明原因的頭暈,還伴有惡心、嘔吐癥狀。老顧的頭暈還有一個離奇的特點:經常在他走路的時候發作。當他頭暈難耐時,坐下來休息幾分鐘又能得到緩解。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他一直忍著沒去醫院看。
老顧的頭暈實在太過頻繁,已經影響到正常生活,他終于去醫院就診。當時接診的醫生將老顧的癥狀判斷為顱神經炎,建議他住院檢查。在住院期間,做了頭顱磁共振檢查,并沒有發現什么異常。
住院期間,老顧的頭暈有所緩解,于是就準備出院。誰料到,一出院,頭暈的老毛病又發作了。輾轉多家醫院反復就診,老顧已經被折磨得苦不堪言。
又過了半年,因為感冒,老顧的頭暈再度厲害起來。他這次來到浙大二院神經內科就診,醫生在詢問病史時發現:老顧之前曾有過中耳炎,就請耳鼻喉科的常惠玉主任醫師來會診。常惠玉一問,才發現老顧20多年前有左耳的反復流膿史。
“病人自己知道左耳的聽力比右耳差一點,但因為近幾年沒有耳道流膿及聽力進一步下降,就沒有引起重視。”常惠玉說。她趕緊給老顧做了耳內鏡檢查,發現老顧的左側鼓膜緊張部大穿孔,聽力檢查中發現老顧的左耳出現混合性耳聾。
這時,常惠玉給老顧做了顳骨CT檢查,終于找到了老顧頭暈的“致病元兇”:左側慢性化膿性中耳炎膽脂瘤,已經破壞到了左側的半規管骨質,引起內耳的迷路瘺管。
這種中耳炎
會引起嚴重并發癥
“慢性化膿性中耳炎分為兩類,一類是單純型的,還有一類是膽脂瘤型中耳炎。”常惠玉解釋到,“膽脂瘤并不是腫瘤,只是一種炎癥,但是既然帶了一個‘瘤’字,就說明它的生長異于常規。它會破壞周邊的骨質,引起迷路瘺管,就會導致頭暈。”
常惠玉馬上給老顧安排了左側乳突開放手術,在術中修復了老顧的迷路瘺管,并進行了自體聽小骨的重建。
在老顧術后麻醉清醒時,常惠玉去看望他。“常醫生,我感覺我整個人的狀態都不一樣了!”老顧的欣喜溢于言表。到目前為止,老顧的頭暈再也沒有發作。
為何老顧的頭暈一直被誤診?常惠玉分析:“老顧的病癥其實并不典型。他沒有持續性的耳道流膿,也沒有在鼓膜的松弛部或緊張部邊緣出現穿孔及白色豆渣樣帶有明顯臭味的分泌物,這些都是膽脂瘤型中耳炎的典型病癥。因此剛開始醫生都誤認為老顧是單純性的中耳炎,沒有考慮到耳源性的頭暈。”
常惠玉表示,膽脂瘤型中耳炎可能會造成很嚴重的并發癥。老顧還是幸運的,只有頭暈的癥狀。如果破壞了顱底的骨質,致使細菌進到顱內,就會引發腦膜炎甚至是腦膿腫。若破壞了中耳里的面神經骨管,就會引起面癱。
“如果出現不明原因的頭暈,還曾有中耳炎病史,不要忽略可能是耳源性頭暈。”常惠玉提醒這樣的病人可以早日前往耳鼻喉科就診,做耳內鏡、聽力及顳骨CT檢查,盡早發現、及時治療。
來源:浙醫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