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計在于春”,春天來了,鳥語花香,春意盎然,大地一片生機勃發,冬眠的小動物都蘇醒了過來,到處尋找食物,雨水增多,小草樹枝也開始萌芽,許多鮮花開放,人們換上單薄的衣服,早晚溫差正在逐漸縮小,一個新的節氣輪回又正式開始了。
每年的春天,采摘野菜必將納入我家的春游活動,春天不冷不熱,微風習習,很適合帶著孩子們郊游,呼吸一下新鮮空氣,看一看花草樹木,陶冶一下情操,那些不開心的事情也就煙消云散了,身體素質也好了。
每年摘野菜的時候,我都會挎著這個菜籃子,山坡上有許多熟悉的野菜身影,有薺菜、馬齒莧、蒲公英、面條菜、苦菜、車前草等,野菜無農藥殘留,自然生長,營養豐富,風味獨特,天然無污染,挖野菜既鍛煉了身體,又吃到了好東西。
春天挖野菜,帶你認識6種不同的野菜,清香美味,涼拌調餡都好吃
一、薺菜薺菜是一種常見高營養的野菜,也叫“野菜之王”,每年的挖野菜大部隊,首要目標就是挖薺菜,薺菜味道清香,藥食同源,全草入藥,翠綠鮮嫩,味道鮮美,薺菜的高度在10-50厘米左右,從高處看去,整個形狀好像一個蓮花寶座,非常容易辨認。
薺菜的烹飪方式也有很多種,可以涼拌、清炒、調餡,多種多樣,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薺菜是野菜,無論怎樣烹飪,都會自帶一股苦味,味道不會很大,這都是正常現象,也是它的獨特之處,非常受大眾歡迎。
二、面條菜面條菜又叫“麥瓶草”,常出現在小麥地附近, 葉片肥嫩,味甜鮮美,富含多種氨基酸和營養成分,生長環境在15度左右,耐嚴寒但是不耐酷暑,在春天的時候,尤為旺盛,是一種常見的綠色蔬菜。
面條菜最常見的做法就是蒸著吃,淋一些芝麻香油,放少許的面粉,抖干凈之后,上鍋大火蒸6分鐘即可,出鍋淋入適量的蒜末和調味,鮮香美味,營養解饞,既可以當飯,又可以當菜。
三、馬齒莧馬齒莧對于在農村生活過的小伙伴來說,可真的不算陌生,馬齒莧從春天能一直長到夏天,生長能力強,即使連根鏟除,只要下過一場雨,就會立刻死灰復燃,要想徹底鏟除馬齒莧,要連根鏟除,然后倒立過來,這樣一曬就死了。
春天的馬齒莧是可以食用的,取其最鮮嫩的部分,生食、烹食均可,馬齒莧由于是野菜,自動一股子味,適應就好,同樣馬齒莧還有豐富的營養,燉菜、涼拌均可。
我喜歡在春天的時候,采摘一些鮮嫩的莖葉,回到家洗凈剁碎,和面粉混合起來,倒入2個雞蛋,攪拌成面糊,烙成松軟的小餅,特別好吃,沾蒜蓉醬汁,太好吃了。
四、蒲公英蒲公英又叫“婆婆丁、黃花地丁”,蒲公英變老以后,會長出自己的果實種子,也就是我們小時候玩耍的小游戲,用力一吹,種子就會隨風飄曳,好像“降落傘”一樣,落到哪里,哪里就是自己的家,第二年繼續發芽,孕育出新的生命。
蒲公英嫩芽的時候,是可以食用的,而且營養價值不低,含有大量的維生素以及微量元素,還有一定的藥用價值,最佳吃法就是涼拌,搭配一些蒜末,別提多好吃了,除此之外,蒲公英還可以炒茶泡水喝,綠色無污染。
五、灰灰菜灰灰菜是一種常見的野菜,通體很好辨認,生活在農田、菜園附近,全身草綠色,嫩芽時可以采摘葉片吃,等老了就變成雜草了,如果家中有養殖動物的,那最合適不過了,可以喂養羊、小兔、小雞、小鴨等。
咱們端上餐桌的話,主要烹飪方式就是涼拌,采摘最鮮嫩的葉片,摘洗干凈,用沸水焯燙一分鐘,撈出控干水分,放入蒜末、生抽、香醋等調味,美味的涼拌野菜就好了。
六、麥蒿播娘蒿,老百姓都喜歡叫麥蒿,現在進入春天了,麥蒿又到了旺盛期,它喜歡生長在小麥田地中,和麥苗爭搶養分,在噴灑農藥之前,人們喜歡采摘一些,回家調餡包餃子、涼拌、炒雞蛋,都特別的好吃,有野菜獨有的清香味道,噴灑完農藥,就不能吃了。
小麥即將進入返青期,要進行灌溉和噴灑農藥,采摘麥蒿吃,一定要趕在噴藥之前,農藥帶有一定的危險性,不要輕易嘗試。
麥蒿餡餃子,摘洗干凈,過水焯燙一遍,與肉餡調在一起,煮熟后鮮香美味,營養豐富,麥蒿本身存在一定的苦澀味,需要進行焯水,多攥洗幾遍。
以上6種野菜都是常見的品種,也是可以正常食用的,完全沒問題,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應該根據自身體質進行嘗試,另外,不認識的野菜千萬不要挖,避免食物中毒。
現在很多人都搬進了城市,農村的野菜一度成為了香餑餑,很多老人早晨挖薺菜,中午去小區門口售賣,一天收入近百元,又輕松又有成就感,識貨的一次性包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