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故事。在螞蟻堆里面,如果有一只螞蟻死了,那么它身上就會分泌出一種激素,其他螞蟻聞到這種激素以后,就會把這只死去的螞蟻抬出去。這是一個很簡單的行為,但是科學家做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他們把死去的螞蟻分泌的這種激素給提取了出來,然后把它抹在了活的螞蟻身上,結果發生一件很有趣事情,那就是其他螞蟻仍然會把這只活的螞蟻給抬出去,不管這些被抬出去的螞蟻大喊大叫,或者拳打腳踢。就像是在這些螞蟻身體里面安裝了一種應用程序,只要嗅到這種激素,就會立馬就會啟動對應的執行程序,不管外界的環境或者現實真實情況如何的。
你可能會覺得,哇,這群螞蟻太傻了,連這個活生生的螞蟻都看不到嗎?就盲目的去做一些看起來很傻的行為。但是別那么快的嘲笑螞蟻,其實我們人類也差不多。
在《窮查理寶典》里面提到,人類的大腦也存在很多這種過度簡化的程序,這些過度簡化的程序有些是人類進化過程中余留下來的,有些是我們從小到大形成的。這些簡化程序會讓我們判斷失效,做出一些錯誤的行為,甚至是被欺騙愚弄。
在《窮查理寶典》這本書里面還提到一個類似的實驗。一個魔術師,讓一群人坐在凳子上,這群人面前有一個30多米高的鐵塔,讓然后魔術師用布一遮,過個10秒鐘。幕布掀開,鐵塔不見了,大家都在驚呼,哇,太神奇啦!簡直不可思議,這么高的鐵塔就從大家的眼皮子底下被變沒了!
但真實的情況是什么呢?原來,觀眾的座位在表演的過程中是在慢慢的旋轉移動的,但是這個旋轉的頻率很小,小到人們幾乎察覺不到。魔術開始的時候,鐵塔是正對著大家,但當魔術師把幕布蓋上,然后再掀開的時候,其實觀眾的座位已經旋轉到了鐵塔的背面,大家錯以為是鐵塔不見了,其實是觀眾的位置變了。這說明我們大腦很難察覺到一些細微的變化,從而會受到欺騙。
我們日常生活中其實很多人也體驗過這種欺騙實驗。當我們把兩只手分別放在一個盆里,一個盆里是熱水,另一個盆里是冰水。然后把兩只手同時抽出,立即放在溫度相同的兩個水盆里面,雖然盆里的水的溫度是一樣的,但你自己的感覺是,一個盆是熱水,另一個盆裝的是冰水,感覺和客觀實際是不一樣的。可以看出,我們人類在認知和感知上也都有很多類似的簡化程序,很容易受到欺騙和愚弄。
那如何才能讓我們盡量避免簡化程序的愚弄,在認知上做出更好的決策和判斷呢?查理芒格在《窮查理寶典》一書提到:我們之所以很容易被欺騙,是因為我們沒有掌握更多的普世智慧,也就是我們頭腦里面只有那個簡易的程序,遇到事情除了執行這個程序以外,我們不知道還有其他程序可以啟動。
所以為了克服我們人類進化中自帶的或者是我們從小從小到大養成的一些習以為常的簡易程序,查理芒格要求我們去學習各個學科的重要思想模型。比如數學中的復利模型、心理學中的回饋模型等等,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把這些規律模型拿出來,逐一對照檢查,思考一下我是不是受到了這些模型的影響,有沒有更符合規律的模型,以各個學科的重要思維模型作為我們判斷和決策的依據。
比如心理學里面就有一個從眾心理模型。就是我們很容易相信,只要大家都去做的事情,我也要去做,不然就會落伍。前段時間我媽去菜市場買菜。她回來給我講,我今天去菜市場看見有很多人都圍在一起買那個蘋果,然后我就感覺這個蘋果肯定很好吃,這么多人都在買,于是也湊過去買了,結果買回來發現這個蘋果很一般,可能還沒平時水果店買的好吃,那為什么她在菜市場的時候會去買呢?其實就是一個從眾的心理。
如果我們能提前學習了解到這些思維模型,知道大家都去做的事情,不一定就是好事情或者都是對的,那可能就不會去買了。那可以怎么做呢?方式也那很簡單。管他人多不多,直接走過去說老板來分一塊蘋果讓我嘗一嘗。嘗了以后自己有親身感受,有客觀數據,覺得好再去買,肯定錯不了。
學習了解各個學科的一些重要原理或者理論,把它應用到實際生活里面,融合進我們的生活和學習中,可以讓我們更好的進行決策和判斷,最起碼讓我們不輕易被別人欺騙,因此我強烈建議大家去讀一讀《窮查理寶典》這本書,學習用更基礎更普世的原理和規律作組武裝我們的頭腦,讓我們過上更加從容理性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