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有很多人不愿意承認自己不行,而是說專業不行;因為有很多人不愿意承認專業不行,而是說人不行。
這個事情很容易解答,遵從2/8定律,不管是在任何行業里,成功的永遠是少數人。
所以沒有成功的人對這個事情嗤之以鼻,成功的人也不想別人來分這口蛋糕,故而出現了勸退論。更有的形成了自己的理論套路,產出了勸退三步曲,成為職業勸退師,寫下勸退小故事。
結合前端工廠冷卻液、冰冷板床女朋友,告訴你學機械就是進廠子,從此生活只有工服、銑床,那有些同學就是經歷過這些日子,他們表示說的很不錯,大家不要學機械,學了就進廠子,月薪3500沒有女朋友。
然后你打開他的主頁,不如來學JAVA,做個IT程序員,要不就是去哪學了大數據,轉身投入深信服,拿起了年薪20W的工資,雖然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是你看著心動么?
確實,在今天的市場環境下,大多數人在從事傳統機械制造業時,無論是工作環境、工作時長、工資比例都沒有辦法和IT互聯網相比。
比如他們之前舉例的大國工匠里的閆彩霞,在個人領域里獲得諸多成就,最后在記者采訪的時候,居所里居然沒有多于可坐之處。
又或者對比隔壁同專業計算機的同學,畢業8K,2年1.5W的薪資漲幅,覺得自己做這行實在是暴殄天物,早知道就應該去學計算機。
歸根結底,還是“錢”一字鬧得,其實他們不是覺得機械專業不是不行,而是在薪酬上給得太少,讓他們在看到樓市的漲幅、孩子的生活費、學費拉近和同齡人的生活差距的機會越來越小,所以給出了勸退之言。
但是這個專業真的不行么,其實并非如網上所說,都是那么不堪,總有人能獲得與之匹配的薪酬,有的人在醫療器械大放異彩,有的人在手機、航拍器類目做結構設計一樣是年薪幾十,有的在央企躺平,不用下工廠,865偶爾加班,只畫圖紙。
所以,評價一個專業怎么樣得看你關注得內容方向是什么,你關心“錢”,那目前得市場環境來說,IT金融確實是普通人最容易積累資產得專業,沒看那些高管子弟都去搞互聯網金融了么。
你關心“愛好”那么就根據自己得興趣去學習就好,機械可以考研,考博,就是研究方向不能是傳統類目,不然確實錢景不理想。
如果你又不想考研,想早點就業,那么通過軟件去做旁人眼里得畫圖師,真的比較容易獲得比較不錯得薪酬。
比如CATIA得助理工程師(實習生)差不多也能拿到7-8K得OFFER,UG去做摸具設計可能會低一些,SW做非標可能也不會太高,但是根據自己得項目經驗可以考慮在1-2年后,又熟練得項目之后,要1-1.3W得薪酬。
如果不想畫圖了,就看自己對整個項目流程得熟悉程度,轉向做項目管理,有什么是比管理更舒服得呢,張張嘴跑斷腿~
至于這個專業到底好不好?我得意見是沒想的那么好,也不想知乎說得那么爛。
比較騰訊也有不要計算機畢業得學生了,風水總是輪流轉,誰知道你學習結束了,計算機還是不是那么吃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