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前的夏天,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一個十四歲的小女孩穿著漏水的雨衣扶著掉轱轆的自行車在泥濘小路上艱難前行。。。。。。
沒錯,我就是那個小女孩,說起那天的經歷,我至今都不知道是誰把我的自行車弄成那樣的。
當天晚上下了晚自習快9點了,正好又下雨了,我背著書包,穿上雨衣去推車,就準備回家了。沒想的是意外發生了,車轱轆掉了,就連著一點點的鐵片,沒辦法當時也沒有電話,就一個人往家走,正常騎自行車20多分鐘的路程,那天晚上我用了一個多小時才到家。
走在路兩邊有人家的地方,心里不會害怕的,最主要是很長一段小路兩邊都是果園,沒有人,既打雷又下雨,滴在臉上的不知道是雨水還是淚水了,那一刻除了害怕之外,就是憋著氣,一直往前走。腳上的鞋子早已濕透了,走一步,都感覺腳在出水一樣。
晚上10點多終于到家了,渾身上下都在滴水,唯獨書包里的書還沒濕。爸爸在燈下幫我修理自行車。雖然我心里有很多抱怨,但是沒有說出來。
那時候就想有一輛好點的自行車,因為初中三年只要是上學的日子,每天都要騎自行車上下學。其實這輛自行車是03年買農藥預存1000塊錢贈送的,屬于質量特別差的那一種,在那之前也修理過好幾次了。
從那之后再也沒有經歷過自行車掉轱轆的事了,那次的經歷確實讓我感覺很害怕,但是身處那個境地,不憋著氣往前走,又能指望誰呢?這么多年過去了,回頭再去看這件事,就是一個小小的插曲,不管多難,只要自己不放棄,都能到達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