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初語
“把語言化為行動,比把行動化為語言困難得多”——高爾基
在這個學歷越來越“內卷”的年代,本科學歷的優勢已經減弱,于是不少學生開始通過考研來提升自己的學歷,同時也是增加自身的優勢。
但是考研想要上岸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大部分的考生最后都成了炮灰,而這些“首戰”失敗的考生,也有很多并不會放棄考研的想法,而是會選擇繼續“二戰”。
他們往往會總結自己失敗的原因,也可以根據一年的復習對于自己的薄弱點進行針對性的練習,會更容易避開考研的一些坑,因此,二戰的考研生也有更大的幾率能夠上岸。
而近日,一位女生在網絡上曬出了自己考研失敗的經歷,不想卻遭到了網友們的群嘲,甚至還一度被頂上了熱搜。
女生考研8次均未上岸,網上曬經歷被嘲上熱搜,網友:別裝努力了根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研究生考試報名人數達到了474萬人,在這龐大的考研大軍中,有不少考生都是“二戰”,甚至是“三戰”。
這些考生或許并非是能力不足,可能只是差了點運氣,又或是在之前的考研中走了不少的彎路,才最終導致上岸失敗,不過雖然“堅持”是一種良好的品質,但有時“知難而退”也并非是一件壞事。
近日,一位女生在網絡上曬出了自己“八戰”考研均未上岸的經歷,引發了網友們的關注,據這位女生稱。
自己從2015年第一次參加考研,到如今已經是了八年,從應屆生一直到30歲,而在這8年里,她每年都堅持參加考研,但最后卻全都已失敗告終。
“女生八戰考研均未上岸”一話題,也迅速沖上了熱搜,很多網友看后,紛紛勸她“及時止損”,因為連續考了8年她都沒能上岸,可能她真的不是學習那塊料,有些東西并不是堅持就能勝利的,懂得放棄才能得到更多。
也有些網友表示,她可能就是用考研當借口,來逃避現實,其實她根本就沒有為之而努力,不然怎么可能連續8年都沒上岸,如果不是這樣,那就是她腦子可能真的有問題。
當然也有些網友覺得,沒有必要嘲笑這位女生,因為有夢想誰都了不起,人生只有短短的幾十年,能夠一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也未必不是一種幸運。
對于網友們的質疑聲,女生也出面做出回應,表示除了最開始的兩年,她一直沒有完全脫產,目前她的收入足夠自己生活,也足夠學習。
而之所以選擇考研,是因為自己真的喜歡這個專業,想從中多學習一點東西,同時她還表示,自己能夠坦然的面對大家的批評與質疑,分享自己考研的經歷也是想和過去告別,現在她已經收拾好了心情,準備重新出發。
分析:按照這位女生的說法,她是在有收入,并且收入足夠自己的日常開銷的情況下,選擇了連續8戰考研,那么其實也沒有什么好質疑的了。
就正如她所說,考研對于她來說,不過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這總比人生毫無追求要好很多。
不過如果是在沒有經濟來源的情況下專心備考,還一考就是8年的話,就不可取了,畢竟人還是要面對現實的。
考研避開這些坑,上岸的幾率會更大參考書目的變化
考生們在備考的階段,尤其是在復習專業課的時候,通常都會根據往年的參考書來進行復習。
但是大部分的學校都會在每年9月份左右的時候,會對下一年度的專業課初試科目進行更新,個別學校還會對專業設置進行調整。
因此專業課參考書目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所以考生們千萬要詳細閱讀目標院校公布的招生信息,避免在復習的時候出現差錯。
報考要求有較大變化
考研復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很多學生在大學期間就已經開始為之做準備了,而每年研究生招生簡章都是集中在9月份公布,如果自己目標院校的報考要求發生變化,搞不好就會讓自己之前的辛苦付出變得毫無意義。
比如某專業在往年招生的時候并沒有明確要求本科專業方向,但是在下一年度招生中卻明確要求了本科學習的專業方向,甚至限制跨專業考研的考生。
這種情況對于很多考生來說也是一個非常大的坑,所以考生們一定要及時關注自己報考的院校的招生信息,特別是跨專業考研的學生,避免一不小心就讓自己幾個月的努力付之東流。
寫在最后學生們要知道的是,考研只是一個讓你站在另一個平臺,去與同齡人競爭,無論考上與否,都不能完全決定一個人的未來。
可能考上了之后,就會發現研究生的含金量其實也沒那么高,也依舊會為找工作發愁,沒考上也沒什么大不了的。
人生本來就沒有哪次選擇能夠對一個人的未來一錘定音,正決定一個人高度的,是你獨立思考的能力,學習的能力,以及持之以恒的毅力,而不是所謂的一紙文憑。
今日話題:你覺得考研8次依舊沒有上岸,還有必要繼續堅持下去嗎?歡迎在評論區暢所欲言。