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那會兒,戴著紅纓帽子的清兵燒殺搶掠,洋鬼子們拿著洋槍到處作亂,再加上義和團地方土匪,百姓真是民不聊生,到處都是饑寒交迫的難民。
雖說外面四處兵荒馬亂,可是小籬笆村身處大山之中,就是這個鳥不拉屎的窮地方,百姓日子過得倒也清凈。
那天大老劉他媳婦要生孩子,接生婆剛剛進屋的時候,正好是正中午外面老大的太陽,可等孩子出來以后,正趕上這會兒天狗食日,屋子里一黑就看不見人了。
接生婆抱起剛出生的孩子,臉貼臉瞅了半天說:
“剛才看著還挺好的,咋這會兒越瞅越黑呢?”
等接生婆緩過神來,這才發(fā)現(xiàn)屋里已經(jīng)黑的啥也看不見,嚇得接生婆差點把孩子給扔了,他還以為是自己的眼睛瞎了呢!
大老劉沒啥本事,就是靠坡上那點荒地種糧食過日子,家里日子過得本來就緊吧,沒想到媳婦兒生下孩子以后,得了產(chǎn)后風(fēng),沒多久,身體就開始發(fā)麻疼痛。
由于沒錢請郎中,半年后的一天,媳婦撇下了他們爺倆,就撒手死了。
沒女人的日子本來就不好過,一個大男人還帶著一個未滿周歲的孩子,啥活兒也干不了,也就沒了收入。
大老劉自己吃糠咽菜,這沒什么。
可這孩子,該怎么辦呢?
就在大老劉一籌莫展的時候,這天一大早,他醒來打開房門,卻發(fā)現(xiàn)門口放著一個饅頭。他很是納悶:
要是別人可憐我,至少送饅頭的時候也會告訴我一聲,怎么會不聲不響的呢?再說了,我這院子的大門也是插著的啊?
從此以后,每天大老劉醒來的時候都會發(fā)現(xiàn)自己門口有一個饅頭或是幾塊點心,有時候大老劉開房門的時候,竟然發(fā)現(xiàn)門口還放著一只被咬死的山雞。
有了吃食自然是好事,可這些東西是哪里來的呢?也沒聽說誰家丟東西啊?
后來孩子漸漸的長大,有時候大老劉會將孩子鎖在家里,自己出去到地里去干那些零活,也好貼補一些家用。
這天大老劉干活收工準(zhǔn)備回家,那地主也是個心善之人,知道大老劉帶著個孩子不容易,就給了他幾個玉米餅子。
等大老劉拿著玉米餅子回到家時
忽然——
他聽到了屋子里的孩子發(fā)出了咯咯的笑聲。
這是哪位好心的鄰居在幫我看孩子嗎?
可是,再看看門上的鎖頭鎖得好好的。
這是怎么回事?
大老劉就捏手捏腳的來到了窗臺,就著窗戶紙上的一個窟窿往里一看,原來是一只花貍貓。
雖然現(xiàn)在都管這種動物叫小熊,但是那個時候當(dāng)?shù)氐娜司凸芩谢ㄘ傌垺?/p>
這只花貍貓正在和孩子嬉鬧著,這下子大老劉全明白了:
以前的那些饅頭,點心還有山雞,大概都是這只花貍貓叼來的。
看到這個場景,大老劉的眼眶都濕潤,想起了以前的那段往事……
大概三年前,那時候媳婦剛生下孩子不久,雖說身子骨弱點兒,但是也能勉強自己照顧自己,正是麥?zhǔn)盏募竟?jié),大老劉就去地主家做短工和山坡上的麥子。
等他割到地頭田埂的時候,他看見田埂上有一只花貍貓,它也不跑,正用乞求的眼光看著自己大老劉。
走過去一看,原來是花貍貓的一條腿被捕獵的夾子給夾住了,媳婦兒剛生過孩子,此時多需要營養(yǎng)啊,只不過這個念頭在大老劉腦海里就是那么急,閃了一下,然后苦笑著說道:
“哎,俺媳婦兒剛生下孩子,大老劉我想要積點德,保佑她們母子平安,我放你走吧。”
說著伸手就掰開了捕獵夾子,放走了花貍貓。
自從大老劉媳婦去世以后,這花貍貓捕到山雞什么的,就悄悄地送過來,實在是補不到了,就去山神廟里叼供品,孩子大了些,大老劉去給地主家干活的時候,這花貍貓就過來陪孩子玩。
真是沒想到大老劉當(dāng)初的一個小小善舉,這花貍貓竟然報恩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