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品這句詩的熱血與中二我就知道,這個寫詩的劉禹錫,一定是一個「打不死的小強」……
千巖萬壑不辭勞, 遠看方知出處高。這兩句詩,細細品來,大有深意。
表面是說,涓涓細流,騰石注澗,在經歷“千巖萬壑”的艱險后,才形成了壯觀的瀑布。
但是,惟有從遠處望去,才知道它來自云煙繚繞的峰頂。
鵬北海,鳳朝陽,又攜書劍路茫茫。即便滿身傷痕也要繼續趕路呀。
負著書劍行走江湖,不懼怕風雨來的少年豪氣。
如果你是鯤鵬,是鳳凰,是那個骨子里本該璀璨耀眼的人。
慫什么,該醒醒,繼續向前拼殺了。
溪澗豈能留得住, 終歸大海作波濤。這兩句詩的氣勢果然非同凡響,是真真切切的帝王之音。
一方面,從表面上回應了前兩句,不僅文采斐然,還立意高遠,讓這首《瀑布聯句》最終入選全唐詩。
另一方面,也在暗中回應了禪師的疑問,他不愿意青燈古佛一輩子,還是想登上大位,成為一國之君。
吹滅讀書燈,一身都是月。讓我想在融進黑暗的燈光里繼續獨行。
自幼曾攻經史,長成亦有權謀。恰似猛虎臥荒丘,潛伏爪牙忍受。上半闋其實并沒有多鼓舞人心,相反卻是在訴說懷才不遇的境地。可每當我不順難挨的時候,想到的就是“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 和這首《西江月》。自認為不學無術,還哪敢說自己熟讀經史,更別說“權謀”二字了。可就連這樣像猛虎一般的人也有忍受的時候,我有什么資格什么理由不堅持下去?
夜來一笑寒燈下,始是金丹換骨時。高考前我把這句話貼在桌子上,當我累了的時候,我會看看這句話,然后繼續努力下去。
書中自有顏如玉。這句詩一直鼓勵著我。
成為我的信仰。
后來,我發現,這句話果然是真的。
高鳴徹九州,延頸望八荒。——阮籍《詠懷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高三那一年做過數以百計的詩詞鑒賞題,每遇佳句,就忍不住把整首詩(詞)背下來。現在回想起來,很多都只有模糊的印象了,但是這一首這一句卻有極深刻的印象。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鐘粟。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男兒欲遂平生志,五經勤向窗前讀。別急著罵我。這是最庸俗的勵志。書讀到最后,往往忘了理想,就求些實利了。沒有實利,也談不上理想。
宋代皇帝寫來激勵讀書人的,流傳至今,可見也的確頗有成效了。
所以大概也稱得上是“最勵志”的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