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神中,闡、截兩教雖然都是以修仙為主,但在收門人弟子方面,兩教卻有著完全不同的標準。
其中截教無論男女,無論出身全都來者不拒,而闡教除了要求根行深厚之外,對所收門人還要求全部都得是男性。
如此一來,就造成了闡教上至教主元始天尊,下至楊戩所收的兩個徒弟金毛童子,清一色全都是男性的局面。
看到這里或許有人會對此提出異議,認為闡教十二金仙里的慈航道人就是女性,其理由是慈航道人就是之后的觀音菩薩,而觀音菩薩則一直都是以女性身份示人。
不可否認,觀音菩薩的前身就是慈航道人,而無論是在《西游記》中,還是在民間傳說中,觀音也一直都是以女菩薩的形象出現。
不過,就《封神演義》來說的話,慈航道人確實是個男性,關于這一點可以由他的名稱來分辨。
對于封神里的女仙人,作者一般都會用特定的名稱去稱呼她們,如:石磯娘娘、金靈圣母、三霄仙子等等,由她們名稱里的“娘娘”、“圣母”、“仙子”等稱呼就可以看出,她們的身份是女性。
還有,在三霄仙子、彩云仙子、菡芝仙這五位女仙前往西岐戰場去幫助聞仲時,封神原文以五位仙姑,五位道姑去稱呼了她們,由此可見,“仙姑、道姑”也是對女仙人的特定稱呼。
然而,再看慈航道人,封神原文對他的稱呼從始至終都是“道人”,并沒對他冠以女仙人的特定稱呼。
還有,在封神中,“道人”一詞則屬于是對男仙人的特定稱呼,如:準提道人、多寶道人等等。由此可見,慈航道人在封神中,就是個不折不扣的男性。
既然搞清楚了唯一有爭議的慈航道人性別,接下來就回到我們的正題,也就是闡教清一色都是男性,為何元始天尊不愿意收女弟子呢?
關于這一點,唐古覺得可以從封神里的兩場對戰中找出答案:
第一場是黃河陣之戰;為替慘死的趙公明報仇,三霄仙子、彩云仙子以及菡芝仙這五位女仙共同來到西岐,并在此擺下黃河陣用以對付闡教門人。
隨后,三霄用混元金斗活捉了闡教十二金仙,并將他們全都扔進了黃河陣中,不過三霄此舉也惹來了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這兩位圣人。
之后,在勸說無果的情況下,兩位圣人便決定進陣破陣救人,就在他們進陣之后,封神原文寫道:老子見眾門人似醉而未醒,沉沉酣睡,呼吸有鼻息之聲。又見八卦臺上有四五個五體不全之人。
能站在黃河陣里八卦臺上的,自然是指三霄仙子外加彩云仙子和菡芝仙,然而,對于這五位女仙,太上老君卻稱她們為五體不全之人。
第二場是哪吒對戰鄧嬋玉時;鄧嬋玉是商紂大將鄧九公的女兒,不過鄧嬋玉雖是女兒身卻巾幗不讓須眉,在伐西岐之戰中,跟隨父親一起前往征戰。
在之后與哪吒的對戰中,哪吒見鄧嬋玉是女兒身,于是便輕慢輕蔑地對鄧嬋玉說:吾乃是姜丞相麾下哪吒是也。你乃五體不全婦女,焉敢陣前使勇!況你系深閨弱質,不守家教,露面拋頭,不識羞愧。
由這兩場對戰可以看出,對于女性,無論是太上老君還是哪吒,都稱之為五體不全之人,之所以稱女性五體不全,是因為女性筋骨不全力量小,身體素質不如男性,所以才會有此一說。
當然,由哪吒對鄧嬋玉的輕蔑也可以看出,整個闡教對于五體不全的女性也都是輕蔑,而這也正是闡教不收女性門人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