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聊到女性設計,很少有人聯想到汽車。因為在多數人的觀念里,汽車是男人的最愛,理應由男性設計和創造。
而如今,這種界限正逐漸被打破,很多汽車的設計工作,也由女性主導。
而且,隨著時代的發展,女性參與度越來越高,很多時候,你根本分辨不出哪一款車是由她們設計的。
比如第二代本田NSX,實車看起來相當有攻擊性,線條鋒芒銳利,人們很難將它跟“柔弱女子”聯系在一起??墒?,它的確由一名女性主導了外觀設計——就是大名鼎鼎的Michelle Christensen。
NSX和Michelle Christensen
女性設計的車≠看起來“女性化”,畢竟優秀的設計,是跨越性別、種族和時空的。
那么,哪些車由女性設計?她們又為何想到加入到這個行業?我們來看看她們的故事。
找回自己的“初心”Tisha Johnson,在她小的時候,就有了藝術細胞。那時,她在紙上“設計”飛船,她哥哥就幫她造出來。
看過星球大戰后,她開始給飛船加上各種激光炮,她哥哥也根據她的設計,想方設法把炮造出來…從那時起,她就愛上了交通工具相關的設計。
Tisha Johnson
然而成年后的Tisha Johnson,最初在一家百貨公司做秘密保安(防止別人偷盜東西的),理由竟是為可以用員工價買商品。
后來,又做過文員和零售工作…最終是在閨蜜的鼓勵下,才找回自己的初心,做一名設計師。
她重新點燃自己的夢想,很幸運地加入沃爾沃,從事了汽車設計的工作。在她的參與和主導下,誕生了很多優秀作品,比如現款的S90。
為了設計好這款車,她還搬到了沃爾沃位于瑞典哥德堡的總部。
瑞典平靜的生活,讓她學會化繁為簡。她曾自豪地說:“我們將一輛車上80多個按鍵和儀表,縮減至了9個,簡約又漂亮?!?/p>
同時,出于女性對兒童的關懷,她還將副駕駛改造成一個可以360度旋轉的兒童座椅,讓后排媽媽在放松身心的同時,也能隨時監護孩子。
動力源自“為女性爭氣”“優秀的設計,不應該由男人“壟斷”,還應由不同背景的人一起參與”--Susan Lampinen是一位特別重視性別平等的女性。
她認為沒有人天生就適合設計某一類產品,總是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Susan Lampine
她加入福特汽車后,曾自嘲說:“我設計的第一輛車就像一個紙巾盒”。
但經過多年的努力,她參與的車型越來越多,而且大部分都在市場上獲得了成功,包括福特探險者、銳界,還有第六代Mustang。
其實,像Susan Lampinen這樣的女汽車設計師,在職場上打拼并不容易,尤其在“男人的領域”,往上攀升需要付出更多。
對此,日產Titan皮卡的設計師Diane Allen深有感觸。
日產Titan
Diane Allen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已混跡汽車設計行業多年。
“如果你沒有那種“我要殺出一條血路”的個性,你就不會成功。你每次傾注靈魂去設計的草圖,最后貼在墻上,赤裸裸地公之于眾,就為了讓作品得到批準通過,這是個無情的斗爭。我奮斗了10年,就是為了得到一點尊重——作為一名女性,在這個領域并不容易,好在情況在慢慢好轉。”
激情來自真正的熱愛和環境當然,很多女性從事汽車設計,是源自真正的熱愛,比如前文提到的謳歌NSX設計總監Michelle Christensen。
她自稱是個“Car Geek”(癡迷于汽車的“汽車極客”),從小就受父親影響喜歡上汽車。
Michelle Christensen
“我很幸運,出生在一個“汽車世家”,小的時候我就參加過很多汽車直線加速賽,還有搗鼓我爸的Hot Rod。在我還糾結當一名時裝設計師或者到加油站工作時,我爸就讓我試試汽車設計,我很感謝他給我這個建議。”
Hot Rod
克萊斯勒第四代大捷龍的設計負責人Irina Zavatski,同樣熱愛汽車設計,她的理由很簡單。
“如果你只是一名畫家或雕塑家,人們必須要去一個畫廊或美術館才能看到你的作品。但如果你是一名汽車設計師,人們每天都能在路上看到你的作品。”
克萊斯勒大捷龍和Irina Zavatski
還有些女設計師喜歡摳細節,由于汽車是非常復雜的工業產品,有無數細節可以發揮。
比如寶馬MINI概念車的設計師Sandy McGill,她過去主要負責寶馬的私人訂制項目,接觸過各種有趣的需求。
Sandy McGill
曾經有一個客戶讓她在他的車內飾畫上鮭魚,而不是裝飾個性的木紋板。她覺得這種需求有點奇葩,但了解原因后就恍然大悟——原來客戶是做鮭魚生意的。
寶馬MINI概念車
她沉浸在汽車設計的理由是:“當車輛進入預生產階段,就是你們所看到的那種“白車身”階段,我的工作是修補每一個細節,這真的很有樂趣和挑戰性。”
寫在最后汽車的誕生,從來就離不開女性??枴け敬陌l明汽車時,如果沒有妻子“長途自駕游”的鼎力支持,可能汽車的普及不會這么快。
卡爾本茨的妻子貝瑞塔·林格
此外,如果汽車一直都由男性設計,也難有突破,大概率會是“四個輪子+一張沙發+一個手動擋”行遍天下的操作。
正因為有女性的加入,才促使更多諸如自動擋、倒車影像、駕駛輔助等便利性科技配置的普及,也讓汽車的設計更加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