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時常會遇到這樣的人,他們說話語速很快而且態度很嚴厲。
有的人一直是這種說話方式,已經養成了習慣,有的人說話說著說著就變成了這樣,而有的人只有在打電話時候才會這樣。
更重要的是,這種情況非常不容易被自己所察覺,這是一種無意識的行為。
比如:
你在家里,突然公司來電話有點事情要處理,而你的孩子卻總在你身邊問東問西,要這要那。平時耐心的你就會不耐煩了,覺得孩子打擾到了自己,甚至會厲聲呵斥自己的孩子。
你在家庭聚會,正進入情緒高漲時,突然公司下屬打電話找你有事,提出了一系列的疑惑,平時能夠循循善誘的你變得不耐煩,語氣也變得急躁起來,這點事還用問嗎?
這種平時很沉穩的人,為什么突然就變得急躁起來了呢?
因為他心里有掛礙的事情。
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你正在專心忙一件事情,其他任何事情的介入,都會成為你做這件事的干擾因素,你就會本能的表現出“排斥”心理。
反映出的態度就是急躁,因為你想早點解決干擾因素,可是你越是急躁越不容易解決事情。
那么,這時候應該怎么做?
拒絕。
你在工作,孩子“煩”你,你可以說:寶貝,等我忙完了咱們再說這事好不好?
你正在專心做事,別人電話找你,只要不是急事,你完全可以說:我正在忙,忙完了咱們再聊,好不好?
簡簡單單的拒絕,本可以解決這些事,但為什么就是不這樣做?
可能是因為不善于拒絕別人,這里先不討論敢不敢于拒絕別人的事情,要討論的是,當干擾因素出現時,為什么會變得急躁的問題。
為什么呢?
因為對自己的心性把控的不夠。
有的人遇到一點小事就火急火燎的,有的人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
還有一種人,他們在跟別人討論問題的時候,開始時語氣很平和,但是沒說幾句語氣卻越說越快,態度越來越急躁。
這些都是因為對心性把控不夠造成的。
或者可以說,急躁的時候,你是在放縱自己的心性,而放縱的結果是越來越急躁,越來越放縱。
這有什么影響呢?
放縱心性會引發情緒的變得激烈,血壓上升,神經系統過度興奮、激素分泌紊亂。
所以,這不僅對自身的心理造成影響,還會給自己的身體帶來影響。
而且,也不利于為人處世,誰會喜歡一個說話急躁、態度激烈的人呢?
如果在因為情至盛而導致言語失,那損失就太大了。
如何控制心性,使自己變得不急躁?
靜。
《道德經》說: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輕則失本,躁也失君。
厚重是輕率的根本,靜定是躁動的主宰。輕率就會失去根本;急躁就會喪失主導。
當我們內心清靜,反而會在錯綜紛雜的事物中發現其本質所在,如果你陷入急躁的陷阱,那么就會失去對事情把控,甚至會失去對自己的把控。
然而,很多人的急躁是日積月累的結果,可以說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
那么如何改變呢?
每天散步二十分鐘。
這里面有要求,不能聽東西,不能打電話,心里不能想任何事情,不能思考事情,只是單純散步而已。
就這么簡單?
看似簡單,實則非常難。
你可以抑制自己不聽書不聽音樂、不打電話、不聊天,但是,你很難控制自己不想事情,很多思緒會不由自主的冒出來。
這個方法簡單但不容易,需要長期練習,慢慢地你的心會變得越來越安靜,你的洞察力也會越來越強,至于你急躁的性格,早已逐漸遠去。
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