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言為心聲。”
一個人是否尊重我們、重視我們,從他的言語中就可以聽出來。
在微信上,有的人總喜歡以“忙碌”為借口,他們或者干脆不回復別人的消息,或者拖了很久,才去回復別人的消息。
如此做法,往往證明他們對一段關系并不在意。
事事有回應一個人是否靠譜,看他如何回微信消息,就知道了。
真正靠譜的人,即使很忙,他們也會抽時間回復對方的消息。
尤其是發現對方的消息是重要的,他們更會及時回復。
不管是拒絕,還是同意,他們都會給對方一個確定的消息,不會讓對方白白等候。
不靠譜的人,回復別人的消息,總是隨自己的心情。
他們不管對方的事情是否緊急,只要他們不樂意回復,便會“已讀不回”。
一個回微信“隨緣”的人,旁人不敢依靠的。
靠譜的人,看似是在對他人負責,事實上,他們是在對自己的人品負責。
最終,他們得到的,是眾人的信賴與尊重。
不靠譜的人,隨心所欲的做事,從來不考慮他人的利害。
最終,他們換來的,是眾人的鄙棄。
所謂:“細節見人品。”
一個人在微信上,能夠事事有回應,那么,這樣的人在現實生活中,也往往是值得托付的人。
回復不敷衍真正在乎我們的人,總是有足夠的耐心,來傾聽我們的煩惱。
他們愿意盡量的去理解我們的心情,并且給予安慰。
不在乎我們的人,總會認為我們之所以煩惱,是因為矯情。
他們懶得去理解我們的心情,總會以最簡單的方式,來應付我們。
面對這樣的人,再多的傾訴,也難以得到他們的理解與安慰。
很多時候,我們傾訴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發泄心情,更是為了解決問題。
在乎我們的人,會與我們一起,仔細地分析問題,以求得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這樣的交流,最終會使我們得到啟發,讓問題得到解決。
不在乎我們的人,懶得去分析我們遇到的問題。他們或者會直接表現出一副“愛莫能助”的樣子,不發表一點意見,或者會一味地指責我們的“缺點”,來表現他們的“關心”。
這樣的交流,我們不會得到任何有價值的東西,甚至還會令自己更加“迷惘”,更加不自信。
“惜我者,我惜之;敷衍我者,我棄之。”
人生短暫,沒有必要在不值得的人身上,浪費時間。
選擇與“認真對待”自己的人深交,才是明智之舉。
回復有溫度《殺死一只知更鳥》中說:“你永遠也不可能真正了解一個人,除非你穿上他的鞋子走來走去,站在他的角度思考問題。”
有的人,一旦聽到別人“不合理”的言論,便會惡語相向。
如此做法,不但會傷害到其他人,更暴露了自身修養的低下。
內心溫暖的人,在聽到他人不合理的言論時,不會急于反駁、攻擊,而是會試著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很多時候,當我們站在對方的角度上,去思考問題,就會發現,對方“不合理”的言論,一下子就變得“合理”了。
古語云:“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內心溫暖的人,會考慮他人的感受,他們不會以指責、反問的語氣,去回復他人的話語。
他們習慣以商量、溫和的語氣去溝通,所以,別人更樂意與他們交流。
很多時候,“惡聲惡氣”不但不利于溝通,反而會制造更多的矛盾。
出言有尺,說話有溫度,是一個人最頂級的修養。
結語:孔子說:“擇不處仁,焉得知?”
一個人如果不能擇善而交,那么,他是算不得明智的。
事事有回應的人,是對他人負責的人;回復不敷衍的人,是有情有義的人;回復有溫度的人,是溫暖善良的人。
選擇與以上三種人深交,是最好的養生方式。
與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