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先就是艾灸的適宜和禁忌
問題1:所有人都適合艾灸嗎?
在介紹某個癥狀的艾灸方法時,有人會問,這是所有人都適用的嗎?
當然不是,人們對于艾灸也是有適宜和不適宜之分的。陰虛之人,是不建議艾灸的。
給大家打個比方,想象一下,一個火堆上燒著一鍋水,這里的火堆就是我們體內(nèi)的陽氣,上面鍋里的水,就是體內(nèi)的陰液,陽氣的蒸騰、氣化和推動作用,保證陰液在體內(nèi)正常運行。陰虛,就是鍋中的水少了,而下面的火是正常的,此時,相對的,火就大了。這時重要的是,要把鍋里的水補上來,那么就恢復正常了,而不是改變下面正常的火堆。
有了這個畫面,大家對陰虛不適合艾灸就更好理解了吧。
艾灸的原理,是通過艾火的熱量,來達到疏通經(jīng)絡、補益機體的目的。而對于陰虛之人,就像是增大了鍋下面的火堆,火壯了,蒸騰作用就會加強,就會加重陰虛的癥狀。
同樣,體內(nèi)有熱的,就是鍋下面的火過旺,再用上艾灸,就如同加上一把柴草,會給身體造成更大的負擔。
大家在看到相關(guān)癥狀的艾灸方法時,總想自己是不是也是這樣的情況,也得艾灸艾灸?大家一定別忘了,先想一想自己的體質(zhì)是否適合,然后再進行艾灸。
問題2:那陰虛和有熱的時候就是絕對的不能艾灸嗎?
其實,陰虛也是可以艾灸的,但是需要通過專業(yè)的艾灸師采用相應的手法來完成,是要經(jīng)過系統(tǒng)學習的。所以不建議非專業(yè)人士在陰虛有熱的情況下用艾灸,是因為沒有經(jīng)過系統(tǒng)學習,自己很容易把握不好艾灸的程度,容易造成上面說的傷及陰液的狀況。所以陰虛體質(zhì)的人,不建議大家自行艾灸來調(diào)理身體。
二、艾灸雖好,但也要適度使用
有的人覺得,既然艾灸作用這么好,自己又是適合的體質(zhì),就想快點好,于是天天艾灸,上來就猛攻,這樣是不對的。
艾灸調(diào)理身體是需要一個過程的,同時也是給身體一個調(diào)整的時間。天天艾灸,起初會覺得很好,而更多的,是容易艾灸過度,傷到陰液,造成“上火”的表現(xiàn),這就與起初的目的相反了。
因此,在艾灸時,要有間隔時間,一個是給自己觀察療效,一個是給身體留出調(diào)整的時間。可別想著能快點好,就私自改變艾灸的頻次,每個療程有的是幾天,有的是十幾天,這些是因人而異的。剛開始艾灸的時候,每次艾灸時間不宜過長,之后可以循序漸進地逐漸延長艾灸的時間。
三、什么時間艾灸比較好?
對于白天需要上班的人,可以在下班后艾灸嗎?
在一天當中,早上大自然的陽氣是升發(fā)的,到中午午時最旺,而后逐漸減退。人體之氣與自然界是相通應的,需要補益陽氣的人群可以選擇在上午時段進行艾灸。一般來說,日中是一天中最適合艾灸的時間。
那么,對于白天沒時間,下班后才能有自己的時間的人,想在下班后艾灸,這個時間就是越晚越不宜艾灸。如果太晚,艾灸的陽熱之氣容易造成夜晚陽不入陰,而引起失眠。
四、艾灸要注意補充水分
艾灸時或者艾灸結(jié)束后,建議要喝一些溫開水(不可喝冷水或冰水),夏天也是。在艾灸時,會消耗體內(nèi)的津液,喝溫水能夠補充消耗,同時也有助于身體的代謝。
艾灸完,如果出現(xiàn)疲勞、乏力、精神不濟,屬正常現(xiàn)象。此時身體在進行休整,可稍事休息,不必擔心。
五、施灸的順序
要注意施灸的順序: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應按“先背部后胸腹,先頭身后四肢”的順序進行。
對于皮膚感覺遲鈍者,注意施灸溫度的調(diào)節(jié),可以用食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兩側(cè),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溫度。這樣能做到既不致燙傷皮膚,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艾灸要循序漸進,初次使用灸法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劑量,以后再逐漸加大劑量,不要一開始就大劑量進行。
艾灸方法雖好,可是不能隨意應用,要根據(jù)自身的情況來判斷。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調(diào)理方式,這樣對自己的身體才是最好的。希望大家在學習艾灸方法時,不只是知道一下艾灸某個穴位適用調(diào)理某個狀況,還要多多了解學習相關(guān)艾灸的方方面面的細節(jié)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